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把行之有效的写作称之为“创作”,换言之,就是所写的文章能够顺利地通过简书的专题审批。顾名思义,创作就是运用我们的综合能力与认知去创造文学艺术作品。而在学习创作的过程中,能够同时满足我们对于求知和创造的快感需求。
或许是因为挑战太诱人了,好比是亚当和夏娃偷吃的那颗苹果;亦或者是成功创作后所带来的满足感,足以一扫而光埋首码字时种种的抓耳挠腮、搜肠刮肚,导致我这一个月来每天笔耕不辍,满腔热情地忘我创作。
先是从日常小事出发,于是我写练字、走路、听广播等,开始收获了《散文》的“甜头”。为了让妙笔生花,文采斐然,我利用业余时间大量阅读名家散文,闲暇之时多多外出接触大自然,更好地吸取天地之灵气、陶冶情操。
再者,我开始关注征文,便以《母亲是朵向阳花》的处女作,诚惶诚恐地敲开了《谈写作》的大门,加入了微信群,认识了很认真尽责的主编,还有一大群同样怀揣文学梦、同样热情洋溢的朋友。
现在,我日渐有了点信心,大胆地迈进了《短篇小说》的园地。所幸极是,拙作几篇皆承蒙厚爱而不弃。于是,我勇敢地接下了飞花令7,创作了《天生爱情狂》,重温了大学时代的舍友情。
迄今为止,对于创作,自我感觉还是良好的,毕竟这是对坚持的最好嘉奖。但就如同大海不可能永远都是风平浪静一般,一旦开始写作就犹如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痛苦、郁闷、悲伤总在你才思枯竭的时候结伴袭来,让你措手不及,疲于招架。因为不愿意坐以待毙,更不愿意就此认输,所以在夜不能寐,辗转反侧中我费了些思量了,做出了些“应战策略”。
我找了休息日的一天,上了一趟陌生路线的公车,去了一个不曾到过的地方。我开始心无挂碍地在街边游荡,像出门的旅行者一样。我张大眼睛观察身边走过的每个人,精准地在脑海中刻画着他们的每个表情,并丈量着他们步履的长度;我走进咖啡店坐下来假装看书,实则静静地聆听旁桌人的谈话,并尝试着推断他们的关系,想象着他们生活中的样子和相关的社会关系;我逛商场,饶有兴趣地倾听售货员滔滔不绝地介绍商品。当然,遇到感兴趣的,我还是会断然出手的,因为这是对别人卖力工作的一种肯定与尊重。我就这样“猎奇”着,为我下一篇小说的主人公找素材。
除了尽可能多地进行多领域、多角度的阅读之外,我还参加了英国知名大学的小说培训课程,因为我希望将来有一天我也可以出版自己的英语小说。我不奢望成为J.K.罗琳,就如同我成为不了莫言一样,我只想做我自己,一个努力创作并坚持信仰的人。
上帝是万能的,所以他就不用做梦,因为他想要的都能得到。但是他又很想知道做梦是怎样的一回事,所以他就把这个权利赋予他的子民,于是我们便有了梦的“诱惑”,从此告别了日复一日、按部就班中的沉闷与冗乏。未来很长,创作之路注定是艰辛的,但不要忘了,潘多拉盒子跑出来的最后一物——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