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头两天,有妹子给我发来私信,谈及自己的感情问题。
她说自己喜欢上隔壁班一个男生,那男生高高瘦瘦,气质温雅,为人呢,又善良体贴,两人在走廊里遇上了,他总会冲她笑,去食堂打饭,在长长的队伍里碰到他,他也会帮她排队,有一次,外出坐公交,她忘记带卡,还是他自告奋勇走上来帮她刷的,还有……
一一列举完这些甜蜜的小细节,她问我,你说他是不是喜欢我?
我莞尔一笑,回她,你真的想知道?
她说,当然。
我说,很简单,去表白,答应了就是喜欢,不答应就是不喜欢。
妹子或许以为我太敷衍,发来一行长长的省略号,就没了下文。想来,作为一个作者,我在她心中的地位也一落千丈了吧。
你是不是也觉得我说了一句废话?没有提供丝毫的建设性意见?恰恰相反,我以为这不是一句废话,它提供了最切实、最有建设性的意见。
最近,很多文章都在向读者传达这么一种观念,如果你不知道他喜不喜欢你,那就是不喜欢你,又或者,暧昧却不表白,其实他并没有那么喜欢你,听上去似乎蛮有道理。但我总觉得,只要你不跨出那一步,只要你不捅破那层窗户纸,你可能永远都不知道他喜不喜欢你。
很可能,你暗恋他的同时,他也在暗恋你,你等他跨出那一步的同时,他也在等你跨。而岁月流逝,你兜兜转转未能出口的爱,终于成了无可弥补的遗憾。
就像岩井俊二的《情书》里所描摹的那样,当女藤井树终于确知男藤井树爱恋自己的时候,人事杳然,音容不再,一切都回不去了。
不要说什么那只是一部小说,难道生活不比小说更丰富,存在更多可能性吗?
喜欢一个人,就告诉他我喜欢你,而不是思考他喜不喜欢你。
这才是最健康而美好的爱恋。
02
阿彬是我们朋友圈里的“问题先生”,茶余饭后,大家经常打趣说,他就是一部行走的《十万个为什么》。是的,也不知怎么回事儿,和他同龄的,就属他困惑重重,问题多多。
这部《十万个为什么》,月初又在基友群里抛出了问题——究竟是辞职考研好,还是继续工作好?
三五好友一致的意见是——你死了好!
哈哈,这自然是玩笑话。
玩笑一阵,作为好哥们儿,大家还是真诚地回他一句——只要你做的决定,我们都支持。
眼看一个月过去了三分之二,原以为阿彬已经做好了决定,不承想,今天午休的时候,基友群里,他又炸开了锅。什么很痛苦很纠结,什么一会儿想辞职考研追寻自己的理想,一会儿又觉着安逸的工作没什么不好,什么万一考研不顺利工作又丢了怎么办。总之,生活过成了一团乱麻。
面对他的牢骚满腹,阿江终于忍不住了。第一个回复他——你看看自个儿还是个男人吗?整天优柔寡断,跟个怨妇似的,想做啥就去做,苦思冥想一百次,也不如踏踏实实做一次。
可是——
有什么好“可是”的?怕失败,怕走错路?谁不曾经历失败,谁不是摸爬滚打一路走来?关键是,你不试试,咋知道这路是错是对?
阿彬不“可是”了,一瞬间,群里也消停了。
不得不说,阿江道出了我的心里话。辞职考研还是继续工作,究竟哪一个好?这答案不是想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呀。考研到底怎样,你不考一次试试,永远不知道,辞职了会不会有遗憾,你不辞,永远体会不到。
想辞职考研,就辞职考研,想继续工作,就继续工作,别把时间浪费在二选一上。
03
在写作圈,新人最喜欢问前辈这样的问题:你能传授一些写作方法吗?写什么东西比较好?我没有文采适合写作吗?白天和晚上,哪个时间段写作比较好?甚至,写作过程中,需要听音乐吗?听哪方面的音乐?
总之,关于写作的问题,他都想到了,他都问过了。但你如果回头问他,写过多少东西,能不能拿来看看?他八成会一脸羞赧,保持沉默。
你不动笔写,准备得再好,想象力再丰富也没用。就算你在脑海中架构了一部鸿篇巨制,波澜壮阔,跌宕起伏,意蕴深远,只要你没有诉诸于笔端,就毛用没有,我们不可能剖开你的脑子,一探究竟。
还有一些人,刚写了十几篇文章,就稳不住了,想出书,开始打听各种出版事宜。哪家宣传做得好,哪家是大公司,哪家印数高,哪家的编辑态度好,一圈打听下来,他甚至都可以去出版公司应聘了。而其实,自个儿连出书的资格都没有。
是不是很可笑?
04
《论语》中有句话叫,三思而后行。意为做事谨慎,小心稳妥。其中的典故是,季文子每件事考虑多次才行动,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就说:“想两次也就可以了。”
可见,三思而后行,最初就不为人所推崇。
生活中,我们不提倡不经大脑的蛮干、硬闯,但我们也不需要谨小慎微的思量,路就在脚下,你想那么远干嘛?就像有句话说的那样,在这个想太多的年代,去做一个果敢的行动派。
很多时候,你之所以没有像别人一样取得成功,道理很简单,就是因为你想的太多,而做的太少。仿若一场百米赛跑,人家都快冲到终点了,你还在考虑要先迈哪一只脚,哪一种奔跑的姿势更优美。
别让思维束缚了你的脚步,请把时间浪费在“做”上,而不是“怎么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