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篇前,想先问一下大家:
你有过对工作“忍无可忍”,想“立马辞职”的感受吗?
当有这样的感受后,你辞职了吗?
辞职后,你是更加肯定了自己决定的正确性,还是后悔了自己当初的冲动?
对工作“忍无可忍”,想“立马辞职”的感受,我有过。
那一次,我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才将“感受”付诸行动。
因为我是那种很害怕自己会“后悔”的人。
容易害怕“后悔”,大概也源于对不可预知未来的不确定性,或者直白说,对未来没有安全感。
所以,每做一项重大决定,我都要前思后想很多遍。
多年后,我对一个后辈讲起这件事,她惊讶地睁大了眼睛,感叹道:WO,你好厉害,那么不喜欢的事情,你居然可以坚持1年半!
我本来想跟她说,很多时候,做决定不要太冲动。
但她GET到的点是,我居然可以对着自己不喜欢的事,一年半!
我是怎么忍的?她不可想象。
那个时候,这个小姑娘正准备辞职。
她在这里干了3个月。
我问:下一份工作你准备做什么?
我想先休息一下。她回答得云淡风轻。
在这里不开心么?我又问。
没有。大家对我很好,只是,这不是我喜欢的工作,所以干不长。她回答得直白。
不喜欢,所以干不长。这听起来合理又充分。
那你喜欢什么样的工作呢?我有点八卦地继续问。
嗯,不太清楚。她低头沉思了会儿说,反正我先看看呗,看到不错的去试试。说不定哪天我碰到自己喜欢的事了,就会一直做下去。
碰到喜欢的事,就会一直做下去。我在心里默默地重复了这句话。
没错,碰到喜欢的事,你就会甘之如饴。就像遇到了你生命中的Mr. Right,义无反顾。
可是,你知道你喜欢的是什么吗?但这次,我没有问出口。因为很多事,只有自己经历过、磨砺过,才会有感受、才会有体悟。
我想起了10年前的自己,那个大学刚毕业的我,也有过像她一样的懵懂。因为在跨出校门的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除了念书,自己什么也不会,更不知道自己喜欢的是什么。
第一份工作,懵懵懂懂地入了行。两个月后,我立即发现,虽然不知道自己喜欢干什么,但很清楚自己不喜欢干什么。
然而,我花了一年半才做出离职的决定。因为对未来惶恐,因为对离了“组织”后,可能产生的“漂泊感”的担心。
两周后,我开始焦虑,不是因为生计,而是一种价值感和归属感的缺失让我无法再淡定地“赋闲”下去。
那段时间,每当清晨,看到环卫工人穿着黄色背心蹬着清洁车骑进小区里,帮助大家清理垃圾桶;每当在十字路边,看到行人夹着公文包,形色匆匆穿过街头;每当傍晚,看到孩子背着书包三五成群地走出学校……一种“无用感”就会包围我,让我深深地感到,我看到的每一个人都比我有价值——他们或在为这个社会、或在为自己创造着价值。
我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
于是,我又“入职”了,找了一份有能力担当的工作。
是的,当我不知道自己喜欢的是什么时,我可以去从事我有能力干的事。
因为虽不喜欢,但至少让我感受到了那种被需要的“价值感”。
幸运的是,经过几年的打磨,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这让我想起了最近在一篇热文上看到的一句话,大意是,为自己喜欢的事用尽洪荒之力后,会迎来你无法想象的精神高潮。
很带劲的文字。是不是?可惜的是,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体验过这样的“高潮”。
因为,很多人穷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喜欢的工作是什么”。
所以,大家不是在判断“自己究竟喜不喜欢”的过程中,就是在寻找“自己喜欢的事”的路途上。
我不知道这和我们的成长经历有没有关系。
从小被追赶着好好念书,考重点高中,上好大学,学好专业,找好工作。
可是,“好”的定义对于不同的人,包含的内容其实并不一样。
但我们的轨迹是模式化,目标是标准化的。
我们的成长,是茫然的。
所以很多人,在考上大学后,就失去了人生目标;在跨出校园的那一刻,就觉得自己面临着“失业”。
那么,我们的孩子们呢?他们长大后会遭遇像我们一样的迷茫吗?
我希望不要。
于是,这又回归到那个原始的的命题:我们的孩子,究竟希望把他们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但打完上面的字,我就发现自己错了,因为孩子今后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是我们能够希望的。他是他自己,不是为了我们的希望而成长的。
我们要做的是,帮助他们找到他们喜欢的事;培养他们拥有与之理想相匹配的能力;鼓励、支持他们为自己喜欢的事去奋斗。
能为自己喜欢的事儿,持之以恒地奋斗,是件美妙的事儿,那样,你才有机会体验到“用尽洪荒之力后的精神高潮”。
愿你我,和我们的孩子们,都能体验到这种“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