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翻开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靠近这滚烫的文字,感受这字里行间里蕴含的炽热情感,不觉间,脑海显现了艾青的这一诗句。这正是吴非老师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眷恋、对青年同行的殷殷期望的真实写照。
“爱所有的孩子。”读完这最后的文字,轻轻合上书本,已是深夜时分。但那掷地有声而又充满期待的话语,却在自己内心反复回响。
“没有一种职业会让我如此投入生命,也不会有一种职业让我如此忧伤。”吴非老师的真实坦率与强烈忧患意识引发自己内心强烈的震动,我掩面而思:作为一名教师,该如何去爱孩子?自己最应该做的是什么?
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教育界最重要的事,就是捍卫“常识”。
或许,我们会觉得这“常识”是小事,不值一提。但是,在物欲横流、充满诱惑的现代社会,教育问题重重,有悖“常识”的事太多了,“反教育”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比如,为迎接上级领导来检查工作,某小学校组织学生手棒鲜花,在校门口外顶着寒风列队;下雨了,孩子们还在露天的舞台上演出,领导们却让学生在旁边为其撑雨伞继续观看;学生迟到了,班主任不问青红皂白,一顿怒骂后将其罚站教室门口……
这些现象和行为不仅违背教育常识,也违背了基本的伦理道德。
陈桂生教授曾说过,且别小看众所周知的常识、常理、常规、常情,岂不知若违背了健全的常识、常理与正当的常规、常情将是怎样性质的失误?
是的,有教无类,教书育人,教学相长,为人师表,循序渐进……这都是教育中几乎是人尽皆知的常识了,但,在喧闹繁嚣的社会影响下,教育也变得越来越急功近利和唯利是图,过分追求“馒头”,教育的大划一、教书而不育人、“教”凌驾于“学”之上……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大多是违反常识而衍生出来的。
这一份对教育因远离常识而引发的忧思,相信是每一个真正关心教育,思考教育未来的教师都回避不了也绕不过去的愁绪。
确实,教师的不当、不文明的言行,教师的粗俗,一定会以各种形式传给学生、影响学生,而学生时代学到的一切,都会渗入他们成人之后的生活中,教师今天这样粗野地对待他,不仅对他本人造成伤害,在未来的年月,他也有可能同样对待别人,去伤害更多的人。
如果一个教师如果坚持“爱护学生”这一常识,就不至于随意侮辱学生,就会在意他们的感受,更不可能在一个孩子面前表演粗野。坚守教育常识,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是做一个好教师最起码的要求。
教育是什么?火箭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梁思礼先生说:“教育就是教人如何做人。”教育首先要做的,是依据常识并教会学生遵守常识,学会学习并养成好习惯。所以,教师得先会“做人”,再“教人做人”。
那么,“师表”,应是教师首要坚守的常识了。正如某教育专家所说的那样,优秀的教师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他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比知识重要得多的思想,气质,以及未来。
“师表”这个常识告诉我们,很多时候,教师不只是代表着自己的,每一句话,每一件事,都会影响着自己的学生。教师又是很危险的一个职业,因为“有学生在看着”,“他们会跟着学的”。
教育中真正的问题并不是教学技能的问题,正如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中所说的那样,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吴非老师也认为,仅仅关注教学技术层面上的发展远远不能解决教育的问题。
我想,这也是吴非老师在《致青年教师》一书中并没有太多涉及教学技能的叙述,而更多的是关注“如何做人”这样的问题的原因吧。吴非老师对教育的忧虑,对青年教师的期望,也主要体现在这方面,把教师的道德素养提到最高的位置上。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教师要对职业生命负责,就要爱学生,就要先做好人。
作为青年教师,更应好好体会“教师的人文素养比业务更重要”这一句话,否则,教师的庸俗行为,就会成为一部反面教材,在学生的心灵上种下一粒基因残缺的种子,这样的教师,缺乏的是对教师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自身修养的追求。
好的教育,是对孩子的一种“亲切款待”。孩子就坐在你的面前,你要给予他们什么?你将带他们到哪里?读《致青年教师》,相信你也同样会找到答案,但怎样做一个好教师,得用自己一生的践行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