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的时候连创始人李洪毅也没有想到,“三个爸爸”可以创下物联网众筹界的第一个千万众筹记录,而且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文章来源:V信工众号:创艺人 更多艺人、名人文章,请关注工众号:创艺人)
其实“三个爸爸”这个品牌听上去像是马化腾、王健林和刘强东合伙建立的,但实际上并不是。“三个爸爸”在2014年4月底成立,是一所比较小的公司,不过却选择了一个相对比较重的产品——空气净化器。
一台净化器成本至少要一千多块钱,在当时只靠自有的资金自然是要黄的,于是李洪毅选择了融资,找到了高榕资本的张震。
你看,借高利贷和融资本质上都是要别人给你钱。但前者会让你死,后者让你活,这可能算是知识改变命运的案例了。
商议过程没什么起伏,李洪毅方为孩子造空气净化器的出发点让刚把孩子妻子送到三亚去躲雾霾的张震虎躯一震。
就这样,大概半个小时的时间双方就愉快的敲定了第一笔A轮的融资,融了一千万。
虽然得到了融资,但事实上事情也并没有想象中的简单。空气净化器真正被制造出来是在9月份,那时候京东金融集团也才刚刚成立。当“三个爸爸”找到京东,表示准备按照京东这种产销,直供的模式时,京东认为现在净化器品牌太多,现在加入效果还不如在京东上做众筹。
那时众筹才刚上线不久,并没有什么成功案例,而且截至到那时为止中国互联网众筹最多也只是四百多万。
除了与分众签订的在分众楼梯广告里净化品牌只能有“三个爸爸”的战略协议外,李洪毅和团队还亲力亲为的去动员更多像自己一样的创业者,一起去冲击破千万的记录。
李洪毅自己也概括了自己和团队在这1个月里为1千万所做的工作。
首先是客户定位。基本上所有创业的人都会想着要拿到一个无限大的市场,但实际上这是不太可能实现的。每个产品都有特定的目标人群,然后根据人群的特征去做更多的优化或推广,让所有人都满意并不现实。
李洪毅团队也一样。一开始打算是给孩子造净化器,然后经过多方的调研,以及对买家的数据分析,发现大部分人买净化器都是为了家里的孩子。这与李洪毅开始的想法一致,于是就将产品定位在儿童市场,此后包括公司名称、品牌等都是围绕着这个定位来做。
然后是用产品让用户尖叫。就像小米的倪正东所说的要“找痛点”一样,李洪毅和团队也一直贯彻着这个想法。在做产品之前他们就一直在做各种调研,最后回收大概700多份调查问卷。
然后经过没日没夜的分析,最终分析出了用户在使用净化器过程中的12个痛点。这在很大程度上为产品的制造提供了更多的参考。
而在为产品找投资者、供应商的时候,除了产品的出发点以及本身的硬件之外,产品来源的故事以及情怀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李洪毅用“为孩子造净化器”这个故事打动了投资者,打动了生产商,当然,最终这个故事也会架起用户和产品间的桥梁,让他们觉得这不仅仅是一个机器,而是一个有温度的产品。
其次是粉丝。包括一开始调研的700多个用户,李洪毅团队也为其分了很多的群,每个群里都有创始人。这让他们随时都可以收到来自用户的反馈,对产品功能的改进和优化以及设计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的就是病毒营销了。三个爸爸这个品牌名字本身就有病毒营销的基因,因为基本上所有人听到“三个爸爸”的时候都会问,是哪三个爸爸。这会让人产生探索的欲望。
再者是蹭各种热点的来增加传播性。像在众筹期间出现的王菲、谢霆锋事件。而想到窦靖童有“三个爸爸”,李洪毅立刻就在分众所有框架广告上放了这么一句话:爸爸妈妈,我要三个爸爸。
除了娱乐方向,还有在公益事业方面的参与。包括和睦家医院,科研所儿童医院等,都有“三个爸爸”免费送的净化器。虽然免费送看着不太划算,但实际上这种毫无感觉的植入广告还是非常有效的。
“三个爸爸”从零到一的过程,为众多创业者开通了一条路。
①精确定位
你得知道自己产品的目标群体是哪个,有什么特征,有什么需求,与其他群体的区别在哪。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可能有无限大的市场,但并没有无限多的资本。
②执行力
你可以有前无古人的想法,但必须同时兼备后无来者的坚持和执行力才能把这个想法变成现实。这也是为什么创业的人那么多,成功的人那么少的原因之一。
③找痛点
如今人们的选择变得越来越多,如果无法让自己的产品和其他产品区别开,那就无法打开自己的市场。
④粉丝
虽说无法完全按照用户的想法去做产品,但用户的意见依然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毕竟产品都是为用户服务的。
⑤情怀
除了硬件,其实产品中的温度可以更快的在人们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像“有家有爱有欧派”,将家具和家的概念联系起来,可以引起更加深刻的联想效应。
如果各位还想了解更多的资讯,可以关注咱创艺人公众号。有什么想咨询的都可以在后台给咱留言,咱也会去根据大家的留言提供更多信息的。希望各位都可以在自己选择的路上越走越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