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五:经历过程 自主建构
课例:《长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和什么有关?
出示图示:宽不变,长变,面积如何变化?
长不变,宽变,面积如何变化?
长和宽都变,面积如何变?
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的面积都和它的长×宽
你可以得到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吗?为什么是长×宽?
策略六:训练语言,促进交流
学习数学也就是数学语言不断内化、不断形成的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能听懂别人的语言——浅层次
能用一种方式方法讲出来并听懂——较高层次
能用多种方法方法讲解并听懂——最高层次
数学语言分类: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
用数学语言有条理的叙述操作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表达的过程用语言有机的结合起来。
沟通生活语言和数学语言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数学语言的积累。
给学生提供更多说数学和读数学的机会。
策略七:先学后教,少教多学
先学:在课堂上让学生围绕课程目标自主学习。
先学特征:超前性
(学生学在前,老师教在后,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学,学生会的、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集中力量讲学生不会的、易错、易混淆的)
参与性、发展性
预习的五点
教师在“后教”时做到以下几点:
策略八:教不越位 学要到位
到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把注意力从关注自己讲的如何转移到关注学生学的如何,才是教学的本质。
第五讲
策略九 渗透思想 增加深度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教学的灵魂精髓,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
数学思想第一阶段:潜意识阶段——明朗化阶段——深刻化阶段
策略十:问题引领 增加温度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培养学生敢问问题
学生不敢问问题:怕暴露自己的不足、怕挨批评、怕同学笑话
营造民主、自由的学习空间,多给学生一些关爱、宽容
2、培养学生会提问题
3、培养学生善问问题
4、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鼓励学生自己去想
第六讲
策略十一:植入文化 增加深度
在教学中如何植入数学文化
1、介绍数学发展的历史
2、渗透数学之美,使数学文化直接的感染学生
3、体现数学知识本身的理性精髓和方法魅力
4、让数学故事走进课堂,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数学的价值
策略十二 局部美容 增加亮度
1、备课时精心设计某一环节——预设亮点
(1)导入环节出亮点。常用的导入有:开门见山、温故知新、问题引领、组织活动、故事激趣、类比联想、制造冲突、问题竞赛、现场取材
课例《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故事导入
(2)改变教材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
课例《三角形三边关系》
学生围三角形,记录结果(分为可以拼成三角形和不能围城三角形)
重点分析:三边长3、5、8
观察要什么情况下三边可以围城三角形?
为什么要“任意”
(3)文化渗透出亮点
课例《圆的周长》
首先在圆内做正六边形,观察正六边形周长和圆半径的关系,圆周长与正六边形周长的关系;
再在圆内做正十二边形,两者周长的关系;再做正二十四边形,他们之间的关系。
介绍祖冲之
(4)教学形式出亮点
(5)教具学具课件出亮点
2、上课时抓住时机机智调控——生成亮点探究新知出亮点
第七讲
策略十三 数形结合,化难为易
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和可适用性,选择恰当的直观手段。(直观性教学原则)
数形结合——几何直观 数量关系与图形性质之间互相转化,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
数形结合的应用
1、在培养数感时用数形结合。
2、在概念学习时用数形结合。
3、在理解算理、归纳算法时利用数形结合。
4、在解决问题时利用数形结合。
5、在突破难点时用数形结合。
第八讲
策略十四 善于举例 提高能力
数学老师具备的三项基本功:善于举例、善于提问、善于比较和优化。
举例要注意的问题:
1、要符合学生的接受水平。
2、要恰当、确切,具有典型性和说服力。
3、要具体而又形象。
乘法分配律
平均分和平均数
4、要内容丰富又形象。
5、举例要突出学科特点。
策略十五 巧设练习 提高能力
策略十六 积累经验 获得发展
活动经验上包括手动口动脑动,课堂上的探究活动,与数学课程相联系的实践活动,课堂教学中特意设计的活动,经验可以是活动当时的经验,也可以是活动后的反思经验,既可以是自己摸索出来的经验,也可以是受到别人启发的经验,可以是一次活动中得到的经验,也可以是多次活动中得到的经验。
经验要学生自己从做中积累
第九讲
策略十九 反馈及时 调控到位
反馈评价是贯穿整个课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
获取反馈信息的渠道
1、在师生问答中获取反馈信息。
2、用黑板获取反馈信息
3、利用手势和学生给出的选择题答案获取反馈信息
拇指向上——听懂了,拇指横着放——有疑惑,拇指朝下——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