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思政课
——送孩子上学之红色研学之旅
甲辰龙年之夏,这是一个令我家非常难捱的日子,在这个夏天里,我的孩子经过艰苦卓绝、反复挣扎、不断努力终于经过了她人生的第一次大考---高考。
就像经历了一场炮火急袭之后短暂的平静,疲惫不堪的战士在翘首期盼战斗的结局,在战斗间隙,我们迅速开启了放松之旅,先是登临西岳华山,然后直达四川盆地,到达成都平原,一直在看似平静的焦虑中等待,静候人生的安排,等待这一次人生的大考,考试考的是孩子,更重要的考的是家长。
好在孩子不负众望,达到了她理想的分数--501分,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努力终有回报,可以说比较满意的交代了我和家人。这个分数是她进入高中以来模考较好的成绩,也是几乎把最好的成绩留给了高考,我们感到了些许的欣慰。半年来的起早贪黑身心没有白费,一年来的拼命汗水没有白流,三年来的高中没有白过,六年的中学终于有了结局,从幼儿园、小学、再到高中总共15年,漫长的学习生涯有了阶段性成就,她的成绩给了我们些许的安慰。
在填报志愿的七月份,家里买了五本有关高考报志愿的书,看着上千所高校密密麻麻的代码,我感到非常繁琐,可又不敢有一丝疏漏。苦捱中又熬过了一个漫长的月份,按照志愿,在第一集团里边有上海、江西和广东的高校,在第二集团里边有云南、广西和四川,最后一组是内蒙和山西,8月3号,正当我们在河南省安阳市中国文字博物馆参观的时候,收到了短信,被第一集团里的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所录取。
从此开始,我们就谋划了一个如何去广东送孩子上学的“V”型或“U”型计划,东下(走江西)西回(走湖南)的U字形路线,目的地是广州;V字形路线,目的地是深圳。
这就是最终成型的V型路线,它的底部就是此行的最远目的地--深圳。再三权衡飞机、高铁、火车、自驾等各种交通工具之后,由于孩子初次上学带的生活用品太多,因此,我们决定自驾,关键是得找一个志同道合的司机朋友。八月上旬,在得知一个朋友可以明确跟我去广东之后,我就开始筹划送孩子去上学的红色研学之旅。
从黄土高原的上党盆地,到岭南的河源市,全程大约1800公里,需要穿太行山、华北平原,过黄淮、跨长江,临大别山、过江西全境,越岭南、到粤东。在这里,可以重温“九千壮士入太行,十二万大军挺中原”红色经典之路,体会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壮举。特别是赣江两岸,洞庭、鄱阳两湖之中的江西,值得全力以赴、尽力领略。赣北的庐山是我们的首选,然后再蛙跳式前行,第二步红色南昌,第三步向西南拐进井冈山,第四步再回到大广高速(G45)主干线上,穿越岭南,到达广东。
赣江源远流长、沃野千里,两岸人民在革命和战争年代对党、国家、军队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必说庐山浩如烟海的文化传奇,也不必说滕王阁上那旷世奇序,单单是毛主席在江西的诗词,就让我们钦佩不已。
七律·登庐山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飞流直下的银河,横岭侧峰的庐山,都没有“跃上葱茏四百旋”的浪漫。
到江西庐山必去,庐山不仅是自然之山、文化之山,更是政治之山,它从远古走来,先前的文人墨客把它打扮成无限风光的自然险峰。近代以来,大革命时期、抗战时期包括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在此召开了重要的会议,留下的名人足迹遍地都是,是一座实实在在的政治山。这里的每一幢别墅,每一棵树,甚至是每一块石头都有数不完道不尽的传奇故事。
从庐山下来,必须到英雄的南昌城,人民解放军的诞生地,南昌的英雄城和我们太行山一脉相承,太行山是八路军的故乡,而南昌是人民军队的诞生地,所以不到南昌,不知道军队建设的艰辛与伟大。
南昌往南是吉安、赣州,它的西边就是罗霄山脉,大名鼎鼎的井冈山就在云端,在这里,毛主席也留下了他革命初期豪迈意志的诗词
毛主席在江西一共创作了13首诗词作品:《西江月·秋收起义》《西江月·井冈山》《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清平乐·会昌》《七律·登庐山》《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念奴娇·井冈山》等。《七律二首·送瘟神》写于北京,却是为江西省余江县消灭血吸虫病而写的。换言之,毛泽东在江西写、写江西、为江西写的作品有15首,明显多于其他省份。
今天,我们拜读毛主席的江西诗作,可以感悟到主席深厚的江西情缘。
西江月·井冈山
毛泽东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从井冈山下来,也就是它的东南部,赣南与粤北交界的地方是南岭,就是华南最著名的大庾岭,也是毛主席在红军组诗里边提到的“五岭逶迤腾细浪”中的五岭之一。
在赣东南,有一个会昌县很著名,离井冈山大约200公里。在这里,90年前的1934年夏,毛主席写下了著名的《清平乐 会昌》
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 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 更加郁郁葱葱。
因此说送孩子去广东学习,要纵贯江西,从最北的大江之阴庐山,中部的南昌到西南的井冈山,最后到到赣粤交界处的南岭,处处都是英雄的山,而这条路径,也是当年南昌起义部队南下的路径,因此,江西非去不可。
而在此中,对孩子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是润物无声的,无论走到那一个红色的旅游景点,必然要讲起他的过往,孩子在求学的道路上已经耳濡目染、身临其境感受到红色文化魅力的熏陶,它是如此的久远又贴近,如此的让人荡气回肠,如此的让人流连忘返。
上学的征途是如此的充实,红色的文物仿佛都会说话,都在叙述着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辛,当然也昭示着革命必将成功的必然逻辑和规律。
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你去登攀。共产党人在战争年代不怕远征困难,在社会主义新时代依然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敢干精神。从北到南,从庐山到井冈,从五岭到南昌,都显示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
所以说送孩子上学是红色的研学之旅,是贴近的革命教育,是实实在在的回顾革命历程,是一堂生动的行走的思政课。
2024年9月13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