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空闲的时间,磕磕绊绊的看完了这本老舍的著作。老舍作为一个纯正的京派文学家,将北京这座城市的精神和气质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他生自北京,长自北京,不仅了解这里的一草一木,更加了解这座城市的精神气质,那种中国传统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内敛安静是北京人一直所具有的。其实看完这部小说,我不敢说它怎样激励到了我的爱国心,我只是从中感觉到了浓重的悲哀。
四世同堂,既是一个完整的家,又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老舍的笔是微妙的,他总是从小处着手,以一个微小的个体,向我们展现了整个社会的全貌,《骆驼祥子》如此,《四世同堂》亦是如此。书中的每一个人都有特定的意义,生长在同一片屋檐下的人,在面对日军入侵时却有着不同的人生选择,祁家三兄弟的不同道路也体现了整个社会的思想。
老大瑞宣经受过新式的教育,充满文人气质,但传统的思想也在他的身上留下了痕迹。当面对日本人的入侵,他的内心是愤恨的,他不能容忍自己成为亡国奴。但他也是无奈的,作为家庭的老大必须承担起家人生活的责任,家庭束缚着他那颗火热的心,使他不能去抗击敌人。老舍先生在书中这样写到“为了收入,为了使老人们安心,为了对学校的责任他不能藏在家里他必须硬着头皮去受刑——教那些青年们的眼像铁钉似的,钉在他的脸上与心中”。内心的矛盾、自责时刻在折磨着他,他称自己为“会思想的废物”。爱国是一种股热情激发出来的崇高的行动,家把他的生命禁锢在了北平。索性在最后他想通了,在敌人的统治下从事抗日的报刊编辑,这对他来说是一种思想的成熟,更是一种解脱。
瑞丰与瑞全是两个完全相反的两个人,生长在同一片屋檐下,瑞丰在敌人面前选择了卑躬屈膝,他觉得亡国和自己毫无关联,他巴结汉奸,时刻想着升官发财,他出卖了自己的灵魂。屈辱的,懦弱的中华文化在他的身上完全的体现了出来。然而,老三瑞全却是一个与之完全相反的人,一个热血的进步青年,他有信仰,信仰使他可以不顾家庭去和敌人斗争。
三兄弟的道路正反应了当时人们的不同抉择,当民族危亡之时我们有拼命抵抗的人,有无奈妥协的人,但不容忽视的是,那些软弱、卑躬屈膝的人依然存在。在那个时代,国家危亡面前,所有人都要受到影响,没有人可以有理由相信自己可以置身事外,即使像小崔这样一个普通的洋车夫,也被日军以莫须有的罪名砍头。以往死板的“国家”在人们心中变得有血有肉,他们慢慢懂得要反抗,要与敌人斗争,但现实是残酷的,人们无数个岁月流传所养成的平和无争的习惯也是不易改变的,他们只会愤怒,而却不敢将自己的愤怒施加于敌人。这就是中国文化所具有的劣根。
老舍所要表达的绝不仅仅是日军怎样的残暴,更是对民族文化的反思,中国文化具有内敛懦弱的一面,这使我们在面对敌人入侵时更容易遭到蹂躏。家庭制度、教育方法、生活习惯这些不合理之处确实存在于我们的文化之中,对这些民族的脏疮恶疾我们要怎么办?是保留还是去除?答案显而易见,我想这也正是老舍想要告诉我们的一方面吧。
由这本书而联想到了老舍冤屈的一生,想来真是有很多感慨。老舍在这本书中倾注了无数的心血,书中的很多人物都有着他的影子,钱老先生身上的正直,瑞全的血性,祁天佑的温和。但本质上老舍是一个地道的北京人,平和与不争是他与生俱来的一面,从这一面看来,祁天佑是与之极为相近的,但悲哀的是,像他们这样的好人却偏偏没有好命。书中祁天佑被迫游街示众,他的人格遭到了践踏,他的尊严被黑暗的社会所击碎,这是他无法承受的,于是他选择跳河自尽,用河水来洗刷自己的耻辱。老舍也何尝不是如此啊,经历过抗日那段艰难历史,他没有被打倒,但却在黑暗过去,黎明来临之时被扣上了反革命的帽子,受尽屈辱与毒打,温和的,老实的老舍遭到了无数人的唾弃,他选择了与天佑一样的途径来了结了自己的一生。我想老舍在跳下太平湖之前一定是想到了天佑的,他也以这种形式选择了结束,当同样的命运降临到他身上时,他也没有抗住这种压力。临死之前他是解脱还是后悔,我们无从得知,老舍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优秀作品,一个个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人性的丑恶与黑暗,但现实比虚构更为残酷的,他的死亡,是一段悲歌,更是对那个时代的讽刺。
无数个春夏秋冬悄然过去,我们已经逐渐开始忘却,忘了那段悲痛,忘了那些黑暗。那个在萧瑟的太平湖边坐了一夜,最终毅然跳下的老人在偶尔还会被人们追忆,我们通过他的作品 了解那时的北平,那宏伟的天安门,繁荣的天桥,还有那城外的西山。小羊圈还是那么的平静,风吹过大槐树的树叶,慢慢地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