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虚度的暑假
暑假快要结束了,前一阵子我沮丧不已。
简单地说,“面对大河,我无限惭愧,我年华虚度,空有一身疲倦”。
这个暑假,伴随着考试延迟,当真是一事无成。
穿梭在校园里,经常遇到其他专业的同学寒暄,
“你们统计不是应该去实习吗?”
“你们会用Python编程好厉害哦”
“你们就业去互联网待遇好好啊”……
说得我羞愧难当。
是的,是的,我没去实习,我编程也不好,我也没指望能进大厂。
说不焦虑,那是假的。
考试就报了两门,还放弃了一门,现在直接考试延迟了。好家伙。
说不泄气,那是假的。
之前写的文献综述和设计的量表都没用了,因为给我换了新数据。好家伙。
说不难受,那是假的。
数据清洗了好几天,然后发现要研究的变量非常不显著。好家伙。
说不郁闷,那是假的。
总结一下这个暑假,
实习:无,论文进度:无,考试:无。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刺激吧。
生活嘛,总是会起起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
02 现实和星辰大海
我和朋友说起来的时候,朋友说,
“你想啊,这是学生时代最后的暑假了,就算一事无成,也不过分啊。”
想想也挺有道理的。
但其实,朋友也焦虑,我们都焦虑。没有人不焦虑。
论文开题怎么办,实习怎么办?
我喜欢什么,我适合什么?
我该选择什么职业,我能不能找到心仪的工作?
对,别笑,我就是在考虑这些很浅层次的东西,受困于生存本身。
在时代的潮流下,也许我也该从“能为社会做出些什么”的角度出发去考虑职业规划,这种想法有时能把我从混凝土地上提起来。
让我抬头看看星辰大海。
但是,星辰大海,太遥远了,虚无缥缈得像概率波函数。
所以更多时候是苦涩,是无力,是“长大后我就成了自己当初讨厌的人”的尴尬。
我记得初中时看王小波的书,里面提到:
“我坚信每一个人看到的世界都不该是眼前的世界。
眼前的世界无非是些吃喝拉撒睡,难道这就够了吗?
还有,我看见有人在制造一些污辱人们智慧的粗糙的东西就愤怒,看见人们在鼓吹动物性的狂欢就要发狂。”
当时,中二的我就想,
“对啊对啊,那些只看到眼前世界的人,真可悲!我反正绝不沉默,我要有个永远不休不止的灵魂!”
现在想想,
“【只看到眼前世界的人】,这可不就是我嘛”。
在生活这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中,我一天天长大,斗志也一天天消失,最终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直呼自己菜死了。
我太渺小了,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很难贡献出多大的力量,而只能被推着行进。
毕竟天天戏谑自己是“工人爷爷”,也只是【新生代农民工】而已。
看看现在的自己吧,当年叫嚷着说要有个无休无止的灵魂的人,现在觉得自己平庸得跟那啥似的。
觉得别人怎么那么厉害,可以同时做好那么多事情,可以把任务完成得那么高效那么漂亮,还每天元气满满。
而我好像也没有做成什么东西,但是也没读什么书。
长长的暑假,只看了《沧浪之水》、《丰乳肥臀》和《在细雨中呼喊》。
睡眠时间充足,还每天困得颠三倒四,神奇啊。
一无所获,羞愧难当,羞愧之余,仍然摸鱼。
别骂了,别骂了。
03 体验
七月里,选了体育的桨板课,每周两次在思源谷重复着掉下去爬上来。
最后一次课是去白城沙滩出海,把桨板从思源谷搬到沙滩的过程,很累,后面全靠意志力鼓励自己。
“勇敢牛牛,不怕困难!”
扬言要征服大海,一踏上桨板就被海浪治得没脾气。
所有学过的招式好像都不管用了,在海浪的推动下,自己能做的只有顺从它的意志。
老师在岸边吹着口哨扯着嗓子说“别往左边去,那里有暗礁!”
但其实我是知道的,我只是……无法控制方向,只能顺着海浪漂到那里。
想想人这么渺小,在轻微涟漪的海浪下就飘摇不定,那些悲伤和郁闷就更是渺小得不值一提了。
一辈子说出来很长,其实也就是几万个白白的日子。
可是我们该怎么去填充这些日子呢。
八月里,跟着朋友学羽毛球,真真切切感受到什么叫“眼睛看会了,手没会”。
我吐槽说,
“好难学啊,还好这个时代可以靠脑力劳动活下去,如果是按肢体协调性、力气大小来排序的话,我可能连中专都上不了。”
我也会想起前一阵搬宿舍时,有个叔叔扛了三大箱东西下楼的事情。
他的短袖湿透了,满脸都是汗,每一步都显得那么沉重而艰难。
我想,我论文数据不显著的问题算什么啊。
人人都是要克服一些东西的,也许生活就是在不断克服中前行。
而我,没吃过大苦,没历过大难。
于是眼前这些微小的阻力,就能让我焦虑不已。
这多少有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
和叔叔扛着重物小心翼翼下楼的沉重比起来,和《上帝掷骰子吗》里量子物理学家泡利不理解反常塞曼效应比起来,和《丰乳肥臀》里母亲带着孩子们出走家乡时的饥饿疲惫比起来,
我的虚无缥缈的焦虑算什么?
这个暑假也经常打乒乓球,骑车回去的路上,我说,
”看,月亮好圆!“
一个同学说,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那时我觉得,日子要是一直这样该多好啊,白天平平静静地学习,晚上去打球,无忧无虑。
但,日子,并不是这样的。
学习会遇到难题,还经常忍不住玩手机,论文也总是进展不顺利。
连打乒乓球,对我来说,改了横板以后,反手攻球也怎么都学不会。
那天在芙蓉餐厅遇到一个博士学长,我们说起因果推断的东西。
后面他讲着讲着,就讲到广义最小二乘、矩估计、分位数回归等。
我吃惊不已。
“你看,高级计量经济学里面学到的东西都是有用的吧?”
我点点头。
可我当初学的时候只觉得枯燥无味,如今看来,真是大不敬。
学长兴趣盎然地侃侃而谈,也让我觉得,我们不该把学习妖魔化,而应该更有积极性和探索精神。
当我们对它的态度和立场变了,也许对它的排斥和迟钝也会减少。
而这个过程,也会体验度更高,收获更大。
生活就是要经历各种体验啊。
因此所有的情绪,包括那些迷茫和焦虑,也是丰盈我们内心的必要经历。
所以我们该做的,是学会和任何状态中的自己好好相处,慢慢积累。
有一天,会发芽。
刷子去北京了,她说很多人会去雍和宫烧香,原因什么都有,“实验不显示阳性,数据不显著,论文没过审”……
最后她说,
“人到了这个年纪,努力是一回事,运气是另一回事,我们只能把握事情的一部分,其他的就顺遂天意,也别老和自己过不去。”
就像前一阵换题,让我郁闷不已,觉得自己之前的都没用了,朋友一句“功不唐捐”,让我记忆深刻。
也许真的不该太追求结果而忽视过程,要沉下心做事,要有积极性,要在这个过程中感受进步。
《乔布斯传》里面说,人身上有很多个点,是你不知道的,最后这些点会被连成一条线。所以,没有什么东西是浪费的,它需要一些机缘。
功不唐捐。
你且安心地体验每一天。
04 拎明白,有勇气
我也常常有这样的困惑:
而我想,这个困惑产生的本质,还是因为自己拎不清。
实习的人在为自己没学到太多有用东西而焦虑;
看论文的人在为自己没找好合适方向而焦虑;
回家陪亲人的人也在为自己好像啥也没干而焦虑。
似乎都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但似乎又都在焦虑。
因为拎不清,所以总是想与其他同龄人做一样的事情;
因为拎不清,所以不能把自己的能力和喜好与职业规划契合;
因为拎不清,所以总怕被别人远远甩在后面;
因为拎不清,所以陷入自我怀疑而焦虑;
因为拎不清,所以在卷与被卷之中不知该如何平衡
……
但其实,
我以为的优秀,并不是完善的优秀;我看到的普通,也并不是普通的全貌。
普通和优秀之间的差别,或许只在于个人的定位。
而倘若我们拎得清,人人心中一杆秤,就必不致于站在唯一的定位那里比较和焦虑。
要拎得清,需要我们对自己有更深刻的认识,我到底喜欢什么,我到底擅长什么,我到底适合什么节奏的生活……
要拎得清,需要勇气,去大胆取舍,大胆定夺,大胆舍弃其他可能性,不要优柔寡断顾此失彼(我就是这样)。
前几天和一个同学聊起《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这本书。
我是大二时看的,当时就去翻开微信读书,找以前的读书笔记。
突然看到那时记录的一段话,大意是本科时有个农民工也来参加我们学校的英语角活动。
他已经三四十岁了,英语磕绊,神态紧张。
可他毕竟鼓起勇气站在那里了。
彼时的我感动不已,现在时隔多年,看到这段记录也依旧感动到哽咽。
他那么勇敢,为什么我却越来越胆小了。
已经参加工作了的朋友77重新打算考研,我们也交流过。
与其说是给他鼓励,不如说是共同取暖。
他的工作好像不太忙碌,同事相处好像也轻松愉快。
倘若是我,我应该没有勇气放弃这份舒适,去搏一个辛苦的可能性吧。
可他就下定决心考研了。
他那么勇敢,为什么我却越来越胆小了。
人真应该进步啊,去克服,去修炼,去体验。
包括看到电视剧《奋斗》,杨晓芸那么骄傲一个人,可是她哭着去挽回向南的时候,也是真的动人。
也许人都不应该太脆弱而不愿承受可能的受伤,人都应该勇敢的去争取,去把握。
毕竟,“双向奔赴也得满怀期待的人去争取”。
寒假时在家,爷爷说他要把很重的柱子放到很高的墙上。
他82岁了,我是不信的,我摇摇头进房间了。
等我出来的时候,他真的不知道怎么就把柱子搬上去了。
那么沉啊。
一瞬间,我想到上个学期爷爷鼓励我的话,
“只要努力勇敢就一定能办成事情”
或许,这就是他的真实想法。
最后,分享一句在知乎看到的话,我看到的时候,真的觉得很鼓舞,也希望能鼓舞到你们,一起加油并且快乐的往前走~
「你就大胆的往前走,不要怕。最好的人、最好的事,都在后面。」
欢迎关注公众号:聂小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