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提到了理查德·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这里面的关于基因在遗传中扮演的角色,其中最重要的思想就是整个生物系统的遗传其实是由基因主导的。在和我们有亲缘关系的人相处的时候,我们就会特别愿意关心他们。当自己的子女遇到需要帮助时,大多数的父母都愿意牺牲自己而成全子女。进化心理学家戴维·巴拉什写道:“基因靠善待自身来帮助自身传递,即使这些基因存在不同个体内。”
基因在非常多的方面都表现出了很强的特性,来帮助自己实现更好的传递。
基因的利己主义外在的表现就是父母对孩子的利他主义,但是,有一个反向的很有趣,那就是如果孩子不太可能对父母的基因传递而牺牲自己,这个是不是有点基因论了?
亲缘选择的意思是:“偏袒那些和自己拥有共同基因的人”。进化生物学家霍尔丹曾讲过一句玩笑话:他不会为他的一个兄弟而牺牲自己的生命,却会为3个亲兄弟或9个表兄弟作出一些自我牺牲。此外,为了证明亲缘选择的存在性,还有一个实验是这样的:同卵双胞胎在实验中表达出愿意与另一个合作以便在赢钱游戏中能与对方分享收获的人数是异卵双胞胎的1.5倍。此外亲缘选择还在肤色、眼睛的颜色、年龄、关系亲疏等维度表现非常明显。
另一个体现在基因上的外在表现就是互惠,人们通过基因也能够一定程度上预测互惠行为,心理学家认为:一个有机体帮助其他个体,是因为它期待得到回报。付出者希望日后成为收获者,不做出互惠行为则会收到惩罚。
自然界中有非常多的物种都是通过建立互惠关系从而实现了提高生存竞争优势的,雌性的狒狒通过住在一起,互相照顾孩子,从而实现更好的传递基因,繁衍后代。如果一只吸血蝙蝠超过60个小时没有吃东西就会饿死,在它非常饥饿而又找不到食物的时候,就会请求一起居住的蝙蝠吐出东西给自己吃。显然同住的蝙蝠如果吐出东西给饥饿的蝙蝠吃,自己也很快会饥饿,但是由于关系非常亲密,所以,它会这样做的。
无论是在智人时代,还是现代,群体之间竞争都是常态的,所以,当个体在群体中生存时,就会表现出一些超越个体的行为,比如:为了群体的共同目标,牺牲自己的利益而帮助群体,或帮助群体中的弱者。自然界中的例子就比如:蚂蚁、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