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西安完成学业后只身一人来到北京工作已有小两年的光景,初到首都就被“高高在上”的房价和实习期交完房租后勉强生活的现实打击到体无完肤。在那段时间里,即使是每天的早起都需要一碗浓浓的鸡汤,印象最深的一碗是高晓松老师的那句“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由于租住的地方距离单位坐地铁也要五十分钟,路上的时间多是用下载到手机里的小说来打发。在最初的一年里,我把原先在学校看过的经典小说几乎重新翻看了一遍,以至于和我租住在一起的室友会时不时的让我推荐书单。
记得有一次室友去相亲,提前打听到即将见面的妹纸喜欢小说,就问我有没有合适的推荐可以提前做做功课。我想了想他推荐了顾漫的《何以笙箫默》,而不是那本我在第一次看过后就网购了珍藏版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尽管这两本小说都是我脑海中的经典作品,也尽管两本小说都渲染刻骨铭心的爱情,并且最后的最后,小说里那对互相喜欢的人终于走到了一起。可是,当你静下心来细心品读时,这两本相似的小说却又有着天壤之别。在《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里,郑薇从那个懵懂的玉面小飞龙成长到能够在中建二分里八面玲珑的郑秘书,记得小说里郑薇有一句话可以来描述她的成熟,大致的意思是:我有太多的老师,他们都给上了沉重的一课,叫我怎能不长大?你又何曾不是给我上了一课。比起同龄人来说,林静有着更加沉稳的性格,如果不是家人的出事,我想那幸福的结局本就应该早早的到来在他的身旁。可惜……一直以来我也这么认为的,小说中的角色总有作者的影子,不知道是不是林静。因为小说中,郑薇在与陈孝正恋爱时也曾问过自己,为什么能够如此快的从林静的不告而别里脱离出来,开始一段新的爱情,难道是她爱的不够深沉?最终作者也没有给出郑薇的答案,或者可以说这恐怕是作者的答案。那个年龄,那个季节,外面的世界那么精彩却又无奈,发生了太多的事情都无法在事后追究一个对与错。毕竟生活真的不是铅笔画,画错了可以擦去重来。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想,要不作者怎么会在书中写下这样的句子:人世间的感情为什么不能像打地基一样,挖一个坑,就立一个桩,所有的坑都有它的那根桩,所有的桩也能找到它的那个坑,没有失望,没有失败,没有遗恨,永不落空。
本科的时候在学校的图书馆里第一次触碰到顾漫的《何以笙箫默》,应该是那被千百人折磨过的封皮埋藏了她应有的醇香,我仅看了个开头,却没有将其借出。再次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已经是离开四川而身处西安了。依然记忆犹新,我是在中午步行前往省图摸索到了这本书,而后用了一个下午又一天的时间,足足看了两遍。本来一遍带来的震撼就足以弥补我初到西安后的那份孤独,可是第二遍却是在探求何以琛与赵默笙坚持等待的原因。可能那苦尽甘来的佳酿总是要让酿造人等候,也可能只有坚持才有机会等到那温馨的结局,无论是出于那种原因,我想这个痛苦而又折磨人的过程总是不可或缺的,应该就是这样,所以刻苦铭心的思念在相见时都很快的成为了默契的基石。其实书中还是有很多地方是我这个恋爱经验无限逼近于零的人不能理解的,比如作者的这一段:
平静是因为已经有所决定。
决定了要等下去。
有些人的伤口是在时间中慢慢痊愈,如我。
有些人的伤口是在时间中慢慢溃烂,如他。
原来这些年,他痊愈的只是外表,有一种伤,它深入骨髓,在人看不见的地方肆虐。
……
突然觉得自己就好像这不知名的花。
一人花开,一人花落,这些年从头到尾,无人问询。
从四川到西安再到北京,除了四川的火锅、西安的屌丝“三件套”(凉皮、冰峰、肉夹馍)和北京的雾霾天,留在记忆深处的就是那些一遍遍翻看的小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