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我可以成为任何我想成为的人。
2016年9月22日,我20岁了。如果人的一生有100年,那我已经度过了五分之一了。过去的20年应该是我人生中最无忧无虑,最轻松的时光了。它也是奠定我以后人生道路基础的20年。
在20岁之前,遇到什么问题,犯了什么错,都理所当然的觉得自己还是孩子,就可以无条件的原谅自己,宽恕自己,总觉得反正以后的路还长着呢,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就算到18岁的时候,成年了,但是也只是法定意义上的成人,心态和之前没什么太大的变化,毕竟年龄还是在1上数着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学校走出来开始实习,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拥抱这个社会,得到的反馈有欢笑,有泪水,有成长......这期间经历了许多足够我回忆,品味一辈子的事情。我想每个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都和我一样:有着立志要做出一番成就的激情,却又背现实的冷水从头浇到脚;面对形形色色的人有着自己坚持不变的评判标准,却又还得收起自己的脾气小心翼翼的去打理人际关系。每个人的棱角都在逐渐的被现实坚硬的磨轮打平,打的更加圆润光滑,尽管心中有一万个不情愿,但是还是必须要这样做,因为在人和人相互交流接触的时候,只有这样,彼此的棱角才不会扎到对方。
2016年6月22日,实习结束,我回到学校,心境和之前大不相同。觉得学校和外面的世界比起来,就像一个象牙塔,一个避风港,你可以在里面做自己任何想做的事情,不用担心明天要去哪找客户,不用担心这个月的业绩不达标怎么办,也不用担心明天要多早起床上班去挤地铁挤公交......但人生就是这样,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你不可能一辈子呆在这个避风港里,因为这世上根本没有永远的避风港,风浪终究还是要到来的。
实习结束也就意味着我...毕业了,以后再也不能以我“还是个学生”的理由来面都所有的未知。我记得拿到毕业证的那天是个阳光充足的下午,我看着那张崭新的纸,阳光照过去,反射出很美的光,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再到大学,我遵循着理所当然的规范,每一步都走的都非常标准,努力争取符合那个时代的行为规范,也不幸地成为大人们口中的那个“别人家的孩子”成为中国体制教育下的标准产物。
当我拿着毕业证走出校门的时候,我已经是个有一年工作经验,初出茅庐的职场新人了,尽管还是属于菜鸟级别的,但是心态,能力已经较一年前刚实习的时候大有改观。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经过一年的摸爬滚打,终于清楚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该往哪方面去努力。尽管有些细节还是很迷茫,但是起码有了个大的方向。
毕业之后我辞掉了原来的工作,重新找了个兴趣相投的工作,并为之持续奋斗。不知不觉中,我已到了奔2的年龄了,在我20岁生日的那天,我发了条朋友圈,内容这样写道:我终于奔2了,该好好想想以后了。并且特意配了一张比V字的手势的照片,“该好好想想以后了”这是我对自己20岁的期许。到了20岁,无论是字面的上从1到2,还是生理心理年龄,都明显感觉到和19岁有着非常明显的变化。在我生日那天,好多亲人,同学,朋友,同事通过各种方式给我上祝福,说的最多的一话就是:20了,以后就是大人了,再也不是小孩子了。是啊,再也不是小孩子了,以后的一切都要开始独立承担,以后要过怎样的人生,决定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再也没有那条可以让你参照的标准线了,因为人生本来就没有什么标准答案, 没有人非要规定你必须活成什么样。
我的微博签名是“我才20岁,我可以成为任何我想成为的人”现在毕业近半年的我,做着一份虽然工资不高但是真心热爱的工作,有大的人生规划,也有短期内要去完成的事。有人说“年轻就是资本,有大把的青春可以去挥霍”但是我认为,正是因为年轻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资本,才更不应该去挥霍浪费,应该去做属于你自己的梦,追梦的人永远最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