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圆通、中通、韵达各自都说要涨价。
其中圆通的内部涨价通知里写道,指导价每单首重上调 0.3 元,超过 1kg 部分则上调 0.3 元 /kg,另外两家是在官方渠道公布了即将涨价的消息,但是没有公布涨价细节。
不过,圆通的涨价通知在当天晚上就被撤回了,圆通副总裁叶锋也出来说,暂时没有涨价计划,尤其双十一期间运费不会调价。
而这三家快递公司提到涨价的原因都是相同:人工、原材料和运输等多项成本增加,所以运费需要上调。
我们也询问了其它的快递公司,顺丰快递表示目前没有接到涨价通知,京东表示短期波动不受影响,申通快递对《财经》的回复则是:“目前没有收到涨价的消息,不排除涨价可能。”
顺丰和“四通一达” (圆通、申通、百世汇通、中通和韵达)这六家占据国内快递份额的快递公司在这两年先后上市,人工、原材料以及运输等多项成本的增加,在它们的年报中都反复被提起。
成本上涨并不是最近才发生的事情,那么为什么快递公司现在说要涨价了?
过去 5 年,大部分地区的快递费没有大幅变化
目前,无论是明确说要涨价的中通、韵达,说要涨价又撤回的圆通,还是目前还未表态说要涨价的顺丰、申通、百世汇通,快递价格都没有明显的波动。消费者在电商购买商品,应该也不会感到因为快递价格带来的商品价格变化。
我们统计了这 6 家快递的年报数据,即 2015 年至 2017 年上半年每单运费的平均价格变化。数据表明,这几年快递运费确有涨有降,但大部分其实是降价的。
国家邮政局今年内 6 月发布了 《2016 年度快递市场监管报告》,2016 年,中国人均使用快递近 23 件,比上一年增加 8 件。人均快递费用支出为 287.4 元,增长了 42.7%。快递平均单价则为12.7 元,比 2015 年少了 0.7 元。
在物流发达地区,价格有所上升。按照六家公司官网公布的价格,我们统计了从 2012 年至今,用六家快递公司分别从江浙沪发快递到北京的价格,按快件重量 2 公斤(首重 1 公斤 + 续重一公斤)计算,五年来,快递的运费确实涨了,但涨得并不多。
但快递公司的成本都在上涨
那,快递的成本怎么算?
我们统计了这 6 家公司的年报数据中的成本变化。数据表明,从 2016 年上半年到 2017 年上半年,各家快递公司为快递服务成本支出的金额都在上升。其中,快递服务成本包括仓库、人工、运输和保险等其他费用。
比如百世汇通,其快递服务成本上涨了 110.39%,从 2016 年上半年的 31.48 亿元上涨到 2017 上半年的 66.23 亿元,圆通的成本支出涨幅最低,也从去年同期的 62.28 亿元上涨到 70.39 亿,顺丰速递的成本支出金额最大,2017 上半年的成本支出比起去年同期上涨了 67.23 亿元。
但是与此同时,快递公司的营收、利润也都处于大幅增长的状态。2017 年前 8 个月全国快递服务业业务量累计同比增长 30.2%,在考虑电商增速、退货率和微商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后,国金证券和中信证券的研报分析都表示,今年快递行业的增长会在 30% 左右。单纯计算支出的数字增长,意义不大。
涨价最明显的快递原材料是纸箱。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 9 月 21-30 日,纸箱的原材料之一瓦楞纸价格为 5612.9 元 / 吨,较上旬增长 6.5%。中国纸业网的数据显示,2016 年至今纸价上涨已超过 100%。
这导致纸箱价格上涨,中国纸网数据显示,许多纸板纸箱工厂纷纷调价,全国纸板纸箱价格普遍上调 7%~30%。按照纸箱大小的不同,每个快递需要的纸箱,价格涨幅在 0.5-0.7 元左右。这个价格还在继续上涨。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预计,2017 年快递业务量将到 400 亿件。双十一临近,随着快递单量的增加,快递公司在纸箱上的支出也会持续增加。去年双十一那天,中国快递业就消耗了 10 亿个纸箱。
人工则是另一项上涨的成本。
随着外卖行业的崛起,快递行业的人员流失明显,根据职业圈的数据,快递员的平均薪资已经从 2013 年的 3900 元涨到 2017 年的 4900 元。
今年 4 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2017 年中国电商物流与快递从业人员调查结果》显示,74.6% 的电商物流和快递从业人员月平均收入在 3001 元 - 5000 元,月平均收入在 8001 元以上的仅占 1.44%。
在一线城市,这样的薪资水平和工作强度没有办法与外卖、同城闪送等互联网公司补贴下的零工收入竞争。
今年 6 月,圆通、申通、中通、韵达、百世汇通、天天快递集体将快递派件费上调 0.15 元 / 票。
按 2017 年预计的 400 亿件业务量计算,快递公司在薪酬支出上将增加 60 亿元。按 2016 年业务量市场占比,60 亿元的薪酬分摊到顺丰、韵达、中通、圆通、申通则是 4.95 亿、6.11 亿、8.63 亿、8.56 亿、6.23 亿。
而 2016 年韵达支付职工的薪酬总体才 4.35 亿元,仅快递员派件费上调 0.15 元 / 票,就增加了 6.11 亿元薪酬支出,2017 年的整体薪酬支出或将达到 10.45 亿元以上。
9 月时,这几家快递要求加盟的企业网点将派送费提高到 2 元 / 票,即现行派送费标准低于 2 元 / 票的派件网点,统一上调至 2 元 / 票,高于 2 元 / 票的网点,派送费标准暂时不变。涨幅在 10%-33% 不等。
另外,中国快递业的问题一直是物流成本高。中国物流保管费是发达国家的 2 倍,管理费用是发达国家的 3-4 倍,而从流通上看,多层批发和零售现象十分普遍,而每层加一个环节,就会加价5%-10%。
我们计算了几家快递公司从 2016 年上半年到 2017 年上半年的收支情况,平均到每一单快递,除了百世汇通亏损缩小,其他几家快递公司从每一单快递中赚到的利润都在减少,降幅最大的是韵达,每单利润从 1.12 元降至 0.6 元,降幅达到 46%,降幅最少的申通,也从 0.69 元降到了 0.66 元。
根据目前已知的上涨数据,派单费涨了 0.15 元,纸箱每个涨了 0.5 元,一共涨了 0.65 元。
从 6 家快递公司的 2015 年至 2017 年上半年每单运费利润变化来看,除去顺丰以外,0.65 元相当于抵消了“四通一达” 2017 年上半年的利润。而这还不包括租金和运输上涨的成本。
因为客户不在自己手上,四通一达要涨价太难了
为什么顺丰和其他家快递价格会有这么大的差异?
顺丰采用自营模式,价格容易统一,而“四通一达”为加盟模式,除了局部地区会统筹价格,其实大部分由加盟商安排,所以价格并不统一。
“四通一达”通过加盟方式和打低价格的策略来打开快递市场。目前,顺丰在全国的终端网点也比另外 5 家要少很多。根据公开数据,目前顺丰的终端网点有 1.3 万个、韵达 2 万个、中通 2.6 万个、圆通 3.8 万个、申通 2 万个、百世汇通则有 2.1 万个。
这也是为什么网购时,大部分快递来自这五家。因为它价格低、遍布网点多,能够送到更偏远的地区,所以是电商最优先的选择。
顺丰和“四通一达”,就像淘宝和京东的收入模式一样。圆通、中通、韵达快递业务量要比顺丰多,但在营收总额上,顺丰却比圆通、中通、韵达要高出几倍。
顺丰在 2015 年 2 月时上调过价格,按照按照距离和地域的综合因素定价总体微涨 2% 左右。当时,“四通一达”并没有跟进涨价。
因为“四通一达”的加盟模式,派送费与加盟费、中转费、扫描费等费用,其实是由加盟商与快递公司协议决定的。而上涨任何一项费用,增加的其实是加盟商的成本,所以是否将这部分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最终由加盟商来决定。
快递行业在包装耗材、运输费用和人力成本逐年上涨,这并不是最近才发生的事,但快递公司主要是通过调整内部分配比例的方式来消化这种压力,以保证消费者看到的价格不上涨。
在当下这个阶段,这几家公司即使想涨价,也很难。
这些快递公司大部分依赖阿里巴巴的菜鸟。真正用户在手机上看到的,更多是支付宝、淘宝的应用。对于消费者来说,价格相当,选哪家其实都没有差别,平时你在支付宝上下单叫快递,菜鸟裹裹为你分派的快递公司取决于周围有哪个快递员抢单,消费者对快递公司品牌并没有辨识。
“双 11 ”和“双 12 ”马上就要来了,这是快递业务量增长率最快的时期。国家邮政局统计,2016 年第四季度的快递业务量约占全年的 33% 左右,如果一家快递公司在业务量增长最快的时期选择涨价,消费者只会选择别家不涨价的快递公司。
几家公司商量好了一起涨价的情况也发生过,去年,广东的圆通、中通、圆通等 5 家快递协同涨价,被广东省发改委判定是协同涨价垄断行为,罚款 65.45 万元。
罚款是小事,上市公司被省发改委定性垄断并罚款,说明监管不允许协同涨价发生。
这样,快递公司陷入了两难境地:想涨价,市场份额可能就会丢失,但是如果现在不涨价,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这对去年刚上市的这几家快递公司都不利。
今年 4 月宣布独立运营的京东物流最近则宣布,双 11 期间,京东物流补贴将从原先设定的 6 亿元提升到 21 亿,用于为京东平台商家和使用京东物流的第三方商家提供备货、仓储、配送等方面的折扣、满减优惠。
在一年电商最用力的促销季,起码消费者,应该是感受不到快递涨价了。
(以上内容首发于好奇心日报,作者:谢金萍)
青木君,一个资深的物流研究员
涨价的大逻辑我在之前的另外一篇回答里已经讲的比较清楚的,涨价是必然因素,只是双十一给了他们涨价的契机罢了,我看题主更想知道的是,快递行业的成本细分项,以及哪些项目上涨了,那我主要就这个回答一下吧,回答分两块:成本结构及变化和为什么选择在今年双十一涨价而不是去年或者明年(由于机密性原因,所有的数据都直接手打,不提供截图等,阅读会有部分障碍,还望见谅)
一、快递公司的成本结构及变化
一般的快递公司的成本结构有两种分法,第一种是根据业务流程来,门店成本(加盟制快递企业的门店和支线成本对总部来说几乎为 0),支线成本,外场成本,干线成本,职能成本,但这种分法并不能很好的反映快递企业资源的使用情况,比如外场成本上升了到底是哪一块上升了,外场有人员,物料,场地租金,水电等等,很难进行一个精确的把控。所以一般,都会采用第二个分法:资源类别来分,比如人力成本、物流成本、运输成本、场地成本、其他
比如韵达 2016 年年报里,营业(中转)成本分成了运输成本(30.6 亿,60.55%)、职工薪酬(4.3 亿,8.59%)、装卸扫描费(6.7 亿,11.22%)、折旧及摊销(2.0 亿,3.88%)、办公及租赁(2.3 亿,4.56%)、中转其他成本(1.1 亿,2.22%),其他的一些面单相关成本,韵达由于是加盟制快递,收派两端的成本是不核算的,但近两年是有部分直营,所以每年的成本结构之间不具备可比性
比如德邦在今年年初的招股说明书里公布自己的营业成本是:人工成本(62.7 亿,42.57%)、运费(57.3 亿,38.92%)、房租费(10.7 亿,7.28%)、折旧摊销(5.0 亿,3.42%)、其他(主要是一些物料成本)
在比如 FedEx 年报公布的成本结构是:薪酬福利(36.9%),采购运输(19.8%),租赁费(5.7%),折旧和摊销(5.2%),燃料(4.7%),维护和维修(4.2%),其他等,国外是把燃油费单独拎出来算,国内是一起放在运输成本里的。
因此,我们看到,快递行业成本的大头主要在人力成本、运输成本、场地成本、物料成本、折旧及摊销
1、人力成本:人力成本的上涨主要有两方面:①各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②因上市产生的合规性成本,比如德邦 2014-2016,劳务派遣员工占比由 23.89%降到 4.19%,间接导致人均薪水在 2016 年同比上涨 3.98%(来源德邦 2017 年 3 月招股说明书)
2、运输成本:运输成本的上升并不太明显,毕竟社会运力目前是过剩的,运输成本的上升主要来自于劳动力成本(司机)的上升、扩张业务时装载率的下降、营改增带来的影响(运输业务的进项成本取得较难,尤其是外包部分的)
3、场地成本:主要是一些租金的上涨,但由于场地是固定支出,随着业务量的上升,边际成本很小,其变化可以忽略不计,事实上场地成本的占比是一直在下降的
4、物料成本:这个是近期变化比较大的成本,过去一年里,纸箱的价格几乎上涨了 50%,近几个月以来,纸价持续上涨,以瓦楞纸为例,年初出厂价 2700-2800 元 / 吨,现在是 3800-4000 元 / 吨,导致了纸箱价格的飞涨,据说某家纸箱制造公司,三个月内七次涨价~纸价主要受环保关闭了一些中小造纸厂,同时国家限制了废纸进口,当然也不排除哄抬物价的情况。
5、折旧和摊销:这个基本没什么大的变化
二、为什么集中在 2017 年双十一涨价
1、上市因素:各大快递大佬在 2016 年集中上市,并承诺三年利润,根据过往的发展,2017 年承诺利润都基本是可以完成的,但再后面两年就比较高,2017 年双十一涨价只是在为未来的利润铺路,实际上在今年 6 月份,五位大哥就已经说要涨价了(顺丰就看看不说话,你们随便涨随便降)
2、市场因素:市场已经过了猛投资源圈地的阶段了,主要还是电商的发展没有前几年强劲了,前几年每年 11 月的快递量是次年每月的常态,所以快递公司愿意投入大量资源来满足双十一的快递需求,因为他明年还可以用;但今年不一样,今年首次出现了拐点,也就意味着我不能把 11 月的峰值当成以后每月的常态来对待,快递企业不愿意再专门为双十一投入建设资源;举个例子,我以前双十一要操作以往 3 倍的货量,我多买了一百台车来,然后我在明年还能用,因为明年每月的业务量都是今年 11 月的业务量;但现在呢,我多买一百台车投入进去后,第二个月,业务量下来了,我就亏了。这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早期快递产能不足以支撑业务,而目前快递产能已经有过剩的迹象。所以各大快递公司,就通过涨价来限制一部分量,让自己目前接近饱和的资源可以稍微超负荷运转,而不至于临时投入资源(临时找人、找车的成本是很高的)
综上所述,快递企业实际上已经结束了低价抢市场,野蛮掠夺的时代,开始朝着精细化运作和综合业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