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放弃和改变的女人,即使不再漂亮,不再年轻,仍然可以一辈子做女孩!”
这是一本你可以随意当作什么去读的书,灵修、瑜伽笔记、旅行游记,甚至哲学小品文。吉尔伯特离婚后放下一切出国旅行,在意大利尽情品尝美食,享受欲望为感官带来的满足;在印度修行,每天静坐与冥想,追随着虔诚的信仰,净化了身与心;最后在巴厘岛再次遇到爱情、找回自我,获得身心的平衡。
读着她和前男友的分手的段落时,让人感受到那种痛苦、抑郁、挣扎、纠结,流淌在她的每根血管,分分合合无数次。用她的话来说,她对前男友上了瘾,上瘾是每一个以迷恋为基础的爱情故事所具有的特征,一开始,他让你迷幻,不久,你开始渴望那种全心思的关照,就像任何毒瘾者如饥似渴的药瘾来袭一样,下一阶段,你达到迷恋的终点——残酷无情地自贬。
我想,如果不是痛到深处,或许难以流出如此文字,字字如针,句句钻心。是啊,女人一旦陷进感情,即使走到终点,也难以自拔,总得让时间去治愈。这让我想起了几年前遇到的一个大我五岁的姐姐,那时我大学刚毕业,姐姐是一位小小的销售员,去到她那里,她刚和她男友分手,痛苦不堪,当时我们还算不上亲密的朋友,但是她向我倾倒出她所有的创伤,那种痛苦,即使不是亲历者也能感受到那种挣扎,她卑微到低处奢求男友和好,甚至想尽办法去到男友家里挽回,精疲力竭后无望而归。
生活总是这样,经历一番痛苦后才能找回自己的力量和信心,吉尔伯特尽管艰难,却学着独自生活。
当吉尔伯特对她的离婚不再有自杀的念头时,居然对出现在生命中的时间和空间感到欢喜,她开始自问自己全新的问题。她开始学习意大利语,在学习的过程中,他找到了自己的初级需要,意大利语中的每个字对她来说都是歌唱的鸟儿、魔术、松露,她将意大利语像吃东西那样说出来,她开始遇到美妙的事情,她在意大利探索享乐的艺术。
她游历了印度,在这里,她探索了虔诚的艺术,有了自己的精神导师,获得了灵修的经验。她开始敬重存在于内心的神灵,练瑜伽,瑜伽是致力于亲身体验自身,而后抓住必种体验的神性。瑜伽是一种自我控制,努力不让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思索过去、担心未来,让你去寻找一个“恒在”的处所,泰然自若地从那儿观察自己和周遭的一切,唯有从这种平心静气的观点中才能明白世界的真实性质(以及你本身的真实性格)。她也开始禅坐,静修,这些让她找到了无限宽广的恩典。
接着,她和老药师去了印度尼西亚,在印尼,吉尔伯特探索了平衡二者的艺术。她的意式印尼朋友马里奥告诉她,处于完美的平衡状态时,他才感到快乐,为此,他必须时时明白自己处在何处。无论与神或与家人之间的关系,倘若失去平衡,便失去力量。在巴厘岛,她遇到了裴利贝也让她遇到了真爱,这样,她成了快乐、健康、平衡的人。
人总是在不断修心,跟自己对话中,一次次获得重生,吉尔伯特是这样,我亦想起了那位姐姐。那位姐姐后来化悲伤为力量,在事业上步步为营,蜕变成一位自信大方,做事干练的销售总监,静默开放。
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或许不一,但是追逐内心的宁静,协调人生的平衡是大都幸福者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