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理性被视为科学研究的基石,情绪则被边缘化或者是受到压抑。科研活动是基于连续的理性判断推演开来,科研生活更多地延续了理性思维模式,隔离了情绪需求。本文将探讨在做理性判断时是否应该将情绪考虑在内,理智如果没有情绪的“干扰”是否能够表现得更好?
关键词:理性,情绪,科研活动,科研生活,理性情绪
理性是基于某些证据做出论断或得出结论的过程,具有科学属性。情绪是区别于认知和意志的意识状态,是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其本身没有好坏之分。
科研活动是科研人员在科研基础流程指引下的系统性、创造性劳动,科研生活不仅包含科研活动本身,还涵盖科研人员的日常生活及心理状态;两者紧密相连、相互影响。
探讨1: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下,一般都会采用 “经历(客观现象)→体验(主观情绪)→经验(理性思考)”三步将个人经历转化为可随时调用的经验策略。科研活动中更多参与的是对科研基础流程的理性遵循,情绪则更多表露于科研活动之外的科研生活中。将生活中的情绪带入科研活动,会被看作是“理智不明”;将科研理性带入生活的情绪中,会被看作是“情绪感受力低”。
探讨2:人们对理性的认识不同,有可能把理解TA人、感受TA人的情绪认为是感性的。恰恰相反,这种行为方式是理性思维的体现,置之不顾、依规章办事反而是感性的,因为后者需要压抑情绪的表达,从而采取更简洁、直接的应对模式。
探讨3:虽然当理性偏离正轨时,传统观点总是将情绪作为导致问题的原因,但现代研究表明,人类思维的很多错误实际上来自神经学上的原因。情绪会对思维产生可预见的影响,它关系到我们注意环境中的哪些事物、从记忆中提取哪些信息,以及如何解读这些信息。情绪还会产生另外一个更令人吃惊的效应——它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这种效应甚至超乎想象。好的情绪是一把双刃剑,不好的情绪也可能成为困境中的一线希望,不同情绪的利与弊取决于具体的情境。我们并非在所有时刻都一样。
探讨4:理性情绪理论,也被称为“ABC理论”,是指情绪和行为的反应(Consequences)不仅仅是由外部事件(Activating events)直接引起的,而是更多地由个体对事件的信念、态度和解释(Beliefs)所决定。该理论特别强调非理性信念在情绪和行为问题中的作用,而通过觉察当下情绪、识别和改变非理性信念,个体可以学会以更理性的方式思考和反应,从而改善情绪和行为问题。即接纳情绪的反馈,在理性的指导下改善情绪、付诸行动。
探讨5:在现代,一些学者和科学家仍然认为情绪对于指导行为是不可靠的,是进化过程中遗留的糟粕,应当抛弃。相反,中国传统的儒家哲学强调同情、忠诚等关系与情绪的培养,并将其看做获得幸福与和谐生活的关键。在佛教中,对世间万物的同情和爱是形成批判性思维的基础。即西方:讲批判性思维只是理性和分析的过程,东方:更多地强调情绪在批判性思维中的作用。
探讨6:既然很多强大的思维、情绪以及欲求都是处在潜意识中的且是原始的,那么就不应该期望自己能够彻底地丢弃所有的非理性思维。不过,允许非理性思维外显化,便能通过推理和良好的感觉来抗击它们。如果学会了如何破坏并进一步减少非理性的情绪和欲求,将能体验到更健康的情绪和欲求。一次次地这样做,直到发现有建设性的、理性的情绪和欲求浮现。
无论什么时候,当感到自己非理性的怒火燃起,请从容不迫地弄清楚其背后的自我中心性逻辑;当感到自己理性的怒火燃起,请从容不迫地弄清楚其背后的事件演化逻辑。情绪仅仅是内生的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而选择理性与非理性的应对策略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