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我们的世界中平衡处处可见
平衡是什么?简单地说渴了需要喝水,但水喝多了会撑,这便是一种常见的平衡。中国古老的道家,将世间万物分为阴阳,阴阳调和即是平衡,平衡的理念的提出到现在已经过了几千年,但现在仍常常被人们提起的,特别是生物学和中医学。
生命伊始,其体内就已经被大自然存入了一个平衡。就算是世界上最早最单纯的单细胞生物也具备了这种平衡的特性,即通过调节保证生命体内的各项指标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的数值来确保自己的生存。从单细胞到多细胞再到现在纷繁的生命体,皆是由一个个简单的细胞组成,而每个细胞都有着自己的平衡,这无数个平衡构成的平衡组,就是这个生命体的大平衡。但这些平衡并非完全不变的,生存的条件发生改变时,平衡也会随之不断变化,这样的不断地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使得我们成长。
近如物理学的能量守恒,化学的可逆反应,远到科学家猜测的虚无缥缈的“白洞与黑洞”的理论,甚至古哲学家提出的“有得必有失”这样的见解,这些看似毫无联系的东西,暗中都追随“平衡”。
世界之中的平衡有很多,比如地球上的某些元素的含量在一定时间之内它的含量是不会改变,再或是人的一个习惯(早上一定要喝杯咖啡之类的)。
平衡是动态的,是相对静止的,它是在一定时间一定条件下的一种动态的稳定状态。我们的世界就是从一个平衡到另一个平衡慢慢过渡到现在的样子的,从没有生命到充满生命,从巨型生命到现在的生命,从奥陶纪这样生命稀少的古生代到白垩纪,到现在,地球拥有一个个的曾经的时期,都在不断的上演着平衡和创建新平衡的剧情。
平衡是我们世界的一种常见规律。可以说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处于平衡状态或者向平衡状态发展的状态之中。
2.平衡的特性
一切已平衡的事物都有欲使其保持现有状态的特性,这是平衡的特性之一。这是从物理学“惯性”(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表现为物体对其运动状态变化的一种阻抗程度)所具有的特性之中我们能轻易推理出的理论,从生物学的角度亦容易证明它,例如内外渗透压不同时将会导致物质的移动。
当条件发生剧变足以完全破坏原有平衡时,被破坏的平衡寻求一个新的状态的平衡(这个新的平衡最终是该怎么样的,在条件改变的瞬间就已经确定),这是平衡的特性之二,我们称之为平衡的移动。这个特性我们可以从化学的可逆反应在条件改变下平衡发生移动所推理出。
一个平衡(我们称为平衡一)在应对一个条件改变时做出反应的程度其本身也是另一种平衡(我们称为平衡二),即在某个条件改变而发生平衡移动时,平衡二也应该具有平衡移动的特性,也就是说当同一条件改变到一定程度时,平衡二几乎达到,而平衡一则几乎不移动。这是平衡的特性之三。
生物学中,种群在现实情况下的生长曲线为S型,因环境影响,种群数量最后将在一个值左右波动,到达这个值之前种群的增长速度先慢再变快,再变慢。种群数量达到的最后的值,也可以说是当前条件下的对于种群数量这一平衡的平衡点。也就是从一个平衡状态到另一平衡状态的速度是先慢后快再变慢。这便是平衡的一个重要特性,也就是说在接近平衡状态的时候移动速度是极慢的。这是平衡的特性之四。
3.人类社会中影响平衡的原因
人类社会具有复杂性,有很多特性是普通生物或自然环境中不具备的,这些特性的形成皆与主观驱动有关,因此我们将生理上的本能的造成平衡移动或维持的原因称为里原因,将情感上的可主观驱动的造成平衡移动或维持的原因称为表原因。因为人类的高智能,所以情感上的主观驱动造成的影响相当明显,所以它是处于表面的容易被发现的原因,低智能生物表原因造成的影响相当小,可以忽略,所以也可以说表原因是高智能生物所独有的原因。
我们将里原因和表原因推广到非生物也是如此。大自然是没有思维和情感的,所以它的可以说是表原因影响为零,也可以说是没有表原因的。当它在条件改变的情况之下不会顾及你在地球活了多久,它会在本能的去保证自己的幸存,所以会有各种的史前灾难使得某些生物灭绝,而地球依然健在。当平衡的条件改变时,事物会有自然而然的使平衡恢复的倾向,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如此。而当条件变化巨大到不可逆时,事物本身则自然而然有去寻找一个新的平衡的倾向。化学中的可逆反应既是如此,当条件不可逆的变化时,反应将会最终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4.将自然科学中推理出的“平衡”概念运用到社会科学是可行的
海德是将平衡运用到社会科学的先驱,海德的平衡理论又被称为“P-O-X理论”,P代表认知主体,O为与P发生联系的另一个人;X则为P与O发生联系的另一个任意对象。平衡理论假定P-O-X之间的平衡状态是稳定的,排斥外界的影响,不平衡状态是不稳定的,并会使个人产生心理上的紧张。这种紧张消除仅当他们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恢复平衡状态时才竟其功。综合言之,海德的平衡理论考虑的是一个人会在自己的认知架构内,组合彼此间对人和对物的态度。申言之,海德尔所感兴趣的一致性是在人对他们与其它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看法。
海德将平衡运用到心理学来解释问题,而后来的学者又提出了一致性理论(人有一种驱力促使自己对客体产生一致的认知和行为,当认知失谐时,人们会出现不适感,进而试图去减少它,减少失谐的一个机制:有选择的寻求支持信息或避免不一致的信息)来完善平衡理论。人认知失谐,则是平衡条件已经改变,此时会自然的有避免平衡偏移的趋向,而获得支持的信息,则有助于恢复原来的平衡,所以有了这种现象。
他们将“平衡”这一概念将引入心理学,也就使得我们觉得“平衡”同样可以运用于营销学和更多的社会科学。
歧视应该是社会科学中一个常见的问题,歧视可以说是偏见的扩大与集中,从社会的角度看,歧视是不同利益群体间发生的一种情感反应及行为,歧视一般由歧视方和被歧视方两个利益群体构成。一般情况下,歧视方由于担忧被歧视方对自己的地位、权利、利益、习惯、文化等造成威胁或挑战,而在言论或行为上对被歧视方,进行丑化、中伤、隔离、甚至伤害。歧视实际上是歧视方在寻找说不出口的理由,使不合理不合法不公平不正义的事情维持下去。达到维护歧视方的地位、权利、利益、习惯、文化的目的。
我们试着从生物体的特点来看待歧视这个问题,从生物的本能来思考,作为解释歧视出现的部分理由。首先,人类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群居动物,而生命体是有自我保护能力的,当它的身体感受到危险时会自然的回避,比如手被烫了会自然缩回。而当有另一个个体看法与你不同时,如果你自己已经是作为弱小的一方的话,那么你在本能上会产生屈服的倾向,通过屈服来保障证自己不受伤害。
从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潜意识的倾向,与产生情绪经过思考之后再来规避风险的心理过程并不冲突,可以说这是这两方面的作用共同造成了歧视。保护自己,这是生物的本能。但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原先的状态是人的一种已经适应了的平衡的状态,而外部条件的改变,会使平衡移动,但原有的平衡的特性便是,保持自己的平衡,而不是达到一个新平衡。
我们将歧视的成因推广到传播学,我们发现歧视与沉默的螺旋存在着本质上的相同。沉默的螺旋传播学中定义它是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就会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从生理与心理上而言,沉默的螺旋与歧视一样,歧视本质都是为了规避自己可能受伤的风险,为了保护自己,甚至去伤害别人。这也就像生物体中经常出现的排异现象一样,同是心脏或者肺,不是自己的器官,移植过来后会被本身的细胞系统当做外来入侵的东西,然后遭到进攻。这是生物体所具有的共性。这也是为了维持原有的平衡,生物体自发的在潜意识下的进行的举措,是平衡具有的特性之一,在生物体的表现也可以称为是一种抗性。
我们再将自然与社会的多个学科结合起来,试着来阐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了五层: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他认为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但这样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也有种种例外情况。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相应的,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
里原因对应的则是生理、安全两个层次,表原因则对应后面三个层次,从马斯洛的金字塔式分层我们以可以看出,如果下两层需求不存在,那么上面的需求也不会存在,没有谁能在没有根基的情况下造出金字塔。这也就是我们将这两种原因如此划分里表的原因。
当下面两层满足过之后,人则会追求更高的需求。当然表原因足够大的时候不排除人会舍弃掉里原因的影响,所以当有人想达到某一高层需求是可能会冒着舍弃底层需要的风险去达成需求。所以我们也可以说里原因造成的倾向是生物体在面临情况时的第一倾向,而表原因会决定最后究竟是何倾向。因为里原因造成的是一种本能性的且第一的倾向,所以只有当表原因足够强大之时才能改变倾向,这也就解释了出现问题时,为什么大多数生物体会随着里原因的倾向。
5.营销是一种创建新的可持续平衡的过程
营销,是指企业发现或挖掘准消费者需求,从整体氛围的营造以及自身产品形态的营造去推广和销售产品,主要是深挖产品的内涵,切合准消费者的需求,从而让消费者深刻了解该产品进而购买的过程。
营销不止如此,营销并不只是深挖产品的内涵。比如,某地建造了一个工厂制作防毒面具,然而工厂的废气与废水所导致的环境污染,使得当地的居民不得不购买该厂生产的防毒面具,虽然这是个黑色幽默。我们从故事中不难总结出,营销并不一定只是去挖产品的内涵让产品符合消费者的需求,也完全可以根据产品的特点给消费者创造出需求。无论如何,通过一系列的方式和方法使得产品卖出去并获得了持续的收益,这也是营销。
当商品的购买状况长时间在某一水平合理波动时,即为达到了一个平衡。我们通过这个平衡,所需要了解的条件有很多,消费者的心理情况,产品的实际功效,产品的需求量,宣传的力度覆盖度等等,而且这其中的每一个条件都对应了一个平衡。就宣传的力度而言,如果针对某些个体,宣传的力度太小,不足以使他原有的平衡发生变化,那么宣传给的力量就会被原有平衡自我恢复的倾向所掩盖,而当宣传力度达到一定的时候,则此时的宣传力度能打破其原有的平衡,使其在这种强度的宣传之下寻找一个新的平衡。我们也许知道当一个条件改变到一定程度时,这个条件会需要剧变才能导致平衡的移动。这也是事物的本能,也可以说是多次影响之后的抗性,而抗性又可以说是因为多次的平衡移动平衡推到一个高位的时候,平衡产生的自我恢复的倾向也就越大,但是好在我们不只是可以改变唯一条件,我们能改变的条件有很多。
所以有人说第一个把女人比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则是人才,第三个则是蠢才。营销手法也是一样,你对一个人用一次两次或许有效果,但是你用的次数多了效果则会锐减。这也就强调了营销中创新的重要性,所谓的创新可以说是找到了新的可以改变平衡的条件。
经典的商品的四个阶段,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用平衡来解释它再简单不过。改变了条件打破消费者原有的平衡状态,使其与建立的新平衡状态于本商品有利,这就是引入期;通过一系列方法使其更快的移动到一个接近于平衡的点,这就是成长期;通过一些列方法使其最终达到平衡并维持平衡,这便是成熟期;因为非自己控制的其他条件的变化导致了,平衡再次被打破,其欲建立平衡的方向于商品本商品不利,这便是衰退期。引入我们上边提到的平衡的特性四我们便知道,在引入期和成熟期时的投入极为关键,这是打破和最终建立平衡的时期,而因为这两个时期平衡移动的速度很慢,虽然需要我们以较大的投入换取相对较少的直接利益,但是它们的重要性决定了投入的必要性。
而因为达到的平衡通常是改变某条件所能推到的平衡的一个高点(即该平衡的平衡二已几乎平衡),所以当商品进入衰退期之时,需要改变其他条件才能达到一个新的平衡。或者我们就以一个简单的例子解释,对于某个平衡,假设它的平衡状态只由温度压强光强决定,我们通过改变温度使其到达了一个我们想要的平衡点,而我们要再提高温度需要付出的代价很大,而平衡的移动甚微,此时我们所不能控制的光强发生了变化,导致平衡像我们不希望的方向移动,我们已经无法通过提高温度来阻止它的移动,因为需要的代价实在太过于巨大,甚至成本远超过了我们要的平衡点所带来的收益的增加,所以我们只能选择改变压强来使平衡再次回到我们期望的平衡点,甚至达到一个对我们来说更好的平衡点。
发掘有潜在需求的客户时,潜在需求能否用平衡解释呢?首先我们可以说有潜在需求的用户,他必定是处于一个不平衡的状态,而刚好我们的产品所具备的特性对其平衡被打破后欲达成新的平衡的转变过程有促进作用,这样自然便于产品销售。而那些没有潜在需求的用户呢,他们并不是对产品完全没有需求的可能,只是他们的平衡并没有因为某个条件的某程度变化就被打破,因为每个人的不同,他们的平衡状况自然也就不同。
营销是一个创造新的平衡的过程,而且营销的平衡还是必须可持续的。
为什么要平衡是可持续的呢,我们说过了平衡有使自己保持原状态的特性,但是对于一个平衡而言它所具有的这种特性到底有多强?因为一个平衡的形成变化和恢复有里原因也有表原因的,我们就在此处将一个平衡分为两个部分,表原因所决定的平衡是表平衡,里原因所决定的平衡是里平衡。某个原因为主要致因则其抗性更强。
毋庸置疑营销的本质是追寻收益,我们也是通过收益来判定是否到达一个平衡的,但是这样判断仅是基于里平衡达到了,并不能说表平衡也达到了,所以我们认为平衡了实际则并不一定。对于营销中的表平衡如何判定呢?我们可以说表平衡,就是用户个体在认知上已经认为里平衡所达到的平衡状况是固有的,也可以说用户从情感和心理上上已经表现出他有维持目前平衡的意愿,也可以说这就是所谓的商品的忠实用户。我们现今所处的社会不再是原来那种供不应求,生产就能卖出的状况,人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基本被满足,所以大多数情况下表平衡的抗性更强。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越来越重视与客户的沟通。
在营销学中当里平衡和表平衡都达到平衡时,才是真的已经达到了平衡,这个平衡才会在目前的条件下持续下去。因此我们可以明确的说,营销是一种创建新的可持续平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