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玩意儿丑不丑,辽宁绥中县号称“最美野长城”的小河口长城,被捣鼓成乡村大街了。
这可是有着700年历史的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此前人家不长这样,蜿蜒山脊上纵然残垣断壁,但一块块砖头野性十足。
几百年后,风沙腐蚀现在修复的水泥,露出长城原有的模样,子孙们看到被填平之前的长城一定会感叹祖国建筑真壮观。
辽宁朝阳市有个叫云接寺的古庙,雍正爷十二年时建的。
2013年之前,庙里的壁画年深日久出现了不少脱落的地方,但精美场景还是能感受到的。
谁曾想2013年有施工单位对壁画进行修复,变成了酱紫。精美的人物壁画荡然无存,灵魂画师画出了于正剧的影视风。
杭州的秋水山庄,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我国报业巨头史量才,为爱妻沈秋水命名而建的江南庭院式建筑。
当地部门对门楼进行修缮之后,焕然一新有木有!史量才看到估计会哭出声音。
中国不是没有修文物的高手,一部纪录片,把这些隐藏在民间的匠人带到了我们眼前。
这部三集纪录片,讲述的是故宫文物修复师们的故事,它在二次元及花痴爱好者的聚集地bilibili上走红,点击量近50万,满屏弹幕可证关注度,在豆瓣评分高达9.5,而《琅琊榜》的评分是9.2。
一座故宫。
在民国编辑徐志摩年轻时,是瓷花砖上堆灰、石缝里长草、石板上青青的全是霉的“空院子”。
在现代作家林语堂年轻时,如同伊甸园里的苹果,充满了圣洁和神秘色彩,禁锢起来的是诱惑和完美。
在革命作家唐弢年轻时,虽然建筑得金碧流辉、巍峨壮丽,但在凝重静穆的氛围中,却不免包含令人压抑的单调、呆板而又枯燥的气息。
在60后诗人西川年轻时,是历史、传说和“幽灵的栖居之所”。
在80后纪录片导演叶君正年轻时,那里有一群“不忘初心”的人,默默进行着技艺传承,像一个不乏生活气息而又安静和谐的世外桃源。
而在更加年轻的90后乃至00后B站网友眼里,它彰显了祖国的文化,为了看它的纪录片,“慕名而来”到B站“舔屏”。
这些围观的年轻人,最终让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成为了“网红”。
我对历史、文物之类的东西很感兴趣,高中的历史老师告诉我们在西安兵马俑景点,当初发现了兵马俑的老人还在签名售书。
后来,我去西安旅游真的遇到了。在馆里买了本书(我记得价格不便宜),当时我妈决定帮我买,看到我爱不释手的样子,实在不想让我失望。
很多人说我挺傻的,那本书不值钱。我买书是尊敬签售的老人,他养活了一方人,富裕了一方人。就像张艺谋让我佩服,并不是因为他的电影或是有生葫芦娃的权力。而是他的一个印象刘三姐就带动了广西十万人的就业。这位老人在我心中的形象亦是如此。
在b站刷弹幕,会看到满屏飞过的“王师傅好帅”、“王师傅嫁我” 、“我要给王师傅生小钟表”等等之类的表白。
网友们口中的“王师傅”,是故宫博物馆钟表组的王津。他手艺高超、气质儒雅、笑容温暖,他的匠人匠心,让人肃然起敬。
向上的热情更能让人感觉到这份职业饱含着旺盛生命力,他们在延续,在传承,让人安心,让人放心。
“文物其实跟人是一样的,你看,我们从过去最早的时候说,玉有六德,以玉比君子,玉就是一块破石头,它有什么德性啊,但是中国人就能从上面看出德性来。所以中国人做一把椅子,就像在做一个人一样,他是用人的品格来要求这个椅子。中国古代人讲究格物,就是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己。所以我跟你说,古代故宫的这些东西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过程中,总是要把自己想办法融到里头去。人在这个世上来了,走了一趟,虽然都想在世界上留点啥,觉得这样自己才有价值,很多人都一般认为文物修复工作者是因为把这个文物修好了,所以他有价值,其实不见得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方面。他在修这个文物的过程中,他跟它的交流,他对它的体悟,他上面已经把自己也融入到里头。文物是死的,要文物干什么,要文物的目的就是为了要让它传播文化,对吧,不是说文物就是为了保留一个物品放在那儿,那没有什么价值。”
在辽金代观音木雕像修复完成后,让旁人寻找修复痕迹时,屈峰说了这段话,表情中露出的小炫耀十分可爱。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那些貌似普通,深藏不露的才是大师,偶尔得以聆听他们的闲聊,都可令人耳聪目明,振聋发聩,受益颇丰。
古画修复的组长杨泽华,工作休息时会弹着吉他,貌似和他的工作性质并不协调,他独特的个性和碎碎念的特征却广受网友的喜爱。
当古画修复完成之后,他操着地道北京腔,给人介绍画中人物,骄傲之情溢于言表,实力圈粉。
漆器组的年轻的小闵组长和伙伴们,忍受大漆的味道,坚守着最传统的技法。
因为故宫禁烟,有烟瘾的王有亮老师傅,坐在寿康宫的炕上,审视、检查刚就位的紫檀大柜,然后骑着他的小电瓶车出去办一件“大事”,出宫抽烟。
钟表王师傅、漆器小闵、书画杨师傅,院儿内打杏、织物组不能化妆、行走的御猫。他们就在这里上班,在娘娘们的寝宫修陶器,沿着溥仪骑单车的路线骑车,用铺字画的宣纸接清朝人种的杏树,门口趴着御猫后代。
(旁白道:上一个这样做的人是溥仪。)
(拿着盖过文物的纸去接故宫里面长熟的杏子。)
(宫廷御猫的后代,超级可爱。)
修复文物不仅仅是对物件的修旧如旧,更是一场穿越时空的交流,中国人的格物,匠人的精神与气质,千百年来的传承,历史的厚重与日常的真实,在这个纪录片里融为一体。
面对几百年,几千年的文物,他们并没有战战兢兢,反倒是透着一股子寻常日子的云淡风轻,把修复这些文物当成了日程生活。
这个系列纪录片很生活化的展示了故宫修复工匠们的日常,比起央视传统的官方宣传片效果强百倍。轻松自然的工作场景和闲谈吐槽,把匠人的儒雅又专注性格刻画出来了。有精神,有人性。
文物,它的珍贵,既是因为物质上的时间久远,更是由于负载的文化之延续和保存。所以,这些修复者们,他们一手触摸草木金石,一手直抵宋元明清。
站在历史的洪流中,这些跟历史的对话,肩负的责任感,对后世的忐忑和交代。自己的一生跟这个这些经历风霜的文物交织相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