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叶公告诉孔子说:“我家乡有个正直的人,他父亲偷了别人的羊,他便出来告发。” 孔子说:“我家乡正直的人与这里不一样:父子中有一方犯了事,父亲会替儿子隐瞒,儿子会替父亲隐瞒,这才是正直吧。”
这句话,就给大家以思考权衡,什么才是真正的“直”?
孔子重视“伦常”,他认为,人伦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你为了表示自己的正直,为了减少乡里偷东西的行为,把自己的爸爸举报出来,这件事情,内藏机心。你一定是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才会做出这种有违伦常的事情。
所以,孔子并不认为这是直,反到是认为,这是“曲”,这个是有心机的一种表现。这种行为看似很“大义灭亲”,但实际上,破坏的是一种家庭中的基本信任。
如果一个人在家里面都不能够放松的话,那么这个社会也会变得越来越多的狡诈,越来越多的隐瞒,没有人敢说实话。
孔子所讲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我们首先要维护的就是人伦之长。
《乡土中国》里讲叫做差序格局的这种状态,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是像在水里扔掉一个石子一样,涟漪荡开了一般,一定是有一层一层远近亲疏的关系的。而且,即便是亲兄弟两个人,荡开的涟漪都不一样。因为两个人联姻的家族也是不同的。婚姻会形成新的家族体系。
这就是中国人看待人际关系的一种基本思路,有亲疏之分,没有亲疏之分就没有等差,没有等差就形不成社会的关系,这其实就是孔子始终坚持的这种名分的概念。
虽然法制很重要,但是如果人们都积极的“其父攘羊,而子证之”的话,这个社会其实也挺恐怖的。
这个观点,一定是有很多争议,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我们都可以各抒己见,各自表达。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平时的生活起居要端庄恭敬,办事情的时候严肃认真,对待他人要忠诚。就是去边远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也是不能废弃这些原则的。”
这些话看起来好像并不是“仁”的定义,而是一些做事情的准则。
我们在《论语》里了解到的樊迟本身的个人修养不是很高,所以孔子就给樊迟提出了一个比较低的要求,樊迟只要能够做到,就已经很好了。
但是另外有一个更加靠谱的解释是:樊迟问的并不是“仁”,而是“行”,这是有所考究的。
“问行”,就是要出门了,例如:樊迟可能i二到了一个出国为使的任务。走之前问孔子,我要走了,老师有什么要交代的吗?这样解释,就顺畅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