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快充的多口USB充电器值不值得买?笔点君剁手购入百元级5口带Type-C充电器现身说法
其实这世界上本没有数码控,车开熟了自然成了老司机。然而老司机也有看走眼翻车的时候,比如说笔点君年前购入的这款多口USB充电器——尽管我发出来的评测已有百余篇,却从未用这样的开场去描述它。哎,是我把快车看成了慢车,不是产品的错。郁闷之余,首图干脆用了没有品牌LOGO的一侧亮相。
Po上关键词:大块头,桌面式,1Type-C+4USB-A五口输出,遗憾的是最高只到5V/2.4A的常见充电标准,非“快充”。仔细想想,既然不是来黑人家的,何必遮遮掩掩!更何况我还是一名霸气的老-煤-油,嗯,魅族出品没跑了。
这大块头其实推出已久。印象中魅族刚开始搞魅蓝机海时(2016年前后吧),在官方商城出现,印象中售价近百。当时刚好手里常用2部手机,出差旅行常带上两个充电头加一个大容量充电宝,曾想过搞一多口充电器应对临时找插排却没有足够插孔的窘境。不过后来委屈购入一款几十块的ORICO4四口充电器,(如下图所示,单口分配5V/2.4A,总输出5V/6A,图片展示了我2016年9月的拍照水平),可算收了奢侈剁手的心。
不过随着家用设备开始出现Type-C to Type-C线缆的应用环境,加上ORICO那款在夜深人静时充电会听到轻微电流声,我那颗向往“更高更快更强”的虚荣之心又直上云霄。1月27日借着过年的氛围京东下手,截屏给大伙看下——变相原价105-10元,加六块运费再减去优惠,实际89软妹币入手,与早期价格差距并不大,所以年前购入时的心态是“好货当然不怎么降价,我可真有眼光”(当然后来这个想法就转变了)。
充电头开箱啥的其实并没有过多展示的余地,重点在于品质感。一百块与50块的充电器差距在哪里,或许拆开才能见真切,但有时仅凭外观和设计细节也能窥探一二。首先是盒子设计,封面大图展示特征,4+1那个Type-C是配置加成之一。
如果你是魅族手机用户,对盒子背面这种字体和参数布局会很熟悉。5口,DC总输出5V5A 25W,其中Type-C口和单个USB口输出均为最大5V 2.4A,执行标准GB4943;不过这个严格写应该是GB 4943.1-2011,是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事务设备)在2012年12月1日实施新国标准。虽然厂家信息写的魅族科技,但这款电源是迪比科代工的,所以执行标准写得不够严格,是不是代工厂的锅?
撕掉保护膜,天地盒开盖,两分格局,大电源略瘦长,另一侧纸盒有配件。电源头新品周身都有塑膜保护。
五口特写,最上方Tpye-C,输出这一侧的面板设计非常规整。U口的电极片细节也很到位,至少外观上看不出做工拙劣的痕迹。
对应输出口的背面是电源输入插口,8字口,按理说插头紧固更放心,待会插上试试。本人虽是数码控,几年黑暗料理经练就一身菜场掂份量功力,徒手猜重量我是不怕的。掂量一下约么三四两,上称一称,单头174g,厉害不。
配件盒只有一条白色线缆,足量1.5米长,别的不说,线材无论是数据上还是手感上都很扎实,自带白色自粘捆扎带,与电源头相配很养眼。
没说明书,盒里只有一张有害物质说明卡。全家福如下。
跟普通充电头相比,桌面式多口USB充电器的体积肯定是非常庞大的。不过实际对比一下,也不是很夸张,毕竟USB扩展坞也就是类似的尺寸。下图俩小头一个是魅族18W快充头,一个是华为的18W快充头。
一百多的充电头和几十块的放一起看看,虽然魅族更长一些,但厚度居然比ORICO要小一些,谨慎的圆角收边、前后面板的做工也更显品质感。接口配置上,多个Type-C就往前迈一步,在两三年前出品这款多口充电器时定位也算是高档了。
左边ORICO胜在自带伸缩式两相电源插头,无需线缆,更便携;右侧魅族桌面式胜在稳定扎实,不过奇怪的是ORICO这款总输出功率30W居然比魅族5口的25W要高。谁激进谁低调啊?按照一分钱一分货的定论,我相信贵的。
再来看形相似、内质不同的对比。旁边这款是2017年初Anker推出的“超级充”产品,也是自带伸缩式电源头,主打的是充电头、移动电源二合一,2USB接口。作为充电器时无快充,输出为5V 2.1A,但作为充电宝时单口可最大输出3A,在室外没着没落的时候这个Anker才是神器。
接电测试。注意线缆8字形插头的设计,两侧有一个横纹摩擦块方便插拔插头,很贴心。再次赞下做工,电器类就应该这样让人放心。
说了这么半天,它也不是快充。为啥我纠结快充,现在再用手机都上快充了,买魅族自家快充也是我的主力手机是魅族品牌的缘故。结果充电口多了,不支持快充,这不是买错了么。
包装上没注明的代工厂名字,在电源背面现身:深圳迪比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一家专门做手机IT数码电源类产品的公司。
虽无快充,本着不折腾的心态,加上对品牌的(有可能是不切实际的)依赖感,还是觉得可以一用。快充也是一把双刃剑,有人觉得手机上快充之后电池寿命会大大缩短,为稳妥不一定非得用快充;有人认为电池还没死掉手机就先吃灰了,无所谓,还是快更方便。如果这种争论放在多口充电头上谈,同一制造成本下的多快充口充电器,安全隐患肯定比非快充版多口充电器要大;而全快充口还很安全,价格肯定要飚高,说不定还是买单口快充头实用放心。事实上,市面上不少带快充的多口充电头大多采用1个快充口+1或多个非快充口的安置方案,也印证了这个事实。
此外,在家里给快充手机充电还是用自带快充头居多;多口充电头尤其是桌面版供电的情况往往是接入一些不高于5V2.4A标准的充电设备,尤其有些禁止“被快充”的智能硬件,接入这种普通充电头才会避免意外。
嗯,你们就当我是这样自我安慰吧!如上图,找几个亏电设备同时充个电,体验一下“慢充”的稳定,风风火火固然爽利,稳扎稳打也能成事儿,这就是一分为二的看问题,总能回归inner peace(《功夫熊猫》师傅的口头禅)。上几个慢充测试图。
标题里的“瞪眼”在这时切题。魅族的充电头,给魅族手机充电,电流居然才1.62A,咋也得2A啊?
不过,电流貌似很稳定,同时给两部魅族手机充电时,电流都稳定在1.62A,我都有点要怀疑是这个USB测试仪有问题了。看来,买个贵一些的USB检测仪的想法又要膨胀了。
庆幸的是,该充电头给多个设备同时供电时,几乎没有电流的声音,这是令我最满意的优点,也是最终打算留下使用的主要原因。夜深人静时给设备充电,可以安心睡觉。此外不用担心快充出现的充电头发热问题。
另一个优点是线缆够长够扎实,8字形插头稳固接触好,因而整体安全性和易用度又加两分。撕下薄膜充电的两个月刚好跨过一个狗年,桌面有它格调也不错。我曾想过是否该奢求它增加个通电指示灯的问题,看着关灯后室内的星星点点的数码设备光污染,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除了没快充只有最大5V 2.4A、但居然给自家手机充电都达不到最高功率这个缺点,这款充电头也没啥大槽可吐。实在忍不了慢充的朋友肯定不会多看一眼。不过,若仅按照“口够用、够安全”的标准,我这“数码老司机”也没算翻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