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已经为人父母的你们是否做过这样的事情,当你希望孩子考试能拿到一个好成绩时,你会告诉他,如果你拿到了多少分,我就给你买之前你一直想要的某东西,或是爸爸妈妈暑假时带你去哪里玩。有时候相反,例如,如果你今天再把东西到处乱扔惹我生气,我就要揍你了!
如果你一直都是这样做的,那就说明你早已沦为外部控制理论的奴隶了。疑惑的你这时肯定会问:“什么是外部控制理论?”那么我在这里简单的解释一下外部理论到底是怎么回事。
《选择理论》的作者威廉.格拉瑟是一个美国心理学家,他是选择理论和现实疗法的创始人。在这本书的第一章,他就提到了外部控制心理学这个定义。
他认为因破坏个人自由而摧毁人际关系的普遍心理学,就是外部控制心理学。这种心理学有一个简单的操作性前提:惩罚那些做错事的人,这样他们就会去做我们认为对的事了;然后奖赏他们,这样他们就会继续听从我们的”指挥“了。
这个理论不仅仅出现在子女教育中,它还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婚姻家庭,学校教育、职场管理中而我们却毫不知情,更确切地说,应该是毫无察觉。
在婚姻中我们喜欢通过相互抱怨企图让对方做出改变,在子女教育中,一个焦虑的父亲或母亲可能会通过不停对孩子说,我这都是为了你好、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不努力对得起我吗等话语,来控制孩子对他/她产生愧疚,从而达到让孩子听话的目的。
而在学校教育中,填鸭式教育就是外部控制的典型例子,对明明成长环境不同,文化不同的学生,使用统一的成绩标准,达不到就要做出各种惩罚;达到期望的就给予奖励,即使他们所学的知识在离开学校后压根无用武之地。
最后在职场管理中,这种情况就更加普遍了,谁没有碰到几个强势的老板,让底下的员工战战兢兢,宁可少做也不敢犯错?
然而通过外部控制的方法得到的顺从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即使暂时有一方妥协,但双方都不会感到幸福。天底下有那么多对怨天尤人的夫妻,焦头烂额的父母和学校老师,以及互相对抗的老板和员工。
看了这么多,你是不是终于感觉到外部控制的可怕之处了?我猜你一定急着问我,那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摆脱外部控制呢?答案是:有的。
那就是我前文提到的“选择理论”,这个理论的核心就是理解这样一个概念:他人对我们的影响只有信息,我们的情绪都是自己选择的。
而要做到选择自己的情绪,在你不自觉使用外部控制前,你需要不断地问自己:我要做的事会让我与其他人更亲密还是更疏远呢?举个栗子,如果你的孩子没做作业就去看电视,你的第一反应是不是要惩罚他?愤怒地关掉电视,把他赶进自己的房间,不写完作业不准出来?
我能想象到你会一脸问号的反问我:“要不然呢,难道不是吗?”但是事实是,他被你关在房间里,也许仍然无心学习,又或者干脆草草完成,敷衍了事,因为他心里更多地惦记着马上到时间播放的动画片。
说了这么多,还是让我们进入正题,首先来简单了解一下选择理论吧。
首先作者提到了几个概念,我们接下来会对这几个概念做一个简单的解释。
第一,人类的基本需求和感受。很多人一看到这里就会想到马斯洛需求的金字塔,不过本书中的需求有一点不同。分别是生存,爱、性和归属感,权力,自由,乐趣,各种需求和人际关系。
第二,优质世界。这个概念需要解释一下,优质世界指的是我们每个人眼中 独一无二的世界,它大概可以分成三类。
(1)我们最想与之共处的人。
(2)我们最想拥有或体验的事物。
(3)我们遵循的理念或信念系统。
优质世界就是包含了对我们而言最重要信息的一些画面,我们终其一生都在付出努力,以让真实世界中的某些人、某些事或理念接近我们心目中最美好的设想。
为什么我要重点解释优质世界的概念呢,因为有时候孩子不爱学习,有可能就是因为学习不在他们的优质世界里。
当你越是使用惩罚的手段,就让这些孩子越是把学习和学校赶出他们的优质世界,反而越是去关注他们优质世界中的内容,比如网络游戏。因此如果我们想要说服学生做作业,就要先劝说他们把我们放进优质世界里,接着通过我们把作业也放入其中。
因此,如果一个人的优质世界没有得到满足,就会落入一个不幸的境地:强迫自己去做违反基本需求的事。比如厌食症患者,无论得到多少关怀也不会让他们满足,他们表面上是想瘦身,实际上是想控制照顾他们的人。
再举个栗子,电视剧《欢乐颂》的樊胜美,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她自然是把父母亲放在自己的优质世界里,渴望得到他们的关怀和爱护,然而在这个需求一直没得到满足,结果长大后不得不为了给哥哥擦屁股搞得自己焦头烂额,入不敷出,以此来获得父母的对她少得可怜的关爱。
第三,整体行为。它由四个部分构成:行动、思维、感受和生理。这四种成分通常是同时工作的,也就说你做一件事时,你也总是在思考,同时产生感受,你有可能会因为伤心落泪,或者因为愤怒而体温升高。
书中用托德的妻子离开他的事情来举例子,托德因为妻子的离开而陷入抑郁,什么事都做不了,每天待在家里胡思乱想,不敢采取任何行动,经过作者的引导,他终于明白自己在这种糟糕的境况下还是可以做出选择的,虽然经过努力妻子还是选择离开,但总比在家里坐着干着急要好。
所以当我们遇到一个令我们痛苦的事情时,如果不想选择一个痛苦的行为,那么就要在这几个方面做出改变:
(1)改变我们的想法;
(2)改变我们的行为;
(3)两个都改变。
你可以选择坐在家里抑郁,也可以选择改变抑郁这一个整体行为。是你选择了抑郁,而不是抑郁突然降临在你头上。“怎么可能!?这简直是荒谬,难道我愿意让自己这么抑郁吗?”你可能会这么大喊。
是的,没错。让我们一起探索一下为什么你会选择抑郁吧。
首先,抑郁是为了抑制愤怒。一旦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生活,许多人就会开始愤怒。然而我们心里很清楚,如果任由愤怒主宰大脑,可能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就算事情不会恶化,愤怒通常也是无效的。你再怎么愤怒,能改变已经发生的事实吗?因此我们选择了尽量压抑,用抑郁带来的痛苦阻止我们被怒火冲昏头脑。
其次,抑郁是一种隐晦的求救信号。尤其是成年人,特别爱面子,我们不愿意让外人知道因为我们的无能,导致事情脱离了掌控,虽然我们很想向他人求助,但是那样太没面子了,所以我们选择了抑郁。那是我们在对外界发出强烈的信号:我不开心,快来帮帮我!
最后,抑郁是为了逃避解决问题。这是最常见的现象,很多人都用抑郁作为借口来逃避某些我们不想做(比如打起精神努力寻找一份新的工作)或不敢做的事(比如有时我们为了维持一段重要关系,而不敢说出心里话,最后终于抑郁了)。当你面对一个难题的时候,选择抑郁比选择解决问题容易多了。
所以作者针对抑郁症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抑郁并不是大脑化学物质失衡导致的,托德之所以选择抑郁,只是因为一段重要关系没能如自己所愿,而全世界有成千上万的人与他一样。
正因为大家都把抑郁归咎为精神疾病或大脑化学物质异常,这样就有了一个逃避的借口,意味着自己对此无能为力,从而可以不用去选择改变目前的境遇。选择改变毕竟是痛苦的。
第四,相容性、个性和需求强度。这个概念一般是用在婚姻中比较多,人们总说婚姻需要磨合,但有的人却发现自己的父母吵了一辈子,好像也没有磨合好,他们就像是水与火一样,非要争个上风,总有一方在婚姻中觉得很痛苦但又因为种种原因不能离婚,凑合着就吵了一辈子。
这是因为他们的个性从一开始就不相容。两个强势的夫妻到底听谁的?两人都有极为强烈的控制欲,到底谁控制谁?
除了个性外,还有需求强度的不同导致夫妻不和。每个人的五大基本需求强度都是不同的,如果一方渴望金钱,而另一方没那么渴望,那么他们的家庭生活就会受到影响。又或者说一方渴望权力,为了得到它不择手段,另一方对权力并没有那么看重,那这两人当然也会出现矛盾。
这就是个性和需求强度对相容性产生的影响。然而这个问题并不是一定无解的,我们也不应该认为这世上将会有一个完美无缺,刚好跟你百分百相容的伴侣出现在你面前。你需要的是找出你们相容的区域,停止批评和抱怨,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谈谈如何解决你们之间不相容的问题,而不是上升到责备你不够爱我的高度。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调节圈”这个概念了。
我们假想在地上画个圆圈,然后你和你的配偶搬着椅子进入这个调节圈,就像搬进孙悟空给唐僧师徒们画的圈一样。
你们事先都要接受一个前提,如果采取强迫和控制的手段,较弱的一方很可能会被推出或者决定主动退出这个调节圈。所以为了解决问题,你必须保证不要强迫对方去做其不喜欢的事。
进入调节圈就意味着你们愿意为你们的婚姻做出努力,同意不去伤害婚姻。你们的目的是巩固或者挽救婚姻,所以与目标相悖的事情都不去做。约好时间,列好提纲,进入圈内,但是注意,这里要敲黑板了!
进入这个圈后,你要告诉对方你愿意给予什么而不是想得到什么。因为,我们能控制的只有自己的行为,所以你应该只谈论你愿意做什么,而不是想让对方做什么!
这样子问题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有时候可能是一方完全让步,而更多时候是双方妥协。当问题积累得很多的时候,我们还会发现一次协商无法和解,但只要你们双方都还怀有继续维持婚姻的美好愿望,就可以提出暂时退出调节圈,仔细思考你无法接受的那个具体问题,然后再次踏入调节圈,直至找到彻底的解决方案。
作者在这一章末尾特别提醒所有已婚或者未婚人士,以下这两种个性的人是你无论如何都无法相容的。如:
- 反社会者。大多数反社会者都是男性,他们只关心权力和个人自由,不会真正考虑其他人的需求。他们只会剥削,不会真正关心他人。一旦从女人那里得到他想要的,如果女人提出结婚,他们就会逃之夭夭。没错,就是那些渣男们!
- 无业者。这里不包括因为外部原因不得不失业的可怜人,而是类似樊胜美的哥哥那样,什么工作都干不久,什么苦都吃不了,只想着享福的人。这样的人不用我说你们也知道危害有多大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