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政权,留有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骨气,但面对国家危机关头,还是应该有些变通的,那为何崇祯帝没有南迁?如果他南迁了就能够稳定局势吗?
崇祯帝接受的是一个彻彻底底的烂摊子,国家千疮百孔,崇祯帝即位之初就雷厉风行,铲除了魏忠贤的势力,扶持东林党文官集团上位,国家呈现出扶苏的景象,但那也是回光返照了,阉党除了乱国,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和文官集团抗衡,以维持朝局的平衡,崇祯帝打破了平衡,招来的就是文官集团的坐大,开始左右政治,威胁皇权,而且文人行事缺乏全局考量,在崇祯帝有意南迁之时,朝中大臣几乎无人支持,坚持南迁是祸国之举,也就是这些文官重臣,在京师被破之时,没有选择殉国,而是跑去向李自成投降,陪崇祯帝走完最后一条路的只有亲信刘瑾。
就当时的实势而言,崇祯帝南迁也不能给大明带来生机了,南方虽说是富庶,久未战乱,但是南方实质上已经不是皇权能够掌控的,明末资本主义的萌生,使南方出现众多大地主,他们的势力甚至可以影响政治,巧取豪夺、偷税漏税,这也是大明后期财政困窘的一个原因,纵使江南富庶,崇祯帝南迁也用不到。崇祯帝南迁可以保证地位合法性,也具备强大的号召力,可是作为乱世的强有力保障,大明的军队实力太差,大明的精锐在辽东的金人和北方的义军消耗中损失殆尽,南方的军阀也不太理会上面的诏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思来,就算是崇祯帝也拿他们没办法。
一个国家的中兴,离不开体制的改革,而明末正式体质僵化的时期,东晋和南宋都是在前朝100多年后发生动乱被迫南迁的,体制还有很大的变革空间,而明末没有,如果想改革,就要全部推翻重来,对于崇祯帝来说这是不可能的。
南迁也只不过是减缓明朝灭亡的时间罢了,天命难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