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场的大部分散户都是不看财报的,他们往往更愿意相信一些来自各种渠道的小道消息。
当听说某家公司有些什么利好消息时,瞬间会觉得这家公司有“钱途”,但其实事实是否如此呢?
不能说别人发布的消息就是假的,但也不能全盘接受。我们要锻炼自己的眼光,从财报中的数据中抓住真实有效信息,拨开云雾见天日。
一、“利润表”上的假账的方法1:
我们在评估一家公司的股票值不值得投资时,一定要关注有关公司经营能力的指标,比如平均收现天数。这个时候我们就能发现问题:
少部分心术不正的上市公司老板,为了增加营业收入(销售额),来美化利润表的获利状况,他们常常会透过开设子公司、甚至在海外开设分公司,来进行塞货的假交易。
人工创造出来的营收,都是源自海外纸上公司之间进行的假交易,所以销售出去的货款,无法真正变成现金回来。因此,这家公司的“货币资金”会计科目,并不会大幅的增加。
最后,为了符合借贷平衡的会计规则,这些假交易只能在“应收帐款”这里动手脚,所以应收账款会大幅增加。
相对应的“平均收现天数”就会越拖越长,比如从原先的90天慢慢增加到100天、120天、180天……360天!
如果一家公司的“平均收现天数”呈现的是这种趋势,很有可能它就是在做假生意、做假账!
所以说,巴菲特要求看财报时,会要求看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报表放在一起看,还要三张结合起来立体的看。
总结做假交易的公司的财报特征:
(1)营业收入大幅增加。
(2)净利大幅增加。
(3)现金不会等比例的增长,因为销售额都是假的。
(4)应收账款大幅增加。
(5)平均收现天数越来越长。
二、“利润表”上的假账的方法2:改变折旧,延长折旧资产的使用年限
客观地讲,折旧年限取决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由于使用年限本身就是一个预计的经验值,使得折旧年限容纳了很多人为成分,为合理避税筹划提供了可能性。缩短折旧年限有利于加速成本收回,可以使后期成本费用前移,从而使前期会计利润发生后移。在税率稳定的情况下,所得税递延交纳,相当于向国家取得了一笔无息贷款。这样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净利。
三、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做假账:
除了在利润表上作假外,有些公司还会在资产负债表上作假,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如月末、季末、年末)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的会计报表,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静态体现。
正因为资产负债表的数据是静态的,所以在“资产负债表”上做假账的关键在于利用了“资产负债表”表现的是具体特定日期(如月末、季末、年末)的状况。
公司在资产负债表上作假,往往就是在总资产周转率上作假。如果一家公司总资产周转率<1,那么它通常会被当作资产密集型企业,也就是所谓“烧钱的行业”,但是,如果一家公司不是烧钱的行业,但是它的总资产周转率却<1,没办法,只好作假提高周转率了。
所以,看财报不能只看一张或只看特定的科目,而是需要将三张报表摆在一起才能看出报表的真实性与完整的关联性。
别忘了,三张报表中,最重要的是:现金流量表。
财报体现的是公司所有的经营活动,因此,其特性是指标慢慢变好或变差,报表上的数字除非碰上罕见的特殊情况,要不是不太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大幅变动的!
所以,从长期来看,就算做假账的人再厉害,总会留下蛛丝马迹。如果我们知道了这些,就不会被忽悠被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