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在十多年从事培训工作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就是人一旦相信自己可以,那么他就一定可以。
记得我刚开始做培训是在一家教练技术公司里面,当时很多年轻的同事们都说自己以后要成为一名培训师或者教练。虽然现在来看,做一名培训师其实也没什么,但是在当时,我觉得非常不可思议,甚至是非常难。而且做培训师需要从学徒做起,每个学徒跟着一个师傅主攻一个项目,而且还要交5万以上不等的学费,从见习训练师到一级训练师、二级训练师这样一路慢慢往上走,需要好多年的时间。我见过那些培训师,经常给各种人群做培训,要搞定各色人等,动不动几百人的场子,动不动好几天的时间,并不轻松。
很多当年觉得很难的事情,在多年以后回过头再去看的时候,都会觉得易如反掌。就像小马过河一样,到底深浅如何,只有自己走过一趟才知道。
不过,一个有趣的事情就是,当初那些认为自己可以成为培训师的同事们,今天大多都如愿以偿。“相信”这两个字有魔力,他们相信自己可以做到。这就像阿里巴巴的那句话——相信相信的力量。如果你和更美好的自己之间只隔了一层窗户纸,这层窗户纸就是“相信”。
我在社群中接触不少人,很多都有着不错的基础沉淀,只要有合适的环境,比如受到鼓励或者激励,他们就会展现出自己厉害的一面。每一个人都像是一个蛰伏的英雄,都有着一双隐形的翅膀,只要有风,他们就都能够飞起来。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于1968年做过一个著名实验。
他们到一所小学,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名单是随机挑选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实验。这里面其实有一个东西很重要,就是期望和相信,人只要收到积极的反馈、被相信自己可以,就能激发自己的智力、释放出自己的潜能,从而取得超出平常的成绩。所以,你自己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待开发,你有着无限的可能性,这并不是一句鸡汤。
有些人一旦受到某个人的肯定和鼓励,就会做出超人意料的行为和结果。我记得之前在李笑来开《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这个专栏的时候,很多人因为留言被精选、问题被选中、成长心得被选上发表等各种方式,受到笑来老师的鼓励,人生就像开挂了一样,这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有“不写就出局”社群的创始人覃杰、“币圈金马奖”的金马。金马后来更是被笑来老师选中作为自己的工作伙伴,激发了金马一路狂飙突进。本来很普通的人,会因为牛人的鼓励,而变得与众不同,就像坐上了火箭般加速发展。
有一个叫罗一点的年轻人,持续在剽悍一只猫的公号下面留言,而且每次留言都非常用心,成功引起猫叔的注意,也引起了更多小伙伴的注意,这极大的激发了罗一点同学,他后续在朋友圈坚持每日复盘,并且带动了更多人一起复盘,也链接了很多大牛,自己也变成了一个很厉害的人。
而在受到激励的前后,人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就像罗森塔尔实验那样,当这些学生从老师的行为举止中感受到不同程度的关注、肯定之后,他们都取得了异乎寻常的进步。所以,你只要一旦相信自己可以,这个相信不管是外在激发的也好,还是自己激发的也好,你就会变得跟之前非常不一样。
002
与此同时,从反面来看,我也发现,认为自己不行,是一个最大的幻觉。
是的,我再重复一次——我不行——是一个最大的幻觉,一个最大的假象,是你身边的环境或者你自己构建起来的巨大的一堵墙,这堵墙将你和优秀的自己之间阻隔起来,让你不相信自己也可以做出一番成就。
在很大程度上,不是我不行,而是我认为自己不行。注意我这里的描述,我放慢速度再说一次,不是——我不行,而是——我——认为——自己——不行!!
“我不行”是假的,“我认为自己不行”才是真的。就像亨利福特那句著名的话——Whether you think you can or can't, either way you are right。就像罗森塔尔实验一样,行与不行,怎么定义呢?一样的学生,不一样的结果,该怎么解释呢?有时候想想,也真是的,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这事不是怪了吗?这世上就是有这么多怪事。
其实,人都是被自己吓死的。大脑会构想出非常复杂可怕的景象,来吓自己。是的,我们一天到晚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不断的恐吓自己——我不行!
为什么没事你不想想好的呢?万一成功了呢?你为什么不这样想想呢?难道你有病?哈哈,是的,你确实有病。(别打我)
因为不管外在的你怎么努力,最后都会被这样的自我设定给抵消掉了。你所有的努力,都会被证明为无效。因为,你心里一直在告诉自己——我不行。这是内心中的一个很微小的声音,一种浅吟低唱,一种轻轻的嘀咕,有时甚至小到我们都觉察不到它的存在,但是只要你保持觉察,你就能听得见。最后的结果必然是——我不行——这就是自证预言。
维基百科对于自证预言的解释是这样的:
自证预言(又称“自我应验预言”),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金·莫顿提出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是指人们先入为主的判断,无论其正确与否,都将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人们的行为,以至于这个判断最后真的实现。通俗的说,自证预言就是我们总会在不经意间使我们自己的预言成为现实。
从这一点来说,我们还真的是魔法师,可惜大多数时候没有用在正道上。
就像查理芒格说的,无论何时,如果你觉得有东西在摧毁你的生活,那个东西就是你自己。自证预言是自证的,是你自己证明出来的。
003
但是人们为什么倾向于认定自己不行呢?因为这样损失最小啊。
损失规避(Loss aversion)理论告诉我们,当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比如,丢失100块钱比捡到100块钱的感受要更强烈。
这就好像我们对未来下赌注,一旦预判自己可以得到100块钱,如果最后没有得到,那么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会受到挑战。所以为了保险起见 ,大脑会倾向于做出低风险的判断,就是认为自己不行,这样就会更加心安理得,导致人们有时会一直安于现状。
就像一个印第安寓言所描述的那样,我们的内心当中其实一直有两匹狼在相互撕扯。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一天晚上,一个老人向他的孙子讲述了人内心深处的一场战斗。他说:孩子,这场战斗发生在我们内心的两匹狼之间。一匹狼是愤怒、嫉妒、仇恨、悲伤、后悔、贪婪、傲慢、自怜、内疚、自卑、谎言和自我中心,另一匹狼是快乐、平和、爱、希望、宁静、谦卑、善意、仁慈、慷慨、真实和信仰。他的孙子听了以后,问了老人一个问题:那哪匹狼赢了呢?
老人回答:你所喂养的那一匹。
我们想什么,就会成为什么。所以,你到底在喂养什么?不管你做什么事,你再怎么折腾、怎么努力,你内心里说自己不行的那个小嘀咕最终会毁了自己。怎么说呢?说这是一个大脑操作系统的bug也好,说这是木马程序也好,说这是一个程式设定也好,总之是这个东西在阻碍我们变得更好。
所以,在行动的过程中,我们要想办法清除这个bug。
方法就是不断肯定自己,说自己行,给自己设定正向的预言,并告诉自己——我是一个很厉害的人,同时不断活在你已经是的感觉里。
如果有可能,去找到一个能肯定自己的充满正能量的环境,去跟那些真正相信自己的伙伴们玩在一起,或者去链接牛人,见识到更大的世界,去看到自己原来可以。
对于孩子的教育也一样,你对孩子最大的帮助,就是让你的孩子明白,在你的眼中,他是一个很厉害的人,并且你相信他。就像当初潇洒姐的父亲在她7岁的时候告诉她的话:你不是平凡人,你是要成气候的!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预言家,都是自己的魔法师,“相信”是一剂良药,是时候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