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烈性酒专家为何要到杏花村寻根溯源

29个国家和地区的104名评委,59个国家和地区的1748款酒品,同时相聚在山西吕梁汾阳市——世界十大烈酒产区之清香型白酒核心产区。


此次大赛,是一个向国际权威人士、进口商和经销商展示清香型白酒产业和产品的绝佳机会。在日程中,大赛组委会特意提供了“零距离”体验中国白酒酿造工艺的机会:实地参观汾酒陶坛酒库、原浆汾酒展示中心等酿酒厂区,以及中国唯一的原址型白酒遗址博物馆杏花村老作坊。让与会来宾切身处地的感悟汾酒之美,也让中国白酒文化和白酒的寻根溯源,成为与会各方频频提及的话题。


一次“寻根之旅”

中国白酒传承千年正向我们展现着绚丽的风采。一位大师曾说:“没有酒魂,就没有中国的诗魂、画魂、书魂乃至军魂。”可见从古至今酒的重要地位。但是,什么是中国的“酒魂”呢?中国白酒的根在哪里呢?


此时,拥有“国酒之源、清香之祖、文化之根”的清香汾酒,在巨大的先天资源和文化底蕴的优势下,当仁不让的坐上这“王者之位”。毫无疑问,汾酒是中国白酒之根。


在中国流传一句话叫做:三香源于清香。山西汾酒集团董事会秘书长张琰光介绍,从杏花村遗址,发掘出土的大量酿酒器、贮酒器、饮酒器,证明杏花村早在6000年前就开始了酿酒,一直到今天从来没有停止。可见,中国白酒的根便在这美丽的杏花村。


在参观汾酒博物馆、汾酒的现代化流水线、中国汾酒城、杏花村老作坊等过程中,来自世界的评酒师们品尝了汾酒酒库存酒及汾酒鸡尾酒,进一步了解了汾酒的历史、生产工艺、文化传承、产品创新情况。


在博物馆古法酿造中,国际友人亲自体验了装甑流酒的过程,并品鉴了现场酿造的汾酒。表示这是他们首次见到并尝到现场酿造的汾酒,汾酒清雅纯正,喝起来与国际主流烈性酒的口感非常相似,酿造过程赋予酒体浓郁的香味,窖藏过程又让酒体天然成熟。


直到从2003年开始在中国长期居住,DerekSandhaus有机会了解白酒的生产工艺和中国酒文化和悠久历史。成为白酒的“铁粉”后,DerekSandhaus撰写了多本关于中国白酒品鉴和中国酒文化的书籍,“当你不了解产品和文化,便没有办法爱上它,我的工作就是把外国人感觉复杂的、难以理解的内容,简化成简单的国际性语言”。


来自英国的评委PaulMathew是一名调酒师,他与DerekSandhaus有着相同的感受,“尤其是汾酒这类清香型白酒,品尝之前,觉得只是一种烈酒饮品,之后发现它有丰富的味道和风格,口味百变,是鸡尾酒的‘好伴侣’”。


一次文化之旅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国历史上,诗情如李白,悲苦如苏轼,皆离不开酒的“身影”,一壶白酒便承载了人间喜怒哀乐。


汾酒集团董事长李秋喜说,未来,汾酒将用以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传承,赢得世界的尊重和认同。


1982年在杏花村文化遗址挖出的“小口尖底瓮”,将杏花村的酿酒史推到了距今6000多年,这不单成就了汾酒6000多年的历史文化传奇,也足以能证明了汾酒对中国白酒发展历史的的见证。1500年前开创了清酒工艺,1300年前将干和技术、蒸馏技术应用到酒的酿造中,中国的白酒时代真正到来,所以是汾酒奠定了当今中国白酒行业的基本格局,可以说没有汾酒,就没有中国白酒。汾酒在悠久历史的深厚积淀中造就出了如今卓越的品质,正是6000年都从未间断的酿酒史,汾酒也有了“国酒之源、清香之祖、文化之根”的光环。


中国人对酒的热爱,从不曾中断过。从最早记载的《北齐书》“帝在晋阳,手敕之曰:‘吾饮汾清二杯,劝汝于邺酌两杯。”到如今至少已有1500年的历史了,杏花村也吸引着无数像李白、杜牧、傅山的名人骚客来此一品香甜,直到现也是我国接待高级贵宾的选择。正所谓好酒经得起时间的验证,历史能永远记住清香。


据了解,此次大赛84名国际评委多数是首次来到汾酒产区,他们在充分的了解到中国白酒文化的深邃含义之后,瞬间成为“汾”丝。“


一次工艺之旅

在参观过中国汾酒城—陶坛酒库—头锅原浆—调度指挥中心—成装二厂的时候,讲解员详细地向外宾及媒体展示了汾酒的传统酿造工艺、储藏方式及蕴含的独特的文化特色。


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酒类大奖赛主席卜度安.哈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中国的白酒酿造工艺是如此的复杂和博大精深,如果不切身来到中国,切身感受,我是无法想像的。” 采访中他举例表示红高粱的气味,以及在蒸馏的时候和蒸煮蒸粮的那种感觉,如果不切身地去看、去体验的话,一个人是永远无法真正了解白酒的魅力和感受白酒的美丽。


汾酒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白酒行业独树一帜,汾阳杏花村汾酒酿制技艺更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汾酒生产有6个主要的工艺流程,称为一磨、二润、三蒸、四酵、五馏、六陈。


以晋中平原的“一把抓高粱”为原料,采用“清蒸二次清”的独特酿造工艺。酿成的酒,酒液莹澈透明,清香馥郁,入口香绵、甜润、醇厚、爽洌。在整个酿造过程中,酿酒师傅的悟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像制曲、发酵等都是经验性很强的技能,这是现代机械化生产所无法取代的。


汾酒酿造工艺采用的“地缸分离发酵”,与其他酿酒企业的“大锅饭”不同,是“小灶”。“小灶”指埋入地下的陶瓷缸,就是常说的“地缸”。用地缸发酵,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能有效地对酿酒材料进行保护,既能有效隔离土壤中有害物质,又能确保材料中的有益微生物不被流失。

汾酒遵循“两次发酵、两次蒸馏”,只做大茬酒和二茬酒。第一次是纯粮发酵,第二次是加入酒曲和辅料后再次发酵,第二次结束后,剩下的酒糟会作为饲料,不能再用于酿酒。千百年来,这种技能以师徒相延的方式代代传承,并不断得到创新、发展。


借助上述优势,在1915年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杏花村汾酒远渡重洋,走出国门,获博览会最高奖——甲等大奖章,让世界认识了汾酒。


“在伦敦无法了解白酒是如何生产出来的,而白酒有着如此复杂和不同的酿造工艺。”如PaulMathew一样,不少国际烈酒专家对中国酿酒的工艺表示惊叹。


文化烛照未来,技艺传承万代。 “一百年前,汾酒走向世界;一百年后,世界回到汾阳,这一百年来,以汾酒等为代表的中国白酒产业,对国际化探索的步伐从未停歇。”汾酒集团董事长李秋喜说,未来,汾酒将用中国品质对标世界标准,以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传承,赢得世界尊重和认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590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6,808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151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779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773评论 5 36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56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22评论 3 39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78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1,038评论 1 29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59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56评论 1 33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11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0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7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053评论 2 35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95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