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从“裸辞100天,我所亲历的自由职业真相“的微信公众号文章了解到的简书,但当时只对作者的境遇比较有共鸣,对简书没有太在意。(因为我的遭遇和文章作者类似)。而我的一位初中好友很有探索精神,居然还去深挖了下作者和简书,然后还把资料发给了我,这我才好奇的登录了下简书。
目前我也运营着一个叫良有方的公众号,差不多用了一年时间写了约70篇原创文章,10万+的字数,经历了微信公众号开通留言功能、原创申明、赞赏功能的过程,每次都很激动,还有些小得意。
我的所有文章都是原创,从构思,找资料,成文,配图(包括P图),校对,我基本上需要花4个小时(不被打扰)才能完成一篇还过的去的文章。算上回复读者来信,估计要整整一天。但是目前我的主要工作还是带娃,所以没那么高效,很多时候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在简书的第一天,我几乎把公众号上的一半文章搬运了过来。在不是很熟悉简书的情况下,疯狂投稿。可能是文章内容过的去,真还有被收录的,但也被拒绝了很多次。
幸亏简书是个有爱的平台,工作之余还写文章的伙伴一般都坏不到哪里。许多人通过简信的方式给了我调拨。往往最大的问题也是最容易解决的。图片水印,我很快就解决了。另外就是对我公众号中一些宣传的内容需要重新梳理,这个也在着手进行中。
因为在微信公众号写文和在简书写作的不同感觉,我想拿出来和大家分享这两天的奇妙。
盈利模式
微信不禁止自我宣传,或者软性广告,主要通过流量变现。
简书不鼓励赤裸裸的宣传和广告,打赏只是开胃菜,签约作者才是每个写手的终极目标。
正因为写手需要被关注和点赞,所以也就会出许多追热点的文章。没深度,哗众取宠,只追求阅读量和口水量。
发文限制
微信对推文没有太多限制,很多原创作者就是每天写,也赶不上推的速度(包含我)。
而简书对推文有5次的限制,这是很好的一个措施,让文人能更审慎的对待自己的文章,珍惜投的机会。(当然我也能琢磨出破解的办法,换个标题就行)
文章修改权
微信推送后就不能修改,改了等于重新推。即使反复校对,有时也难免疏忽,事后总是很内疚。
而简书开放了修改功能,作者有机会对自己的文章再修订,这是另一种文人对文章的态度,非常珍惜“宣纸”。
了解读者的方式
我一直以来都有对关注我文章的读者的好奇心理,不知道别人有无同感。
微信点赞和留言的信息量较小,所以很难产生互动。
简书可以追溯,能了解读者关注了谁,看了什么类型的文章。只要信息够多,耐下性子都能画出人物脸谱。(同样适用了解作者)
平台的初衷
微信对于草根写手相对较难。必须要有某方面的专业技能,又能深入浅出的表达出来,才有可能赢得关注量。
而简书鼓励写作,即使你的文笔稚嫩,但只要是真情实感,同样会感动人。拿“我是一个建筑师“一文举例,在微信公众号,这样的文章是不怎么受人欢迎的,因为没有深度。专业性必须要在实践中体现,如果只是自述很难展示。
另外我还发现几个现象:
简书上教方法的文章很多,大多都是不成体系的,为了引起读者共鸣而书写的。我想:唯有沉下心来,做10000小时的修炼,才是最好的方法。
另外简书上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文章很多(很多从标题就可以看出)。当下社会,注意力经济盛行,人也变的浮躁了,实用主义占了上风(和建筑界的奇奇怪怪建筑是一个道理)。但时间还是宝贵的,所以我选择从关注我文章的朋友着手,去看这些“志趣相投”人的关注,努力发现简书上的”金子“。
简书上投稿的分类很模糊,因为我工作的原因,视角和大多数的文章不是太一样。在选择投稿的时候有些无所适从。可能这是可以改善的地方之一吧。
短短两、三天的使用体验,有以偏概全的嫌疑,但都是我的真情实感。另外希望我的文章可以被更多人看到,”小思想“可以传播的更远。同时感谢命运的安排,可以有机会认识如此多优秀的写手,祝简书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