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梨子小姐与自己相处的过程,我也重新与自己相处了一遍。整本书对我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为共鸣,后一部分是新的思考。
前一部分共鸣后面找时间根据读书笔记进行补充,今天主要想记录两点新的思考。
先说我觉得这段时间我觉得最重要的一个收获,就是“失去”,看起来很奇怪,但就是那个简单的故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人对自己的发现不是通过有,而是通过无。如果我们拥有的东西太多,就总是被那些东西所蒙蔽,以为那就是真实的自己,但只有脱离了那些自认为必要的装点与诱惑,简简单单与自己相处的时候,我们才会看到自己的真相。
这一段结合自己的两段经历,第一段,转眼竟然已是十年前的事情了,我从小到大学习成绩都非常好,但很自卑,人格不独立,缺乏自我认知(有关这一点,在这里不展开记录),直到大学,我遇到困难了,学业上的优秀难以为继,最终最终甚至走向放弃学业,而改变也正式从此开始,之后的之后,直到现在,我都在更多的看到自己,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也更多的看到世界,看到现实,看到社会……我“失败”过,但“失败”之前,我从未像如今这样自信过。(自信并不在于你拥有什么,而在于你不怕你未拥有什么)。我曾经也想过,如果我十年前没有遇到苦难,没有失去学业上的优秀,今天的我会过怎样的生活,我不敢想象,我难以想象一个没有自我的人,只有些外在虚无的人,能把生活过程什么样子。所以我很感谢那些失去,那些痛苦,如果没有那些,真的就不会有现在的真实的自己。
第二段,是上周刚刚发生的事情,我最近有一个很喜欢的女生,或者说我们互相喜欢,认识了一个月余,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我很希望我们能够确定关系,但是对方希望节奏再慢一点,在更确定中走入一段关系。元旦她过来和我一起跨年,我非常期待能有所进展,但她其实也已经在家纠结了很久,依旧还是无法确定。元旦那天我们边看电影《完美的一天》边喝酒,喝酒之后我的自控力有点低,和她更直白的探讨了这个问题,可能也不是探讨,我暴露了我自己的情绪,问了她很多问题,她也有些烦,最终谈的不是很愉快,第二天她又要回家,她回家之后我哭了很久,很多次,直到下午又去练车,回来才突然灵光一现,我好像终于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我突然想起来她前几日发给我的依恋类型,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安全型,但一直也困惑,我这样的原生家庭出来的能是安全型?所以又去对照了一下,我大概率是焦虑型,直到这一刻,我才意识到,一直以来,我对我们的关系都很焦虑,而喝酒加上她第二天的离开,让我的焦虑在头脑中爆炸了,而她是回避型,我的焦虑给了她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她会选择退回。于是我又回顾了我的前两段感情,我发现我确实是焦虑型,而也正是这个原因,从一开始就给我的感情埋雷了。我是一个在感情前期会非常投入的人,为什么?因为焦虑,因为想要做好所有的事情来得到伴侣的认可和爱,因为我认为只有我最对了所有的事情,我才能得到爱,我认为我做错事情,就是失去被爱的资格。我不认为自己被允许提出需要,所以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我的需要是什么。但是随着感情的相处,我的需要会逐渐浮现,可这时候,我的伴侣已经习惯了视而不见,我们就会逐渐出现裂痕,以至于最终走向破裂。
对我而言真的是非常重要的发现,我很开心她给了我一次痛苦,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发现我的情绪是焦虑,让我知道我在依恋关系中是焦虑型。这样我就可以更好的自处,也能更好的处理两人之间的关系了,甚至还帮助我和过去的自己进行了和解。晚上我们聊天,我又想起了很多小时候的细节,我也才发现,那些埋藏在记忆深处中的细节,正说明我从未释怀,只是在隐藏伤疤,在假装忘记。我从小就学会了压抑自己的需求,三岁的时候看着商家的玩具,我都会说,我不买,我只是看看,从来没得到的零花钱、新年红包,我没有怨言,我自己卖废品积攒的钱被拿走,我也没有怨言,初中时母亲送我一句话: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我就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多年……这样的事情很多很多。我又回想了近来的事,跟她一起出去,她说给我买东西,我总会很惶恐,我明明也喜欢收到喜欢的人送我礼物,可是我的第一反应永远是拒绝,永远没办法说我想要那个(哪怕心里想要惨了),她没有跟我说就买了东西寄过来,我很开心,很激动,一个人在屋子里脑袋空空的乱走……啊,原来这些都是建立在我认为自己“不配被爱”的焦虑之上。
我始终认为,觉察是很重要的,只有觉察才能带来改变,没有内在深度觉察的改变都是不稳定的,所以当我觉察到自己的情绪是焦虑时,我很开心。于是,今天我就进入了一种平和的状态,我可以平和且热烈的继续喜欢她,这种感觉真好。
而带给我这种觉察的,正式她暂时的“拒绝”,正是因为未得到,所以才会痛苦的思考,才有了觉察真实的可能性,如果还是像前两段关系一样,通过的焦虑带来的压力,促成了两人走入一段亲密关系,最终大概率还是要走向类似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