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课前&讲课后》
讲课前
讲课前一直是有焦虑感和紧迫感的。从刘燕峰老师老师讲完课开始,我就在着手准备。最大的难题不是建立YY直播间,而是建立一个个的小房间。曾经喜欢摆弄电脑摆弄软件的我不知怎的一直找不到建小房间的按钮。有时候觉得就在那里,可试了几次还是不成。算了,求助吧。刚好那天正在摆弄,老政来了,他没玩过这个软件,但是,你看他稳稳当当坐在电脑前,点点这里,点点那里,突然,就找到按钮了——我似乎早就见过它的。好的好的,我知道了,您忙你去吧。三下五除二二十个房间建成了。自己试了试还行。哦——长出一口气,一块石头落地了。
做课件时特别想做个母版。已经构思好了:教体局心理咨询名师工作室公益课程加上我们的LOGO,有个现成的标志,但是我觉得转过来刚好代表着伊川两个字的首拼,怎么转呢?我开始尝试,怎么都不成,好事多磨哦,抠图时不知怎么就做成了,好激动啊!谁问我怎么做成的?我还是云里雾里,但是毕竟做成了。尝试做母版,试了又试,总不死心,反反复复好多次,成了。就是这个样子喽:
正应了刘老师的那句话:不知道怎么做,做做就知道了。
做好了课件,试了试能传上去。邀请尤老师进来试试,能看见人看见图片,也能听到声音。心里的石头又落下来一块了。
怎么讲呢?先得理顺自己的思路,拉出大体框架再填充内容。专业术语不能多说,尽量变成比较接地气的语言,哪怕有几句土话也成,关键是说清楚说明白。前几节课的老师对焦点的理念已经多多少少讲过了,重新拿出来再讲,如何让大家觉得不乏味?那就举例子讲理念,例子最好用老师们讲书时分享的案例,这样大家都听过,再解释更容易理解,也可以结合自己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和曾经的真实感受去谈。焦点的有些东西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实际做的时候就知道并不简单,“知易行难”,理念需要不断内化,需要通过实践检验内化程度。只有有感受了,才会更加重视。慢慢来吧。
抛去课前讨论,总共还有一个小时,如何分配讲课和讨论的时间也要考虑。先讲两个理念,讨论10-15分钟,最后一次,大家把感悟打出来加深印象就行。第一次课结束布置了作业,第二次(今晚)讲课,为了借力课前讨论,也为了继续渗透讨论内容(这个理念太重要但是不训练不能一下子做到),我就把第五个理念调到了第四,自我感觉这样调整还可以。最后一个没感深入讲解,因为是初级课,从我自己的学习过程来看,过多的问句使用可能会给初学习又想记笔记的老师造成压力:是记录问句呢,还是去感受“当事人是解决问题的专家”呢?于是,只用了“你怎么看呢?”试图展现咨询师不评判的、尊重的态度,用“嗯,啊,还有呢?”去持续探寻,用“太棒了,还有呢?”振奋性鼓舞加持续探寻,用“如果……您会对她说什么?”这样的假设问句,或者重复当事人的话语和用词,展示咨询师“水引子”的作用。
讲课后
无论效果如何,第一个感觉是松了一空气。课没讲完时,脑子里天天想,始终放不下。有空时,如果不看看这个课就觉得又浪费时间了,太不应该。现在,可以通过大家的分享,从中了解伙伴们的收获,感受上课的效果。课一结束,就电话“骚扰”尤老师,问她的感觉,尤老师只是赋能给我。我知道这是鼓励,我想抽时间再询问其他伙伴,哪里讲得相对清楚,哪里还不甚明了,哪里需要改进,怎么改听起来会更舒服更想听。我期待着他们的反馈让我看到更多的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