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相亲”这件事情,就会觉得很老土,很古老,是一个非常被物化的过程。
不可否认,这种对于相亲的感受都是非常确切的,尤其是对现在90后,00后。相亲很多时候就会被认为是已经到了适婚年龄情无所托,为了后半生的安定平稳而需要组建家庭的一种途径。更不用说很多时候对于相亲的刻板印象就是家人也可能会参与的,一场明码标价的物质对谈。
如果相亲真的全部都是这个样子的过程,一定会带给双方压力。
但很多时候,我们在做事时重要的不是在做什么,而是怎么做;换句话说,你会考虑用什么样的心态和思考角度去看待问题。
如果当你在可能要面对相亲这件事时,重要的不是要不要去相亲,而是如何看待这件事,如何参与和进行这件事。
在北京上海等很多城市的公园中,都会有一个知名的相亲角,异地游客甚至会将之作为旅游景点前去参观。在这些相亲角中出现的人物,大多是到了所谓“适婚”年龄的年轻人,而相亲角中的出现的则几乎都是他们的父母。
很多人一听到这种形式,就会觉得这难道还不够物化吗,一个个丰富多姿而立体的人,变成了一行行的文字或是数字,双方当获得了进一步接触的机会时,也大多是因为这些文字和数字都令对方比较满意,而并非是两个人或深或浅的接触时散发的人格魅力的吸引。
如果我们很武断的这样下结论,其实可能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表象,耽误了我们认识关系的本质。
如果说不是相亲这种形式,那么与之相对应的大概是偶然的邂逅,无意的多次接触,可能是一见钟情再或是日久生情。但如果认真的分析那些成功的邂逅,终成眷属的日久生情,当中除了相互看着顺眼以外,就没有物质的层面在吗?
相遇的刹那,对方身高多少,穿了什么样子的T恤,从什么样的交通工具下来,逛的是什么店,甚至是他消费时对待服务人员的态度,无不体现着他的层级家教和背后的经济基础,每一样实际都包含了物质的评判。我们实在是没有办法说,没有任何物质层面的理由灵魂与灵魂相遇了。
所以当我们愿意承认在交往中不可避免的会让物质因素参与到我们的思考范围内,接受相亲就没那么难了。但,这只是一部分的因素,尽管不在排斥相亲,将双方数字条件摊开的谈判的明码标价依旧是下下策。相亲的本质目的是为了扩展多一种认识朋友的方式,没有人喜欢当做商品一样被陌生人评估,平日我们坐电梯都不喜欢旁人对自己多加打量,更何况可能一顿饭的时间你都会本当做商品一般审视。
想办法排除掉这种审视与被审视的状态,可能才是合理的相亲扩展自己交往圈子的途径。
但其实很多时候,父母眼中的相亲就是以结婚为目的的,这种审视的状态一旦牵扯到父母是根本无法避免的。更不用说是在北上广一线大城市中多如牛毛的相亲机构,让两个完全不认识的陌生人一同坐在一个狭小的房间内,尴尬的聊一些不知所谓的话题,相互审视着对方。
其实如果换一种模式,同样是相亲,大家不带功利性的去参加一场令人愉快的活动。这过程中的不再把条件或是结婚作为主要的目的,每个人都能够坦然的做自己。人与人之间是否和的来排除了审视的目光,也许会更容易的找寻到想要的未来。
作为同样适龄青年的我自然参与过各种类型的相亲,但真正遇到一个令我倾心的人,也可以用相亲来描述,是一场朋友以给我介绍男朋友为目的的聚会。不以结婚为目的,没有审视的氛围,每个人都开心的去交流,找到那个和你心意的Mr.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