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文化》一书是著名的杰姆逊教授在1985年赴北大开设的有关西方文化理论专题课的讲演录。和传统的理论著述相比,该书的语言要浅显得多,更加富有口语色彩。而结构逻辑则稍显松散,因为讲课过程中难免要回答学生的提问,因此思路时有中断,但依然闪现思维的火花,是系统地了解后现代主义的必读书目。
书共分五章,乐黛云为其做序。五个章目除第一章主要进行关键性的名词解释之外,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主要研究共时性文化系统中的不同层面,第五章则通过绘画、文学作品等方式对后现代主义进行多方面的评析。书中用到较多的文学作品有三部:一是德莱赛的《嘉莉妹妹》,杰姆逊以其为现实主义的代表;艾略特的《荒原》是现代主义的代表;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则完全是后现代主义的产物了。
在本书引论“文化与文化分期”中,杰姆逊首先分析了“文化”的含义,并最终认为文化是与自然和贸易、金钱、工业相对立的。继而解决的是“文化分期”的问题。杰姆逊认为资本主义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对应的文学样式。国家资本主义阶段产生了现实主义,垄断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阶段产生了现代主义,而二战后的资本主义则成为后现代主义发源和生长的沃土。
本书的第一章“文化——生产”方式主要就研究中的几个关键性的词语做出解释。第一节“上层建筑,基础,马克思”从一个和中国话语系统极为不一样的角度解读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关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并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特点在于一方面为历史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考察的线索,另一方面就是把每一生产方式作为一个包含不同层次的共时系统来进行考察。第二节可能原本不在讲课计划之内,是对一些学生提出的概念性问题进行回答,这些问题包括什么是“结构”,什么是亚细亚生产方式,再就是如何理解福柯“知识即权力”的观点。关于什么是“结构”的问题,杰姆逊首先认为结构即“把事物间的相互观念关系化”,然后梳理了西方“结构”观念的历史。针对“亚细亚生产方式”,杰姆逊一方面认为亚细亚生产方式表现为各个农业村庄的分工合作,然后指明了亚细亚生产方式在东方社会的重要作用,并认为正是生产方式的差异产生了西方用“他性”来表达异文化的根源,并结合福柯和萨义德的理论认为西方的东方学“的研究对象是通过把东方人或东方的现象无一例外地看成一件物”才是有可能的。在第三节“摩尔根·德鲁兹与精神分裂·同心圆”中,杰姆逊根据摩尔根和德鲁兹的社会发展理论,细致分析了西方社会从符码化到解符码的历史。杰姆逊认为原始人的符码化意味着对感性世界的分类,而随之而来的超符码化则意味着梦寐时代的随意性符码化现在将严格地整理分类了,将成为一个统一的系统(18),社会的中心由此产生。现代社会——特别是现代主义则是在已经被摧毁的符码系统上企图创造新的神圣的东西,即“再符码化”,而后现代社会则意味着彻底的解符码,因此德鲁兹认为“伟大的当代英雄只可能是精神分裂的人,只有他能摆脱这一切的符码,回到最原始的状态”(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