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近几天,最开心的一件事就是我妹打电话给我,问我,还有一年她就要高考了,有点焦虑该怎么办?我很高兴,不是因为作为过来人能够传授给她经验,而是我最爱的人需要我。快要高考的妹妹其实是我表妹,我还有一个表哥,我们仨总是打闹在一起。
时常怀念我妹刚出生的时候,脑袋很大,跟身子不成正比,我总嘲笑她,她太小了也不懂反驳,只会跟着傻乐。那时我想,她要是一直长不大就好了。
我很小的时候,我哥学业忙,等我上了初中,忙的人变成了我,等我上了大学,我妹又上了初中,所以每次都有一个人以正当的理由告别一阵子。
上大学那会儿,有一次我给我妹发微信说“我新练了一首曲子,想不想听?”
她说“好啊!”
等我录好发给她,她并没有回复我。
那是第一次,我不想但不得不承认,随着我妹长大,她再也不是那个只跟我一人分享“幼儿园哪个小朋友欺负她了”,偷摸问我要零食吃的小朋友了,她越来越客气的语气就是最好的证明。就像我小的时候总会跟在我哥后面,心甘情愿地吃他剩下的很咸很咸的干脆面,而现在每次回家我哥盛情邀请我吃大餐,我却懒得出家门。
到今天,我可以替我妹出气,我哥可以把干脆面的第一口让给我吃,只是无论是我妹还是我都不再需要了,并不是我们仨不爱对方了,而是在每个人告别的那段时光里,我们都各自长大了,所谓亲人,大抵就是互相疏离。
02
周末看了《饮食男女》,很好的一部电影,光开头就看了10遍,绝对秒杀用章鱼型的红肠,加了工的老坛酸菜方便面还有取了好听名字的可乐加冰激凌敷衍观众的《深夜食堂》。但是我更喜欢李安镜头下,通过煮菜道出的人生家常。
《饮食男女》通过五顿饭讲述一个家庭的生活和离合。
第一顿饭,老二家倩宣布买了新房要搬出去住。
第二顿饭,老三家宁宣布怀孕了,当晚被男朋友接走。
第三顿饭,老大家珍宣布结婚了,当晚被丈夫接走。
第四顿饭,父亲宣布跟锦荣交往,要把房子卖了搬走。
第五顿饭,父亲跟老二吃饭,恢复了味觉。
有意思吧,每个人都想尽办法逃离这个家,可奇怪,看到底,我并不悲伤。
像我,像很多人都会遇见这样的情况,亲朋好友在饭桌上会突然举杯,说:来,我宣布件事……
大概食物是一把钥匙,可以一连串解锁出很多情愫。就像老二从故事刚开始的时候就张罗着要走,她总觉得父亲看不惯她,挑她刺儿,但是最后留在父亲身边的是她。就像老大总说,父亲最后还是会跟自己生活,那不也还是遇到了爱的人就立刻离开了这个家。就像三姐妹都以为父亲这辈子除了母亲不会再爱上别人……
电影中,我最喜欢朱爸说的一句话:我这一辈子怎么做,也不能像做菜一样,把所有的材料都集中起来了才下锅。
这才是生活,没有办法先准备好悲伤,再来等最爱的人告别,因为离别没有办法预见。
离别总是跟成长挂钩,如果人们对现实满意也不会轻易尝试离别,所以我说离别未必是坏事。而家是让你恣意又放肆说离别的地方,因为亲人就是即使不会一生得到,但起码不会失去一生。所谓亲人,大抵就是互相说离别。
03
电影中,父亲和老二最看不顺眼,老二喜欢做菜,父亲却执意把她赶出厨房,让她从事其他职业。其实父亲和老二才是最懂彼此的人,所以电影最后,味觉失灵的父亲能从老二做的汤中尝出味道,老二能陪着父亲经历老友的去世,替父亲守住这个家。
因为我最了解你,所以我能轻易触碰到你心里的刺。
别人放千军万马我都能闯过去,可是你动动嘴我就崩溃不已。
这才是家,最坚强,也最脆弱。
老大得知老二要搬出去住,当着老二的面说:“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心里不平衡,我知道应该为她高兴才对。”
看到这,我觉得无比诧异又无比真实,老大说出了很多人想说但是不敢说的话,其实一家人住在一个屋檐下,照样可以各过各的日子,可是从心里产生的那种顾忌,才是一家之所以为家的意义。
家,不是完美的代名词,不是所有顾忌、猜疑到了家这里都会被感化,我们与亲人依旧会争吵、依旧有纷争,但是有了这些,家才能称之为家。
我原来觉得亲人之间就应该足够友爱到没有隔阂,家就应该完美到没有一丝裂痕,后来我觉得“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句话必然有存在的意义。所谓亲人,大抵就是心存顾忌。
我记得小时候,我妈有一次批评我:写单词故意把字母写的很大,偷懒只写三行。当时,我并没有和她争辩,老师并不是要求行数,而是要求遍数,我是按照作业要求写的。我很想有那么一天把这24年的误会都抛出来,理理清楚,可是在做这件事之前,我并没有停止过爱她。
后来,我想通了,所谓亲人,就算会疏离,就算要别离,就算有顾忌,也阻止不了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