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什么。这个问题非常宏大,很难去描绘和概述。我想每一个人心中也都有定义文学的一道标杆。在我的认识里,文学在很大程度上与言语相联系,文学需要通过文学作品去阐述和展现,而文学作品又是由各异的言语构成,没有言语就没有文学。当然这也只是我粗浅的看法而已。对于这本书,我看了之后也是一知半解的,其中很多内容都难以理解,但是其中不乏一些我所喜欢的内容,所以我在这里做一个整理。
很喜欢《毛诗大序》对“诗言志”的解释。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上学期的通核课上就曾品读过,如今再念一次,仍觉得很有意思。
很喜欢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不知为何,总觉得这句话很大气。
很喜欢孔子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和庄子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
也很喜欢里面的分析和评述。
《文学》里说,“语言的丰富词汇及其所带有的明晰的含义,以及严密的语法,这些都使文学比其他艺术更易于细致入微的描写和表现广阔的社会现实生活和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在文学作品中,语言既可以描摹外部世界,又可以描摹人的内心世界,这就是所谓的心理描写,甚至,有时可以直接使用心理道白,这对于细致地描写人的内心世界是极为方便的。”“语言媒介为文学所带来的又一特点是艺术形象的非直观性。”
我觉得这些说的都很正确,不过我认为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每个个体不同的想象力和感性的不同才造就了文学这种独特性。因为看法不同,所以人们对同样的描述就会产生不同的理解。
比如“悲伤”一词。
有人看到这个词,脑海里会浮现深秋傍晚之际,一个男人蓬头垢面,衣衫不整,毫无生气地走在街头,宛如行尸走肉。他不知道目的地在哪,他唯一的本能就只剩下行走。
又或者是一个面色煞白,身体羸弱的妇女抱着早已死去的孩子,跪倒在街边,在雷声大作,瓢泼大雨的夜晚声嘶力竭的呐喊、控诉老天的不公。
亦或是垂垂老矣的老妪,坐在摇椅上眺望着远方,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许久,她闭上双目,两行浊泪顺着如树皮般褶皱的脸上留下。
所以我想,文学因为其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给读者以留白,而读者也凭借各自的感性的理解文学,从而大大丰富了文学作品的价值和底蕴。这是一次双向的选择。
书中同样提到了翻译与文学的联系。书中认为翻译的作品因为作者风格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充分利用语言自身的美的因素,如语音和修辞,来创作华美作品的,如花间派;二是超越语言进入更高的艺术境界,以作家的精神要素为保障的,如陶渊明,简单来说,此类作品更注重内容的把握;三是致力于寻求上面两者的统一的,如杜甫。
所谓翻译,就是讲一个语言体系中的内容,转移到另一个语言体系中。在这种转换中,能在很大程度上保持内容不失真作品当属二、三类。而第一类作品因为语言媒介内在的体系不同,转换之后,难免会缺少一些遣词和节奏上的韵味
除此之外,我也很欣赏黑格尔对于社会与文学矛盾的批判。
“我们现时代的一般情况是不利于艺术的。至于实践艺术家的本身,不仅由于感染了他周围盛行的思考风气,就是爱对艺术进行思考判断的那种普遍的习惯,而被引入歧途,自己也把更多的抽象思维放入作品,而且当代整个精神文化的性质使得他既处在这样偏重理智的世界和生活情境里,就无法通过意志和决心把自己解脱出来,或是借助于特殊的教育,或是脱离日常生活情景,去获得另一种生活情景,一种可以弥补损失的孤独。”
黑格尔在这里抨击的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不过我觉得,这在中国也同样适用。以电影为例,目前中国的电影界被各种各样的商业片充斥、霸占。
社会有些浮躁。似乎每一个人评价电影的好坏在于其票房高低。
但是有些电影,它不一定讨喜,甚至会让人难受,让人本能地排斥,因为它非常尖锐地戳中人们内心的阴暗面。试问,中国已经有多久没有出过《釜山行》、《熔炉》、《额的个神呀》、《三傻》一类的揭露社会或自私、或残暴、或腐朽的一面的电影了?
当文学向地位和名誉摇尾乞怜的时候,它就已经失去了以往拥有的崇高而又神圣的地位,成为了资本的奴隶。这是一部分文学的悲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大学生励志墙。关注即可免费领取四六级资料、考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