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和芝麻的思考模式各有优劣,所以最好的策略就是根据目标的不同在两种模式中转换。有时这种转换会自然发生,有时不会。确定自己启用了最佳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要赶快转换。你如果想更有干劲儿、增强自制力(或者帮别人达到这个目的),则需要启用“为什么”模式。想想行为背后更大的意义和目的。
若要解决一件棘手的事,则用“是什么”思考更为恰当。学习一套新体系时需要把它拆成几个具体步骤。
当你遇到新知识时不妨一步步地记下来,这是个促使新策略变成习惯的好方法。考虑一下专门为这本书准备一个笔记本。通过做记录的练习,你的大脑会逐渐学会自动启用新知识,到那时你就不用费事做笔记了。目前来讲,做笔记肯定是值得的。
对目标采取“为什么”式的大体思维能使你更有动力、备受鼓舞,专注于你能得到的回报,并增强自制力与毅力。而“是什么”的细节式思维在你做困难或生疏的事时最有帮助。它能使你专注于操作性细节,从而完成任务,并且能帮助你防止拖延。大的成就不是采用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就能得到的。你需要知道如何为排除特定的困难而选择相应的思考方式。
“期望值理论”,这个理论大体上讲述了人们有动力因下列两个因素做任何事:一、他们有多大可能成功(这是“期望”部分);二、他们从中能收获多大利益(这是“价值”部分)。
奥丁根的研究显示,相信目标艰巨的人会做更多准备,下更大功夫,为目标做出更多行动。他们预料到要努力奋斗,便也是这样做的。
——摘自《成功,动机与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