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时珍——《元朝重修光化寺碑》
徂徕山,又称龙徕山,驮来山,是泰山的姊妹山。位于泰山东南20公里,新泰城西40公里处,总面积250平方公里,大小峰峦97座,游览景点100余处。徂徕山山势雄伟,幽深绵延,俨然如岱宗之屏障。
光化寺位于徂徕山东南麓,北魏创建。隋代称光化寺,宋代改名崇庆寺,元初兖州军节度使时珍重修。今有正殿3间,二柱五檩五架梁,单脊仰瓦硬山顶,前廊式。殿前配房分列,古柏挺立。东山门内有清乾隆、光绪年间重修碑。院西南有古松,冠盖如伞;北有古柏高大擎云。
此碑在徂徕光化寺,立于元定宗即位之元年(公元1246年)
清赵国麟《泰安县志》注:
右碑连额高六尺,广二尺八寸,额篆仝(tong)题八字四行,字径四寸,文二十行,行五十字,字径八分,八分书。在寺内壁间东南向。考《元史 · 地理志》。兖州金改泰定军,元初夏为兖州,节度使之官,元初巳易,此碑时宥犹仍金制,自是蒙古草创之时。丙午为定宗登基之元年,那时尚未建国号年号,故但书甲子也。
碑文:
重修光化禅寺之记
宣差东平路万户总管府掌书记益津高诩并篆额
徂徕光化寺者,其来远矣。始创迹于后魏,至隋朝而有光化之名。唐有天下,三百余年,衣钵相传,宗派不泯。继以五代之乱,寺从而废。赵宋开国,迨及祥符七年(1014年),复赐号崇庆,而与明孔山之灵岩相为甲乙。无何,贞佑(金代贞佑年号即1213--1217年)之变,殿宇堂庑尽为灰烬,又孑遗。呜呼,名山胜概,福田善境,何难成易毁也。如此,盖废者兴之我本,盛者衰之因,此物理之常,大方之道也。
我左副元帅,前泰安军节度使时候,当纷之际,卜寨天保(宝),以忠贞义气,戡大难保完老幼。事甫底定,又以凶荒饿馑为先备之计,务劝课农桑,使民力本。积劳碌功,衣食粗足。时候意谓向时大兵之下,我一方生齿不冒矢石,不入汤火,不转沟壑,岂非吾乡中有好人大君子,素行善行,有以感之者也。否则,何皇天眷佑如此之重也。若不革心惕虑,力行忠信诚懿、焉能应之眷我?光假名刹,真种福香火之宫,不得具眼目人。殆能劝善宏教。遂敦请晖公长老住持,载振瀚音,行缘未尽,以老退堂。方式嗣高弟味□重继祖镫,公以谦退,避游沂水,久而不还。时候虚法席,使为善耆老士庶,无所归依。复遣人致书远近,公不能拒,振锡而来。遂夷荒划秽,支倾起废,意在兴崇袭爵。
节度使时候政 之日,命仆来访方丈。参礼之余,四顾寺基,周览状态,又见作新法堂,僧众谨严。顾谓仆曰:大人元帅节使致仕休闲,堂下受戒,经营此处,无一日暂忘。金碧之像,力犹未到。尚冀年登,民有余力,认为后图。大人之心与味公之心一也。又语仆曰:父有德,子不述,非孝也。人有善,外不称序其行事可乎?仆恭诺承命,谨采一直之迹,刻诸□,用劝来者,大矣哉,如来之教 满三千大千世界,乃散在一切诸有含生之类。如来闵念众生,皆有原先之性,为阎浮洲中有大点巨奸六贼,来往纵恣,诳诞众生,以天堂,晓以地狱,为善必升,为恶必堕。谆谆切切,唯恐一物之失,乃至劫火焚烧,违法雨无以息业风,苦海沉湎,非慈航不能济骇浪。噫嘻!非如来大仁慈品德不可思议,尚谁能极于此力乎。其无生之理,唯了心见性者得之。仆以固陋无学,安敢以胸臆妄论之矣。岁次丙午夏四月有六日,向前士益津高诩记。武略将军都巡检段钦、军民副弹压提控薛环、武略将军总领军弹压夏进、详义官郑居常、宣武将军兵马都总领兖州观摩判官时遇、镇国上将军沿袭泰安军节度使宥立石,楚太刊。
注:
1、撰写内容来源于个人收集的文献,属学术探究范畴。
2、版权属于时进军个人,转载需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