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我更愿意,是好的教育,是亲和与简单,是感动人,更是改变人。”
01
读书,亦是一抹最美的风景。 我在《读书是最好的修行》的扉页上写下了这句话。在新书的扉页上写下一句或一段文字,是大学保留下来的习惯。或是纪念,或是感言。往后翻阅,常有怀想。
“让我们都来读书吧!”特级教师常生龙在自序中写道。他选择读书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期望通过阅读来为自己增添智慧,厚实精神底色,每周阅读一本书,并撰写至少一篇读后感,至今坚持十年。他将书放在自己的手提包里,将旅途、会议间隙、饭前饭后、睡觉之前等各种零碎的是利用起来,见缝插针就读上几页。坚持不懈地阅读,就是与最美景致一次次的邂逅。
读来让我豁然,感慨自己的运气好,能在关键时候读到对自己有帮助的书。50本推荐阅读书目,精选了一组组有关课堂教学与学生成长的书籍,多为教育名家的著作,以及美国专辑构建的全球顶尖教育体系的思考与研究,芬兰教育道路的经验总结,有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思考,有互联网时代教育方式变革的探索。慕课、微课、翻转课堂……一系列眼花缭乱的词语背后,隐含着数字技术对整个教育的颠覆。
我所向往的生活,是活在日常里,随时又能侧身日常之外,与日常保持一段必要的距离。一如读书,我做不到足够的理智与清醒,我只想自己在内心时刻守住一根反省的弦,在时代列车里,保持有自己的加速器与制高点,在教育实践中少走弯路,在教育探索的道路上获得更多的成功。无论是对自己、对学生、对学校,这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02
读书,是自觉的听从于内心,而有深度的唤醒。
自觉地沉下心来读书。
你能够站在讲台上,面对着一张张生动的青春的脸庞,你的底气在哪里?这是当下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并有清醒认识的。
课堂的生动与高效,师生的互动与合作,是不是取决于教师的睿智与不断时尚的传达呢?于是,《语文学习》,《上海教育科研》,《中国新闻周刊》,《人民文学》等,都成了案头的常客。客厅也俨然是另一个书房,除了专门的书柜外,沙发上,也散发着读书的气息。学校阅览室、图书室,也是每周都会光顾的场所。
坚守信念,无限相信阅读的力量;坚持不懈,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你才能不断跟进,淬火重生,在课堂上旁征博引,游刃有余,才能深度解读文本,并适度教学,赋予学生以独特的感受。
作为县第二届优秀社团“嫩瓜文学社”的首席指导老师,首要的,就是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日常习惯,给学生一份信心,迈向语文殿堂;给学生一丝耐心,积聚点滴精华;给学生一种情怀,眺望诗意远方。
每周指导学生阅读与写作,每月编辑学生作文专辑,周末常带学员外出采风,间或邀请名家(《甄嬛传》作者吴雪岚老师为文学社顾问)讲座,编撰《有兴趣 会发现 真表达——嫩瓜文学社》校本课程(杭州市第六届义务教育精品课程),则是忙碌中的守望,是嘈杂中的寂寞,是安静中的放飞,更是学生个性的唤醒。
我在“语文不得不说的事”的专题讲座时,向学生展示杭州市“四有教师”读书征文比赛二等奖,2014年杭州市“群众学习之星”,2016年、2017年两届县教育局教师读书征文一等奖等荣誉,我告诉学生:你家茶几上放一本书,你家餐桌上放一本书,你家书桌上放一本书,你家床头上放一本书----望眼之处,都有一本书,你读书的时间就有了。用亲身经历讲述读书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学员们的潜力让人惊叹——第十八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上,许丽雯的《映山红》获得省级一等奖,以优异成绩入围山西太原现场决赛,受邀参加“中考作文升格训练营”;吴文义的《心中的油菜花田》、徐诗翊的《记忆/ 遗失的人情味》获得省级二等奖;周倩的《记忆/ 我的母亲》、高徽徽的《遗失的记忆》获得三等奖。群体性的获奖,嫩瓜文学社引爆校园。
坚持写下水作文,与学生把玩文字之趣,共赏文学之韵。写有博客文章130余篇——行走游思,印象系列;孤独散步,心语系列;记忆记趣,校园系列;边走边看,教育系列;教育叙事,捉刀系列……书海无涯,乐此不疲。
而今时常微信传文,精美的视角配图,温暖的文字传递,让身边更多的正能量,点燃我们的教育生活,让情怀落地有声。譬如青年教师的公开课,点赞助力;分层走班,或是小组合作的实践,细节推送;“校园之星”年度风尚颁奖礼,“浙大房协助教基金”颁奖礼,让优秀闪光。慢生活,呼朋唤友,与自然为伍;走农村,看父母,让孝心常驻。
读书,遇见最好的自己,同时也传递最美的心地。无形之中,你让自己真正成为你圈子里那个善良而温情的自己。
03
读书,是不拘泥于形式,而有别样的精彩。
在当下微信的时代里,纸质阅读与电子阅读占据着不同的学习平台。除了借助与学校图书室、阅览室进行大量的阅读以外,还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学习与交流。譬如“慈怀读书会”,“光影流刑地”,“南方周末”,“思想聚焦”,“三联生活周刊”,“学语文”,“新校长传媒”,“品质课程”等,你会逐渐明白:为什么我们会不停地刷微博和朋友圈;如何过一种更好玩的生活;有些坎跨不过去,那就别跨了;哪里都是套路,奥斯卡也不例外;越活越年轻的女人,都有什么特质;内心强大的还是是怎样的;宋词里的春天,十种绝美,十种心动;教师之间听课,到底听什么;谈成绩,先抓习惯;学校课程深度改革的六个关键动作;校长是学校课程实施的关键……从中摘录具有思想意义与文化内涵的知识,当下流光溢彩的生活给人的震撼与启示,深化课程改革的新思潮新动态等,结合自己的体会与感受,在课堂里睿智的运用,对学生有极大的帮助与推进,对学校教育教学的思考更深入,对教育实践获得更具指导意义。
2015年,有幸参加浙江省“国培计划”示范性教师工作坊高端研修,尽管基本上是线上学习,但大多是更新的理念,更权威的解读与更清晰的实践路径。譬如,《今天怎样教小说》,《回到“真实的写作”》,《初中文言文教学探索》等,这些优秀的学习资源,让人眼界大开,也迫使自己多读书,利用自己学习的全新的教学方法以及心得体会,与时俱进,基于学情,及时更新教学设计,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充分运用当下鲜活的素材,结合初中教育特点,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开阔学生视野,因此深受学生喜欢。2015年收获满满,获得县“感动校园”教师提名奖,成为学生最喜爱的教师。
读书,让我真切地活着并活得开心。
读书,使我的教学更灵动。
我和我的同学们都会记得,2013年最疯狂的那个雪天。
“这节语文课,我们干什么啊?”走进教室,我问学生。此刻,学生的注意力仍然断断续续的在窗外。纷纷扬扬的雪花,肆无忌惮,群魔乱舞着,好一派动感静美的画境。我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雪”,“体验”,“表达”。孩子们欢呼起来! 感谢老天,赐予我们大自然雪的精魂。而今天的第四节课,只有我和我的学生是春雪的主人。快乐、生动而独特的体验有了极好的素材,成就了一篇篇清新活泼、质朴有生趣的习作,连同我的下水作文《花雪的秘密》而编就的专辑,谱写了这一年语文课最好的乐章。
现在,我的愿望仍是让孩子们下楼,踏雪,玩雪。天地间,花雪在上,孩子们在下,我跟着,看着,拍着,笑着。冬日难得一见的暖阳日子,我们也会心有灵犀,去学校小花园——孩子们最爱去的地方,语文阅读课,不那么奢侈地坐在虬枝缠绕的的紫藤萝下的围廊边读报,看书,交流,任时光徜徉。
用手抓住,你可能什么也抓不住;放开手,你可以拥抱整个世界。以学生的兴趣为原点,抓住契机,创设情境,充分利用当下教学资源,多方位激发学习内驱力,不让学生总呆坐在教室,适当地放开,或许是不错的选择。而“爱心”,“责任”,不正是随性地,发自内心的,基于学生的需求而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吗!
每个阶段他都留下与学生们笑眯眯的照片。这些照片证明我们一直快乐,还证明读书并非步入歧途需要挽救和痛改,而是另一种坚守。
我记得法国哲学家帕斯卡的一句话:人类所有的问题都源于人不能独自安静地坐在房间里。那么,让我们静下心来读书吧。我想说,“读书,我更愿意,是好的教育,是亲和与简单,是感动人,更是改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