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2020年高考还有40多天的一天中午,我接到一个高三学生家长的补课请求,补高考数学,说孩子基础很差,经朋友推荐找到了我,最后,这位父亲非常客气地和我约定了第一次上课的时间。当天下午,父亲加了我的微信,并把我的微信推荐给在学校留校的儿子,我也通过了。
第二天早上起床,看到早上6点40分,昨天才加的那位未曾谋面的学生发过来一张照片,是一张数学试卷的三道数学题,下面留言:
“?”
“老师”
“第13题”
早上起床后的忙碌,送完孩子去幼儿园,回到家中,立刻把手机调成飞行模式,开始准备当天晚上线上直播课的课件和逐字稿,上午10点左右休息的时候,微信中看到一条昨天那位父亲的留言:
“老师,孩子发微信你都不回的吗?”
我想起起床时看到的那道题还没有回复呢,赶紧跑到书桌前,拿出一张A4纸,先写这道题涉及的知识点,题型规律,在针对那道题目的条件,对题目进行详细地步骤书写,最后一步是一个长串数字的计算,我在A4纸的背面,打了一下草稿,然后把最后的结果写在解题步骤的最后一行。赶紧拿出手机,拍照,发给了学生。
转身又再次打开飞行模式,开启备课模式。
时间推移到中午,终于把课件准备好了,再次打开手机,首先跳出来的信息是那位儿子的,先是有一张印有那道题正确答案的照片,后面接了一句话:
“答案错了!”
紧接着,那位父亲的微信信息也进来了:
“怎么回事啊,数学老师做错了题,怎么搞得?”
我赶紧跑去看自己的做题过程,原来最后一步,我从背面算好之后,写到最后一行答案处时,把分子的21写成了11。我条件反射似的把草稿纸上的演算和答题过程拍照发给那位父亲,告诉他说:最后一步写快了,手误。
这位父亲秒回了一句:“跟孩子说。”
此时的我彻底地从备课的投入频道中惊醒过来了:一个从没见过面的学生问我问题,而且一点请教问题的礼节也没有,我没有义务答疑啊?我最后写答案一个手误,而之前用手写了那么工整的知识点讲解和解题步骤你也不仔细看,反过来跟我说答案错了,还立马把这个事反馈给他爸爸,是想证明什么吗?这位父亲的质问更是咄咄逼人,我为什么要解释这么多呢?我的教学水平需要向他们证明吗?
越琢磨越觉得整个过程中这俩父子那种骨子里对人的不尊重,然后我毅然地回了一段话:作为还没见面的学生,我并没有义务帮你的孩子解答任何问题;我没有和你们形成教学和服务关系之前,也没有义务必须回复你们的信息;作为一个教了15年高考数学全靠口碑招生的课外辅导老师,我不需要向你证明我的教学水平;作为一个请教问题的学生,没有礼貌不说,全然不看老师给他辛辛苦苦写的解题过程,拿着答案对照后就说答案错了,这种学生和这种家长,我可以选择不上课,这周周末你们不用来了,我不会给你们上课了。
发完这段话,我就把父子俩直接拉黑。后来那位父亲打电话又是道歉又是求情,说孩子性格一直都这样,说自己当时在喝酒,发信息不注意态度,希望我能给他孩子补课。
我态度坚决地说:你孩子马上十八岁了,在他给我交流的过程,让我感受不到一个即将成年的学生别说对老师了,哪怕是对人起码的尊重,而你,也没好到哪去,你们不用来找我了,给我再多的钱我也不上这个课,也不要给我打电话了,我的时间很贵,而你们不配。
这是我做课外辅导十多年以来,对学生家长说话最不留情面的一次,我事后也很纳闷,平时特别好说话的一个人,为什么会突然如此决绝地说话。
直到最近我看到一本书《美德反思》中关于“尊重”的章节,我才明白原因。《美德反思》人类学家琼·哈利法克斯对利他主义、共情、正直、尊重、投入这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最重要的五种品质做了详细地阐述,有概念、有理论,有应用,告诉我们如何拥有这些品质,他们有哪些优点,正如作者的身份,一位禅修者,也是一位临终关怀领域的助人工作者,看这本书,顺着五种美德一步步走下去,最终会走到“慈悲”。
尊重他人意味着承认他们的价值和分量。我们可以尊重我们的对手,也希望我们能够尊重我们的熟人。我们可能非常不赞同他们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我们可能也不完全了解他们——但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把他们当作一个人去理解。
原来那对父子的言行中,表现出来的那种“不尊重”,是不承认我的价值和分量。
未曾谋面,发题过来,而且态度上极其“理所当然”,姑且不说承认我老师的这一身份的分量和价值,这基本上属于“目中无人”只有自己的心理状态;
忘了回信息,父亲就发信息过来质问;
当我发题目讲解过去,不去看讲解过程,直接用正确答案来质疑;
父亲得到消息后也一起来质疑,这对父子真是亲父子,这种流淌在血液中的“不承认对方的价值和分量”竟然惊人的相似;
原以为父亲会通情理一些,告诉他“笔误”,竟然趾高气昂地回了一句:你跟他说。
原来那天这对刚加了微信的父子,发信息的每一个来回都流露着对人的不尊重,而我从备课状态中恢复之后,自我意识苏醒之后,捕捉到了他们这种深埋于无意识状态下的“信念”,于是决然与他们斩断了一切瓜葛。
把对方当一个人来理解,承认他存在的价值、言行和想法的价值和分量。原来这就是尊重的概念。
尊重他人,需要用眼去看,用耳去听,用心去理解,真正把对方当作一个独立的灵魂去理解他的所作所为背后的所思所想。
我们从小被教育尊老爱幼,尊师重道,可是如何“尊”呢?
书中提到了一种修习“尊重”这一品质的方法,叫“言语的五位守门人”。
一个强有力的素质是正语(Right Speech),这是一项佛教修行,是实现联结和关爱的基础之一。当美国的禅宗师父开始深入探究语言在我们所处的社会体系中的作用时,我们意识到,在家庭结构、工作场所和我们的宗教团体中,不尊重和贬低是多么常见。我们开始使用“言语的五位守门人”作为正确沟通的工具,这些把关提问都源于佛教的教义。修习它,就意味着我们在开口之前要考虑:
这是真的吗?
这是善的吗?
这是有益的吗?
这有必要吗?
时机合适吗?
这五个问题,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指导,修炼尊重他人这一美德,从开口之前深入探究这五个问题开始。
比如有一天,我在一个微信群里看到一场小型的冲突,冲突的起因源自这个微信群要组织一个大型的线下活动,群主希望群里成员推荐活动的分享嘉宾。
有一个成员响应群主推荐号召,第二天早上,发了一段长篇的内容,外加一个公众号链接,另一个成员看到后,在下面说了一句:发广告,是不是想被移出群聊。
有人看不下去了,就用@他并问了一句:这是广告吗?您怎么看出来的?
于是后来大家就那一长篇内容是广告,还是延续前一天的推荐主题展开了一番激烈的讨论。
后来当事人出来发红包道歉,说明他发的信息中后面有#推荐语#的分隔符,并非广告,这件事才算平息。
如果开口之前,第一个成员问一句:这是真的吗?也许就会更加仔细的去看长篇内容,也许就不会得出“发广告”的结论了;
如果他再问一句:这是有益的吗?也许他就会发现“移出群聊”这种决定并非由他来决定的,也就是他说这种话其实用处不大。
如果追问“这是广告吗?”的成员,能在开口前考虑一下:这是善的吗?也许就会调整自己的反馈。
总之,如果我们能用这“言语的五位守门人”,在开口前问问自己,我们的语言中将会减少很多对他人的不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