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放出结论: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如果周围有很多人,千万不要寄希望于他们能够自觉提供帮助,要明确的向其中某个或某些人提出帮忙的要求,这样能增加自己被救助的概率。记住关键词:明确。下面是正文。
美国纽约皇后区曾发生一起影响十分恶劣的谋杀案。案件中,被害人被凶手连续追杀三次,时间长达35分钟,在这个过程中,38位目击者竟没有一人报警,没有一人上前提供帮助。案件被报导之后,舆论对目击者的冷漠展开了激烈的抨击,并由此引发了对城市居民“冷漠”表现的广泛探讨。我曾在哈尔滨亲身经历过一次类似事件,当时在公交站等车,站牌下躺着一位老人,那时天气比较热,以为他是在乘凉,没有多想,周围的人也都没有关注。大概10分钟左右,一个年轻人也发现了这位老人,并询问周围人是否知道关于老人的情况,然而大家都没有回应,结果他拨打了120。如果这时候有个记者,估计我也会上第二天的头条,被大批特批冷漠了吧。
然而,这真的是因为冷漠么?如果同样的事件发生在我们身上,又将如何行动才能增加自己被救援的机率?
事实上,众人“冷漠”的原因可以从心理学中得到解释。在《影响力》中,西奥迪尼对此进行了深度总结。首先他指出,一个人得到施救的概率并不会因为周围人数的增加而增加,反而会减小。所以在人山人海中,你并不安全。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至少有两个,第一,当人数增多时,个人提供救助的责任感就会降低。当有许多人在突发情况现场的时候,每个人可能都会想“或许别人已经打过电话了,或者别人会提供帮助”,结果每个人都等着他人伸出援手,最终集体“冷漠”。第二,对于一个事件的性质,人们是不确定的。我们可以注意到这种看似冷漠的事情多发生在城市当中,而城市和乡村的巨大差别就是“人们相互不认识”。当一个人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并不知道具体情况,而周围的人又都是自己不认识的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选择先观察观察,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会从周围人的表现来判断事件是否紧急,当然,为了保持自己的成熟稳重(如果对这个有疑问,可以在火车站中观察每位等车人的严肃表情),会尽量表现的不那么惊讶和疑惑。然而,事实是,在场的每个人都倾向于如此表现,结果大家都好像没事儿一样,这样的线索告诉我们“哦,原来并没什么鸟事儿,不要紧,不要紧”。
在上述两个原因的推动下,“冷漠”毫不掩饰的登上了台面。另外,除了书中提到的这两点,我怀疑那些真正冷漠的人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因为,人群中可能真的会有那么几个是爱看热闹的、冷漠的嗑瓜子群众,结果他们就表现的无所谓,甚至很开心,这同样会被周围那些本来想提供帮助的人作为线索,从而对事件本身进行了误判。此处是个人理解。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人们真正冷漠的原因并不是人性使然,而是出于对事件的不确定性和责任感的分摊。于是为了增加自己在遇到紧急事件中得到救助的概率,就要消除目击者的这两点障碍。首先,为了让众人知道当下是一个紧急事件,要明确地喊出自己的需求,表达自己所处的情况十分紧急。比如“快救救我”,“我需要立刻去医院”。但是这样还不够,还要提高某些人的责任感。因此要明确的对其中的一个人提出要求,比如手指着其中的一个人喊“你快打120!”,再指着其他人让他们前来帮忙。这样就会让人群中的人不再是“冷漠”的围观者了,自己也会及时得到救护,为救援争取宝贵的时间。
在这种紧急情况下,千万不要感到尴尬,如果因为尴尬就把自己的性命或者身上的某个部件搭上,实在不值。另外,如果自己是围观者,可以选择主动询问当事人是否需要帮助,以消除自己的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