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如何学习读后感4
本周读完了如何学习这本书的第四部分和尾声。
第9章 不加思考地习得:把握感知的力量
好眼力:棒球手,象棋大师,他们的眼睛及大脑的视觉系统会在“看”的一瞬间,从一幅宽广而复杂的视觉织锦中,以极快的速度抽取出最有意义的一组信息。培养了自己的“脑红外线镜头”
大脑不仅能学会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来感知它接受到的信息有细微差别,更能通过感知那些细微差别来学会分辨其不同。
知觉学习: 知觉学习并不是任信息自动注入的被动过程, 而是有意吸纳信息的主动过程, 因为感官是在主动地探索、 寻找它需要的知觉。我们不仅是在看, 更是在读取; 我们不仅是在听, 更是在听取。 知觉学习还是一种自主行为, 不需要任何外部力量的介入, 因为大脑能自行修正知觉中的误差。 这种学习以提取真信息并排除仿真信息为目标导向, 而感知周围形形色色的不同构成与特征, 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
知觉学习是主动式学习。 感知系统在运作过程中会自动搜寻最为关键的信息并将其打上标记, 同时自动过滤掉其余信息。
通过飞行模拟训练说明了“知觉学习模块”训练方法的有效。
知觉学习模块的目的在于提高判断的准确度和速度, 也就是提高感知能力, 让你只须扫上一眼就“知道”自己看到了什么, 连解释都不需要, 至少不是当下需要
实际上, 知觉学习模块的作用就是在能够发挥作用的地方培养直觉判断能力。
运用知觉学习模块时节奏必须要快, 要让视觉等知觉系统快速运行, 让认知系统、思考系统同样都快速运作起来。 交替学习与知觉学习两者可以互为补充, 相辅相成。
根据你想要攻克的目标搜集相关材料, 设计学习模块, 快速培养出自己需要的感知直觉。 请记住, 所有的知觉都能越磨越亮, 不要只局限于视觉的感知。
第10章 打个盹儿,就能赢:让睡眠来巩固你的学习成果
睡眠中大脑会做一些醒着的时候不会去做的联结。
学习的奥秘
若按照睡眠阶段来划分, 夜班模式具体应该是这样的。
第1阶段: 这是一个起头阶段。 如果人真要睡觉的话, 你不可能打断这一阶段的轻度睡眠。 它对巩固记忆的作用很难分离出来, 虽然在这一阶段里也常常会有类似于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的模式出现。
快速眼动睡眠阶段: 这一阶段, 大脑的神经元燃烧着熊熊炽焰, 忙着进行模式识别, 以帮助我们感知在白天的思维中显现不出来的各种关系, 比如彩蛋实验, 以及创造性难题的解决。 它还很可能是所有睡眠阶段中最有助于渗滤效应的阶段。 当然, 在睡眠中的非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内, 渗滤也会起作用, 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还有助于诠释带有感情色彩的记忆内容。 当初主导彩蛋实验的马修·沃克现在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脑科学家, 他对我说: “我们相信, 正是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内, 大脑会把情绪激动时形成的记忆中那层内心感受给剥掉, 只保留其中的主体信息和具体细节, 即在何时何处发生过什么。 ”比如, 你还记得你上次打开几何考卷时抓狂的感受吗? 你最好能“剥掉”那种感觉, 至少要能减轻一些, 这样你才能回忆起那道让你抓狂的难题具体是什么。 沃克因此把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形容为“夜间心理治疗期”。
第2阶段: 这是运动记忆的专场。 在一系列鲜为人知的实验中, 卡莱尔·史密斯让人接受过一种被他称之为“转向”的训练。 这是一种手眼配合的动作, 参与者须用非惯用手, 借助操纵杆来跟踪电脑屏幕上的一个光点。 这个动作并不难, 参与者一般都进步得相当快, 但是如果他们在睡眠的第2阶段被叫醒, 就没那么快了。 “第2阶段看来是对运动学习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史密斯跟我说, “如果我们打断了参与者第2阶段的睡眠, 则无法看到应有的进步程度; 我们还相信, 所有不同类型的运动学习都应同此理,无论是音乐学习还是体育学习, 也许还包括机械操作技能的学习。 ”
第3和第4阶段: 这两个阶段在研究中常常被当作慢波阶段或深度睡眠阶段而合并到一起, 是延长记忆的关键阶段。 如果让人缺少这一阶段的深度睡眠, 不但不利于美容,而且还会削弱睡眠对记忆的辅助效果, 尤其是对刚刚新学的数据、 信息、 词汇、 姓名、日期、 公式等的记忆。 “我们有大量证据说明, 慢波阶段对巩固陈述性记忆十分重要,而且这样的辅助功效是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所达不到的。 ”为了让这些睡眠阶段显得更为直观, 我们再来看看图10—3这张睡眠结构简图。
How we learn?
“如果你是为了准备明天的表演, 比如说音乐独奏会, 那么这幅图就在告诉你,不妨晚点睡, 但不要起太早, ”史密斯对我说, “可有些教练偏要让他们的运动员或者表演者早晨5点就必须起床, 这简直是瞎胡闹。 ”
针对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的睡眠也是同样道理。 最长的一段是清晨醒来之前介于第1阶段和第2阶段之间的一整块, 如果你要应付一次数学或化学考试, 以及任何考验你针对不同模式及规律的判断能力的考试,那么最好晚一点睡, 而且如果可能的话,早晨睡个懒觉。 让公鸡把嗓子叫哑好了, 不必理它。
我们再来看看深度睡眠这一段, 即睡眠结构简图前半部分的几个深槽。 如果你是要应付需要发挥记忆能力的考试, 比如默写新学的单词或是填写化学元素周期表, 那就要靠这一部分的缓慢脑波形了。 要计划好你的学习步调, 确保自己能在常规就寝时间上床睡觉, 充分满足这段深度睡眠所需要的时间, 然后早早起床, 在天亮之前赶紧再复习一遍功课。
人在一小时到一个半小时的打盹儿过程中也常常会有慢波深度睡眠期以及快速眼动睡眠阶段。 在一些实验中我们发现, 白天睡上一小时到一个半小时所得到的学习辅助效果,跟一整晚8小时的通宵睡眠几乎不相上下。
因为睡眠也同样具有价值,准确地说, 是具有梳理、 筛选、 整合我们正在学习的功课或者动作的作用。 这就叫做阴阳互补。清醒的时候学习效果自是最佳, 等收效越来越低时就应赶紧去睡觉, 再拖下去就是浪费时间了。而接下来的工作, 睡眠会帮你继续完成。
最新研究表明, 在失去意识的停机状态中, 大脑实际上是在澄清记忆、 深化技能——睡眠是完成这两项任务必不可少的步骤。 换句话说, 从本质上讲, 睡觉就是学习。
尾声:终身学习用好大脑
大脑也须以食为天——获取各种信息、策略、 生存智慧, 以攻破其他物种的防御而求得自己的生存。 我们的大脑就是这样学得了该如何学习, 而敏于学习恰是我们能成为人类的根源所在。
迷路、 困惑或迷失方向会令人感到痛苦, 为了能解除这一痛苦, 大脑会进入高速运转状态, 试图找到甚至创造出某种意义、规律、 模式, 以求摆脱迷失的困境——找到那走回露宿之地的路。
“我们需要有某种结构体系, 让事情能显得合乎情理。 如果事情不合情理, 我们就会千方百计想要摆脱那种不合情理的感觉, 因此这时思维会十分活跃, ”
放宽了对自己的要求, 给了自己更多的自由空间。 我不再刻意遵守任何我所知道的好的学习习惯, 学校的任何角落里都有可能看到我的身影, 结果反而使我对需要掌握的学科越来越驾轻就熟, 比我遵照所谓“好的”学习习惯的效果要好多了。 我的成绩比高中时有所提高, 尽管功课内容艰深了很多。 从某个角度来说, 从大学时代起, 我就在不断尝试不同的做法了。
学习科学所得出的科研成果证明, 我那种零星散乱的学习习惯反而是一种好的战术, 一种有意思的游戏。 这些成果不仅让人耳目一新, 更是富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你今天、 现在就能用得上。 而且, 这些新方法最妙的地方在于, 你完全不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不必付出更多的努力,也不必浪费更多的钱财在任何特别辅导班、 辅导老师或者预科学校上。
学习本就应该是在不断的分心中进行的活动, 不仅在学习过程中你的心神会不断跳跃, 而且你学习的内容也应该多样化, 这样你才能获得把新旧内容混合到一起学习的超值效果。
这些都是编织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个针脚, 是生活本身的体现, 而并非生活轨道上的一次次偏离。 我们的学习或者训练应该围绕这一切展开, 而非反其道而行之。
学习,归根到底就是你做的每一件事情。和或者当下有异曲同工之妙。
很棒的一本书,读完很开心。也准备应用在自己和儿子的学习上。感恩易效能的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