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翻篇】
刚刚发现,这一年来存放于备忘录的记录又被清空。或许,是到了告别一些过往的时候了。虽然有一点遗憾。或许,有些记忆,注定要离去,才能有空间摆放新的岁月。
近几年,对几次无意间的清理有不舍。
一次是13年去枫叶之国的记录。那时还没有微信,qq空间只是上传了部分。
每天的碎碎念便存于手机,后来手机出现故障,拿去修理的时候却没有及时保存。
当记录被清空,似乎记忆也被清空,仅存一些碎片,好像那个地方没有去过。
一次是一年前,关于教学工作的一些记录。因为面对新来的孩子,有一些新的想法,很认真地记录下来。
也是没有很好地收藏,导致最后又丢失了。当时觉得很是遗憾,因为一些细节一旦丢失,仿佛和孩子们的某些记忆也回到了真空。似乎从未发生。
更远的一次是记录儿子小时候的点滴,上传到某网站,可惜那个网站没有好好经营,最后无法打开。再翻找之前的记忆,似乎已经不知如何描述。
文字的记录丢了,感觉丢了一段岁月。当然,也可以用“经历过,它就在”来安慰自己。
前几天回看去年制作的美篇青甘行,在文字和图片中将青甘线重新走了一遍,顺带一连串暖暖的回忆。
边看边感谢自己当初心血来潮的记录,有了这些文字和图片,生活似乎有了来路和支撑。
所以,像这种健忘体质的人,在想要记录的时候就去记录,千万珍惜及时记录的机缘。
如果很不巧地碰上文字丢失,对某些场景可以适当回味和追寻。对某些过往,也可以视作一种老天安排的翻篇的方式。
【文字@缘分】
看自己之前的文字,会有“哎哟不错哦”的感觉。因为换成现在,是无论如何写不出来的了。
对自己的文字表达并没有太多的自信,只是在能够识别的文字和思想体系中,自认为尚能一读,只是尚能一读而已。
面对那些才华横溢,文字自带光芒的写手,我等只能望其兴叹。
对文字的识别和爱好,就像穿衣。
能看出此文字属于路边摊,路桥货,淘宝款还是个性牌,奢侈品或定制款。
从来都不排斥所谓的草根场所或是低端品牌,或者压根没牌。相反,长年浸淫于此,自成一套大浪淘金的眼神,反而练就某种没来由的自信。
对于个性潮牌中的森女系,日系小清新,因为贴合自身的特质,所以一直以来都pick。
至于用来唬人的奢侈品,或讲究情怀的装x款。不是不爱,是口袋没米,不允许自己去含情脉脉。
当然了,不接触久了,以为自己就不需要了。现在明白,其实一旦有机会打破固化的阶层,能在某个场景里人五人六,再赠送一打附庸风雅的腔调,兼或看上去有种禁欲系的仙气飘飘,有谁能拒绝这种高x格的完美人设?
一直以来,对追求物质和权力的人有种莫名的误会,现在想来,实在幼稚。真实地表白,坦然地追求,好过一旁的指指点点自命清高却又羡慕嫉妒。
所以,不管哪种活法,真实地面对自己才是第一位的。同样,文字的高下与否,最基本的判断也在于是否真实地反映内心。
只是很多时候,要么不清楚真实是什么,要么以为自己是真实的。
很多鸡汤类,被诸如中年大叔大妈疯转的文字,是我眼中的路边摊和淘宝大众款。
升级版的鸡汤文,会有一点文采,遣词造句似乎像那么回事。
这样的写手写出来的文字让人觉得忒眼熟,就像听到一首新歌,明明是新歌,可总觉得里面有好几首你以前听过的歌。
乍听之下还觉得不错,再听就真觉得浪费时间了,听完还愤愤不平,为什么仿版还仿得这么理直气壮?
好吧,其实是市场需要,因为大众需求的体量实在太大。
其实想说的是,模仿不可怕,谁不是从模仿起步的呢?可怕的是永远模仿,永远自嗨。这样就不好了。
当然,也有可能以为自己超越了,不知道自己是在模仿。好吧。
文字的奢侈品或者定制款,和衣服一样,都是小众产品:一种是专业类文字,一种是只有相互对味的才懂。
第二种涉及到作者和读者相互间的经历,年龄,思维方式,气质类型,心理模式,宗教认同,文字表达的样式,以及三观是否合拍等。
所以,才会有各自喜欢的作家。
我想,需要开脑洞的必须是定制款,别人觉得费劲,可是真爱粉们觉得真tm有劲。
本人的文字基本停留在小清新款,偶尔涉及定制款。喜欢的作家很少,因为很少阅读。即便阅读,也是这两类。
说到底,文字遇见谁,被谁爱,也是缘分。
不管怎样的文字,真实,朴素,打动人心是第一位的,比如余秀华的诗和范雨素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