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空谷幽兰》,喜欢隐士们的清心寡欲、与世无争,可以毫无羁绊地活着,因为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孤独又自由。但我又不可能成为一个隐士,也无法在一无所有的时候还觉得自己“毫无羁绊”,不能什么都“不求”,除了为自己,也对他人负有责任。
于是只好在心里悄悄地向往着清心寡欲的生活,并暗自期待有一天可以什么都不在乎。
已经不记得是怎么知道的“断舍离”,也从不觉得自己可能是个极简主义者,只记得看了好多“如何把生活弄得至简”之类的文章,然后不知怎的就遇上了。原来有人可以把居住的环境收拾得这么简洁!看得羡慕不已跃跃欲试,后来从图书馆借了书,却不是山下英子而是她的学员写的。等终于买到最“道地”的《断舍离》时已没有太大的惊喜和震撼——被剧透太多了。但它仍成了我最喜欢的书之一。
喜欢这一理念的“简”,和这样的清心寡欲、独立自我。
正如山下英子在书中一直强调的,“断舍离”的核心理念在于人,在于“我”。在舍弃物品时,不是以有没有物尽其用、会不会舍不得为前提,而是以自己是否用得上为前提;在断绝诱惑时,以自己需不需要为前提,而不是以值不值得买为前提;而“离”的理念更是要摆脱对物品的依赖,有种无欲无求的禅意。收拾是在对人负责,而不是对物、对空间、对已经付出的成本。不是整理。
她说“一个人所使用的物品,能够反映出自我形象”,因为人对“物”的态度,某种意义上会也是对自我的态度。就像有人舍不得买质量好的东西,不是因为买不起,而是觉得自己并不需要用到那样的好货,只要次品便能满足自己。这其中隐隐有点自我贬低的意味:质量这么好,给我用太可惜了。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有个富裕亲戚总把表妹们(小我好几岁)淘汰的衣服拿到我家,每次我妈都会说很多客气话,感恩戴德地接过来,因为默认富人的衣服质量是很好的,对我家来说算是捡便宜了,长此以往接收旧衣服便成了惯例。高考后她拿了几件中年男子POLO衫过来,说她老公不适合,当时我妈就惊呆了:“这是男装,女孩子怎么能穿?”亲戚轻描淡写地说“这有什么关系?穿在校服里不会有人看见的”,我妈说“可她都毕业了,不用再穿校服了”。话题就此打住,但衣服还是我们家收下了。事隔很多年,至今想起来仍是心情复杂得不知道要说什么好。
山下英子认为“断舍离”实行起来应该先舍后断的,先舍得放弃,然后才能有阻断不要的杂物进入自己世界的决心。人总是有太多的不舍,对好品质的东西不舍得下手,觉得自己还衬不上;对好品质的东西不舍得丢掉,觉得浪费;对别人送的东西更是不舍,这可是人家的心意啊,怎能做无情无义之人呢;对“可能用不上但万一要是有用呢”的东西不舍,未雨绸缪嘛……
想要放下,就要先过心理上的关。喂,别抱着这些破烂念念不忘了,麻烦你正视一下自己的生活好吗?你不会一下子穿越到未来或跌回过去的,你只是活在现在啊!
这个理念最重大的地方就在于“舍”,做到了“舍”,再去“断”就容易多了,因为舍弃实在是太麻烦(可能还很闹心)了,还是不要让物品进来的好。这话说得有点消极,但其实“断”是一种积极行为,这个过程是在筛选“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为的是在一起以后没有后悔和烦恼。
而且我觉得若是清心寡欲到了一定程度,哪怕是拒绝了本该得到的东西,也不会有太大的遗憾。生命有限而世事繁杂,你不可能什么都不错过。待物是如此,待人也是如此。这没什么值得难过的。
两年前刚读完这本书时不断地给周围人安利,并成功借出去三次。问其中一个朋友怎么样,她说太罗嗦了,“一篇文章能写完的事非要写一本书”。
是啊,这只是一种理念,实行方法也不过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甚至只要三个字就可以意会,何必费这么多笔墨呢,还居然那么多人喜欢?
大概是因为作者写得不止是理念和方法,而是经历与感受吧。就像明明有很多人知道减肥的原理就是控制饮食合理运动,早睡可以通过早起来“倒逼”达成,却仍要去网上看各种“减肥成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如何克服晚睡拖延症”之类的文章,看别人的经历和感受,看到这其中的可行性,就像看到未来的自己。
我就喜欢这样鲜活的经历和感受,这就是简洁的美好。这次重读仍感觉到整本书都洋溢着对这种简洁的浓浓的满足感,不同的是多了上次没有领会的禅意,原来清心寡欲也不是那么难以企及的,只需要让身边的物品少一点、再少一点。少一点依赖,也就少一点累赘和羁绊,不管是物还是人,只要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就很好。
就该知足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