选择什么书来读呢?最早是从书店看推荐书目,看书的颜值(封面),后来是看各种网站的书评,参加书社,又会参看小伙伴们的读书笔记。趁着今年双十一,买了“樊登读书”发现听书也是不错的选择。可以在听完之后,思考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内容,而且路上路下,时间也节省了不少。
<传染》这本书的作者是乔纳.伯杰,他之前的畅销书《疯传》,也是教授你如何用更小的预算,来获得更大的影响。乔纳.伯杰是位市场营销教授,也许和所教专业有关,他会特别关注或是分析一些社会现象。在本书中他也利用了很多实验研究,来证明这些社会现象。
你所经历的是独一无二的么?你的选择是标新立异的么?你的想法是与众不同的么?还是你只是沧海一粟,你的每一个决定都是被周围的“社会”所影响?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无形中就会受到他人的影响,社交活动会不停的塑造我们的心智和行为,来自他人的影响也的确存在和影响我们的多数决策中,只是你可能没有发现。如和他人吃饭,我们吃的更多;与团队一起跑步,我们跑得更快,广场舞大妈也是人越多,跳的也才越来劲儿。。。
案例一-------存粹接触效应
案例1:上课次数越多的女生,在大家眼里魅力更大,来自匹兹堡大学理查德莫兰德( Richard Moreland)教授的实验。 在一学期40课时的人格心理学课程中,四名实验人员(均为女生)分别出现了0次、5次、10次、15次,且都不在点名册上。她们总是在上课前几分钟进入教室,并坐在教室前面大部分同学能看到的位置,整堂课就是安静地听课、记笔记,下课后收拾东西离开教室,不和其他同学发生任何语言或非语言的互动。学期末,教授请学生们填写调查问卷,分别让他们观看四位实验人员的照片,回答一些相关问题,包括:你觉得这四位女生魅力如何?你喜不喜欢与她共度时光?你愿不愿意与她交朋友?大家对她们看法不一,但却存在一个明显的共性:上课次数越多的女生,在大家眼里魅力最大
【实验结论】在别人眼前岀现的次数越频繁,获得对方好感的程度就越高。(即纯粹接触效应) 那么是不是出现最多次的女生本身魅力更大呢?在比较了没有选修该课程的学生以及与四位实验人员接触次数没有差别的问卷对象的答案后,本书给出了否定的回答。
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当你第一次见到你的某一个同事时,你可能觉得ta不是那么颜值高,可是当你接触过一段时间,你又会发现他也没有那么chou,再过一段时间,你又会觉得ta还很不错,甚至成为男女朋友或夫妻,瞬间有了“情人眼里出西施”的既视感。
案例二-------从众效应
案例2:绿猴喜欢吃粉色玉米还是蓝色玉米?在一个实验中,科学家为两组绿猴分别提供了 一盘粉色玉米和一盘蓝色玉米。其中一组猴子得到的粉色玉米是用气味难闻的苦涩液体浸泡过的,而另一组猴子得到的玉米刚好相反-一它们的蓝色玉米味道糟糕,而粉色玉米味道正常。 一段时间后,两组猴子都学会了避开味道糟糕的玉米,呈现出一组猴子不吃粉色玉米,一组猴子不吃蓝色玉米的习俗差异。然后研究人员将两种颜色的玉米都撤走,直到几个月后再次提供。此时两组猴子得到的玉米,无论是粉色的还是蓝色的,味道均为正常。那么,新生的猴宝宝会怎么选择玉米呢? 答案是:它们会模仿母亲与同一个猴群中其他猴子的做法,大家不吃蓝色玉米的,它们也不 会吃。值得注意的是另一种强烈的从众现象:研究过程中,恰好有一些年长的猴子更换了猴群,它们有的从不吃粉色玉米改成了不吃蓝色玉米,而有的则相反一它们接受了新猴群的习俗, 改变了自己喜欢的食物颜色。
为什么我们会从众?从众有以下的三种原因
1) 将他人行为作为有效可参考的信息来源.能帮助我们更快速、迅捷地做决策(哪种家食物好吃?哪家衣服质量更好?什么地方最好玩?我们直接选择这些热门事物,可能会错过更棒的选择,但是也避免了糟糕的选择。记得之前去菲律宾薄荷岛上的一家“beefarm”餐厅,网评最高。当去了餐厅后,发现全都是中国人,当地人或是其他国家的人很少,就是因为我们中国人都看的是国内的热评餐厅。尽管食物还是不错的,但总觉得有些小遗憾。。。
案例3:JK罗琳的《布谷鸟的呼唤) 在《哈利•波特》系列大获成功之后,罗琳写岀了布谷鸟的呼唤》。罗琳不希望读者对她的喜爱影响到他们对这本书的评价,她想用作品本身来说话。因此她用罗伯特•加尔布雷斯这个假名出版了这本书结果这本书上架后读者寥寥,发行量很低,前三个月的销量一共才1500册。但几乎每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喜欢这本书,他们评价它“富有创造力“引人入胜”等等。后来,有人将《布谷鸟的呼唤》的真实作者是J.K.罗琳的消息透露了出去,这本书一下子从亚 马逊销售榜的第4709位蹿升至榜首,很快售岀数十万册。J.K.罗琳"大名吸引了大批《哈利波特》的忠实书迷购买此书,然而同时,这些大量的读者也带动了其他潜在消费者对这本书的关注,毕竟这么多人都觉得好看的书,实际非常难看的概率有多大呢?
2)社会压力 如你和同事出去吃饭,前面的领导和同事都没有点某一样菜品,尽管你想吃,但是迫于周围环境,也可能随便编个借口放弃那个菜品。 是啊,我们多数人都想博得别人的喜欢,哪怕不是喜欢,但也不想因为自己的特别而惹人讨厌,所以有时会放弃自己的原本的想法,而跟从他人的选择。
3)镜像神经元带来的模仿天性
案例4 意大利科学家在研究猴子手部与嘴部动作相关的神经活动时,发现相关的脑部区域不仅仅在猴子做出某种动作时会被激发,当它们目睹别人做这些动作时,这些脑细胞也同样会被激发。 甚至听到相关的声音也有同样的作用,猴子在听到别人剥花生时,脑中关于剥花生的神经元也会活跃起来。研究人员发现,人类同样拥有镜像神经元,观察其他人的动作与自己做出该动作都会激发相同的大脑皮质区。看着别人拿起某个东西,或者看到别人即将发起某个动作,都和我们自己做出该动作有着类似的效果。
2.标新立异 追求与众不同。
试想一下,如果世界上所有人都一样,会发生什么?我们无法辨认自己,会让自己产生紧张感,也是一种消极的情绪。所以我们渴望与众不同,我们就要与众不同。买衣服,听音乐我们都希望自己不一样。如走在路上看到有人和自己穿一样的裙子,喜欢的小众乐队一下成了热门音乐,心里都会有些不舒服。所以标新立异,也是完善自我身份信息。 有一个公司用铁达尼克上的钢铁制造了几十块手表,可表的功能只能区别白天和黑夜并不能准确的告知时间,尽管是这样,一块儿表都是30万美元,竟然在48小时之内就售罄。买表的这些人都认为,这是身份的象征,并不是去关注到表的使用和实用价值。 作者认为,得到某物或执行某事的成本越高,其作为一种清晰而精确的身份标签的保值度就越高。比如人们坚信拥有游艇的人很富有,因为获得这些事物的成本越高,局外人选择这些事物的可能性就越小,其本身的稀缺性与价值则相应被提高。
3 相似而不同:我们追求不一样,可是真的那么与众不同又显得格格不入,所以我们更倾向于相似而不同。 每年的流行色,或流行服装,大多与上一年相似,只有细微的差别,而也就因为相似而不同,也博得多数人的选择。在刚开始有汽车的时候,人们并不认为他是一个多么高级的东西,也并没有感受到他的先进便捷,所以汽车并不允许上路。那个时候人们的交通工具都是马车,人们每天经历的,看到的就是马车,对于这个铁皮车的人们似乎并不感冒,为了推动汽车的销售,汽车制造商竟然在车上做了个马头,于是这就变成了马车的变种,也因为这种改变,汽车开始逐渐被人关注。所以一个流行文化,在流行之初一定要妥协。
4社会助长效应:而每一个事物的流行或是观点的认为也都与周围的社会的影响有关。
案例5 美国内华达州的一个小区,想让居民们多用电扇,少用空调,从而避免避免能源浪费 于是社区一共给居民们写了三封信,第一封信告诉居民们使用电扇会更省钱,第二封告诉居民使用电扇会更环保,第三封信强调,使用电扇是为社会负责任,因为我们都是地球的一份子。可是这三封信发出去,使用电扇的居民比例并没有提高。于是社区换了另外一封信,告知周围的邻居77%都是用电扇,一段时间后,居民使用电扇的比率从77%用电扇直接上升到了97%。因为是由于社群带来的压力大家都在用电扇,那么,,我也用电扇吧。
为什么会有网络娱乐新闻写手这一行业我想也是为了给明星们创造社会舆论效应,而从而达到自己的想要的目的吧。
因为是听书,免不了是在讲书老师理解的基础上,再次理解和感受,所以也只选择部分有趣的案例来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