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还是给《Loving Vincent》写点什么吧。【后半涉及少量剧透,点开请慎】
一句话总结——如果仅仅以电影的角度去评价这部作品,就像以画得像不像评价梵高的画作。
很高兴也很荣幸能在电影院里看到这部作品。
早上搜了些相关的背景资料,有点想骂中文译名完全颠覆了英文原名想表达的含义。
直译为“爱你的文森特”就很好,电影中梵高几乎每封信都是以这句作为结语,我想不仅仅是在表达他和弟弟的感情,也是电影试图展现的观点,渴望被爱和对世界本身的爱,始终贯穿着梵高的一生。
买票的时候发现除了自己的两张票只卖出去三张,开映时只来了一对情侣。
还中途不到1/2的时候就走了。
我有点儿惋惜,他们不知道自己错过了多么好听的片尾曲。
太后看完吃饭时问了我一个问题。
如果我和她也中途退场,没有观众,屏幕上的电影是会为了省电关闭,还是对着空无一人的座位继续播放?
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因为这件事没有发生,我们也不是影院的工作人员不知道规章制度,但是让我自己选的话,我希望即使没有观众,这部电影也能播放完。
梵高的画作生前几乎无人购买,一百年之后却拍出艺术史上的天价。
没有观众的艺术就不是艺术吗?
我不知道那对情侣怎么舍得在看到一半的时候放弃这样一部特别的作品,而不完成它。
很多人都说这部电影剧情沉闷。
毕竟是由真人故事改编,但对我来说有很多意外之喜,如同沧海拾珠,又像梵高眼里的星空,夜幕上那些微小的光点其实是巨大到人脑无法有具体概念而只能以抽象数字表述的天体。
比如开头梵高的好友、邮局局长说服影片主人公,也就是局长自己的儿子阿尔曼(影院是这个版本的译法,到底是哪个英文名我实在懒得找了),为已经自杀的梵高送信。
已死之人的信件还需要送出吗?
最初阿尔曼是抗拒这份额外的工作的。道听途说的消息让他认为梵高是个懦弱、被人排挤的疯子,何况梵高已经死了,不可能收到别人的回信。
不过父亲还是说服了他,于是阿尔曼才踏上这趟旅途,在其他人的转述中拼凑出另一个他所不了解的梵高。
这一点在中段玛格丽特相关的剧情也有回应,她经常会为梵高上坟并送花,面对阿尔曼的询问和质疑时却前后说法不一,并且反问因听了其他人的说法而愤怒的阿尔曼梵高死的时候他又为梵高做了什么,认为自己为一名死人能做的事也就是送花。
“梵高喜爱这些花朵,他欣赏生命,不仅仅是那些美好靓丽的,也包括干枯丑陋的枝桠。”
原话大概有出入,不过大意如此。
还有船夫在讲述梵高受混混欺凌时冷漠的“那不关我的事”,要知道之前说梵高看到乌鸦偷吃他的午饭也开心是多么孤独的人也是他。
至于片尾阿尔曼愤怒地说一定是混混枪杀了梵高,应该让混混受到惩罚也是非常强烈的主观想法,影片始终没有确定给出梵高究竟是自杀,还是为他人杀害的定论。
非常高明的悬念。
还有莫名其妙跟踪主角的橙发男孩,坚信上帝而认为侮辱上帝的梵高是魔鬼的女管家,嘴上说着加赫医生一家势力眼又在父亲被怀疑和主角失业之后拒绝继续赊账把主角大半夜赶出旅馆的年轻老板娘,每个人眼里的梵高似乎都不一样。
那些说这部电影剧情沉闷的人真的有好好品味导演故意设置的细节吗?人工成本如此之高、耗时如此之久的手绘油画电影每一秒都异常珍贵,怎么可能缺乏信息量?
当然,艺术始终是非常主观的个人感受,不喜欢这种绘画风格和懒得思考的人无法欣赏这部作品是很正常的事,鲁迅说过人和人的悲喜并不相通,至理名言。
在梵高死后没有人能知道真正的他到底是怎样的人,家乡的邻居排挤他,集体请愿赶走这个潦倒的画家,孩子们欺凌他用石头砸他,加赫医生说抑郁症患者从感觉生活充满美好到情绪崩溃只要六个小时,而梵高自称受伤是自杀的前一天,还在给许久未见的弟弟寄信请弟弟为自己再购买一大批作画颜料。
我无意“通过改变信息的逻辑关联而误导”尚未观看这部作品的人。
这是我们之所以无法理解他人的现实原因。
也是梵高伟大的原因。
无人理解,但仍然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