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昨天,我又狠狠地、用力地吼了孩子
昨天晚上,晴爸请朋友吃饭,家里只有我和晴宝两个人,换句话说,只有一个工作并思考了一天、精神涣散满脸疲惫,还因为大姨妈的到访失血过多、困意绵绵不绝的老母亲,和一个精力旺盛,下周一就期末考试,却还是一回家就守着电视看的7岁小姑娘。
希望你们能想见,那种场面紧张、剑拔弩张的气氛。
下午4点晴宝放学到托管班做完作业,我下班急匆匆5点半赶到班里把她接回家。一回家姑娘就二话不说开始看动画片。到晚上8点半了,我提醒晴宝关电视,检查第二天该带的东西,洗澡刷牙,配合虚弱的老母亲早点睡。一遍、两遍,她还是置若罔闻,乐呵呵地盯着电视。
大姨妈让我的肚子隐隐作痛,再想到脑后那一摊烂事,无名火气从丹田升腾而起,我说话声音开始大声了。
晴宝知道我生气了,噘着嘴很不乐意地关了电视,嘟嘟囔囔去洗澡。
洗完澡出来,她自己光着个身子在屋里乱跑,完全不顾屋里开着空调,一副“感冒了与我无关”的小样子。我一边抓着她让她把衣服穿好,一边用尽内力压制住心中那股火气。现在想来,当时我的样子,应该和一头双眼通红鼻孔喷气的恶龙无异了。
还没等我把这口气顺过来,小家伙收拾着书包,突然开始惊叫:“妈妈! 我的期末回执条忘了带回家!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火,蹭的一下子就冒了出来。
说真的,那一股气出来,我自己都忍不住。完全忍不住。
晴宝怔怔的愣在那里,一副隐忍不发的表情,然后哇哇大哭起来。
我一下子就后悔了:刚才我为什么要这样对自己的孩子?说好的做“不吼叫”妈妈呢?自己不是也没做到?
但是,马上我就启动了一套紧急程序。
02跳出自己,像旁观者一样看自己
好在我之前的心理训练,起了作用。心理督导告诉过我:当你有难以控制的情绪奔涌时,不要硬碰硬的去压制它。
而是尝试从“你”里面跳出来,就像一个旁观者那样,静静的看着自己的情绪。当你开始以第三人的局外身份观察你的想法与念头,情绪会自然而然的平静下来。
当我尝试这样做时,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我:
那时一个怒发冲冠的疲惫妈妈,她已经经历了一天工作上的烦心事,她渴望能自己休息一会儿,但是又没有机会。她渴望有一个情绪的出口,但是理智又告诉她,她最好得做一个模范式的好妈妈:永远温和、永远耐心。矛盾的是,她知道自己做!不!到!
社会标准的苛责,让她觉得自己达不到理想的目标,有一种“为什么我做不到的”拧巴的纠结感,最后还是火山喷涌似的,烧坏了她和她孩子的平静。
当这样“观照”完成后,我的情绪一下子放松下来了。
我想,也许奥秘就在于“我接纳并原谅了自己”。
当我承认以下事实:
我不可能做一个一天24小时的好妈妈时;
当我承认自己也会发火、嗷嗷叫、恨得牙根痒痒;
当我把“好妈妈”这个虚假的担子从身上卸下来时;
当我接纳我自己,当我告诉自己,即使你发火、暴脾气,我也愿意接受那是真实的自己,并且,我也全心的爱这样的自己时,我的情绪反而平静下来了。
好神奇的过程!我观测到了自己身心的全变化,终于发现了不向孩子发脾气的秘诀:
那就是,在全身心接纳孩子之前,先全身心接纳自己。
如果没忍住向孩子发了脾气,那么最好的补救方法,竟然是:你马上原谅自己!
之前我们听过那么多育儿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很可能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接纳自己。
我们是拧巴的。
很多时候,我们倾尽一切为了孩子,灰头土脸地为孩子做了一切,可是所有的牺牲却没人看见,更没人感激,我们的内心有很多不忿。
所以,孩子在发出挑衅信号时,所有相关不相关的怒气就这样喷涌而出了。
不接纳自己的情绪,导致我们更加气急败坏,情绪上来以后,反而成了火山的喷发点,伤害了自己,更伤害了孩子。
03论中国妈妈压力有多大?
罗振宇在2018年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上说:我们是焦虑的一代。为什么焦虑?
因为社会节奏越来越快,我们必须不停地奔跑,才能留在原地。而全民焦虑的时代,在妈妈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不管你是全职妈妈还是职场妈妈,“女主内”的传统思想都会让你的环境变得不那么友好,因为在众人眼里,你就是得把孩子带好了。男人不管孩子,内心不会有什么负罪感,但是女人不管孩子,连自己都会觉得说不过去。
而且,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或多或少的出现“父亲缺位”的现象。但是如果不是单亲等特殊情况,我们却很少听见过“母亲缺位”。
都说女人在职场上能顶半边天。但是女性在职场上付出的那一半精力,并没有在家庭中省下来,也就是说,在家庭里,分工依旧;在职场上,你还得顶半边天!
而全职妈妈也并不舒服,没有休假,没有接替,全天候的围在一个孩子身边,从他的一天5顿辅食4顿奶,到不分时间不分地点的屎尿,上午要遛弯下午要睡觉,晚上还要读故事。
越来越大的压力,越来越多的不顺,精神上就高度紧张,睡眠也不好,过度劳累,让妈妈们内心根本无法平静下来,让我们如何能够安静下来保持一颗温柔的心对待孩子?
在抱抱孩子之前,我们应该先抱抱自己;
在无条件接纳孩子之前,我们应该先无条件接纳自己;
在悦纳真实的孩子之前,我们先要悦纳真实的自己。
04如果旁观和悦纳之后,还是不行……
有些妈妈的负荷太重了,感觉自己太生气而不能清晰的思考时,就应该停下来休息片刻,等恢复平静以后再回来。
在体罚、讥讽和威胁、蔑视或贬低类的话语冲出你失控的情绪之前,赶紧走,自己去呆一会儿。
转换注意力能让你重新找回理智,而不是跟负面情绪就杠上了。
而且,在脾气失控之后,你会体验到一种内疚的情绪,这时候就要真诚的向孩子道歉。孩子4岁以后, 就能理解什么是“对不起”了。
一个准许自己发怒的妈妈,才有可能准许孩子有同样的情绪;而一个认可自己悲伤情绪的爸爸,才更可能坐下来细细聆听女儿的悲伤。
接受自己是个不完美的妈妈,和接受自己的孩子是个真实的孩子,同样重要。
当你忍不住向孩子发脾气时,一定要勇敢的原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