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私企中一多半的管理问题都不是真正的管理难题,但为什么又天天发生呢?因为与这些问题打交道的人,要么处于懒惰,要么处于私心,要么为了投老板所好,而将这些问题置于一旁。)
企业当然没有“肚子”,但你到许多中小私企的厂里,你最大的感觉可能是到处堆满了东西:材料仓堆满了材料,成品仓堆满了成品,半成品仓堆满了未加工完的半成品,车间也到处堆满了在制品。有的企业车间有70%的空间都用来堆物料或做出来的半成品了,真正工人作业空间可能还不到30%,给你的感觉就象是在仓库里面生产。也的确有的中小企业干脆就把某些车间和仓库混在一起,加工和组装产品时,需要什么零件随手就可以拿,方便得不得了,做出来的东西,往旁边一堆,就相当于入仓了。许多中小私企就是这样的因地制宜,以最便利的方式从事着生产。
这当然不是所有的中小企业的状况,但成品、半成品、在制品、呆滞品堆得满地都是却是中小企业的常见现象,有的人可能见怪不怪,认为堆点东西有什么关系呢?这说明工厂订单多,工人工作忙,生产效率高。果真如此吗?我们的很多老板就是这样认为的,所以才对企业问题视而不见,长期不从管理的落后上去改变这种乱堆乱放的状况。
那么,这究竟放映了管理上的什么问题呢?
1、反映了整个生产过程无人控制,没有专人以及专门的机构做统筹管控工作。
有一家五金加工企业,有内销和外销两大块,做外销是根据订单生产,做内销是根据库存生产。厂长根据成品的库存和销售情况来决定每个月各种内销产品大致的生产计划,包括品种、规格和数量,但具体各个车间的生产任务,也即每天究竟做什么、做多少,则是由各车间自行安排。各车间主管根据本车间己生产的半成品在半成品仓的库存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补充,如需要补充数量,就下单生产。而每种产品包括半成品究竟应该有多大的库存量,大家凭的主要是感觉,没有任何客观依据,如此以来就会产生以下问题:
① 在库存量没有明确的情况下,所有的人都倾向于多备货。因为作为车间主管最怕的就是市场要货的时候生产不出来,这会惊动老板。对于管理水平低的老板来说,工厂放了多少成品,占了多少资金,不是他最关心的,他最关心的是市场需要的东西有没有及时生产出来。为了迎合老板的心理,对于大多数管理人员而言,宁可做多一些,也不愿要的时候没有货。如果有些产品只能照单生产,不能做成品库存,主管们也会想办法多备料,以便订单来的时候,能快速做出来,这样就会造成原材料库存的暴涨和半成品库存的暴涨。
总之没有明确标准的库存管理,就会造成货品的存量循环上升,直到空间不能容纳为止。一个生产包装泡沫的企业因为成品仓不够用,就多建了四个大仓,结果仍然不够用,老板不知何故,因为订单并未大量增加,笔者告诉他:只要你不去控制库存的量,再多的仓库也不够用,因为所有的人都以出货为准则,为了出货,他们根本就不管成本的控制,你老板本人最关心的就是出货,老板无言以对。
②这个五金加工厂的生产,实际上是由各个车间自己决定的,每个车间主管凭的都是他对市场的判断和他个人对于库存的经验。每个人都会有一定的误差,这样各管一段的结果就使得这种误差产生了乘数效应,能层层放大,最后形成一个较大的库存。即每一个车间主管在为了确保下个车间有活干的前提下,都会倾向于多做一点,由此产生的层层加码,最终形成较大库存。
2、反映了整个生产过程流通不畅。
因为各工序的生产能力不均衡,有的做得快,有的做得慢,中间就会产生停顿,车间主管们知道老板是最看不得工人们闲着的,于是给工人随意找活做,而做的东西可能根本就不急着出货,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把工人的闲置时间填满,而上道工序流下来的工件到了的时候,手头东西没有干完,只好放在旁边等待,于是本来不是瓶颈的工序变成了瓶颈。车间里面处处都成为了瓶颈,因为每个工序旁边都堆了待加工的工件或已加工完了的工件。这种处处是瓶颈产生的原因,并非是生产能力不均衡,因为生产能力不均衡只会造成个别瓶颈,而这里发生的却是:处处是瓶颈。它完全是由于主管们的工作安排所致。当车间出现瓶颈时,主管们统统为了图省事而不从人员调整等角度去消除瓶颈工序,而是简单地给没有活干的人找活干,这样急于出货的与不急于出货的加工件在流动中混在了一起。谁也不能顺畅的流动。如果订单一多,品种一多,就更是乱成一锅粥,车间忙得一塌糊涂,到处都是加工了一半的东西,每个订单都在做,但就是没有一个订单做出来,效率低得出奇。这真像公路塞车,公路宽敞得很,但就是车流不动,互相往前挤,谁都想过去,却又没有人过得去。
所以,不对车间主管的工作进行严格管控,任其自由行事,想安排工人做什么就做什么,只会造成车间塞车,塞的结果,就是车间到处堆放的加工件。有一个傢倶厂,其木工车间加工件在车间一停就是几个月,甚至几年,连新来的厂长都搞不清:当初为什么要生产,又为什么不往下做,甚至究竟放了多少年都无人知晓。这就是许多车间呆滞品产生的原因:随意安排。
3、反映了我们的生产管理人员并没有以企业的利益为重。
这大量撑破了企业“肚皮”的库存,是对企业利益的极大损害,但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观原因除了前面所讲的不顾生产成本,只考虑出货的指导思想,以及不去做流程调整,随意给工人找活干的懒汉思想以外,更为严重的是:有些企业的生管人员从主观上就有以牺牲企业利益来满足工人利益的指导思想。
笔者去过一傢倶厂,刚去这家厂时,对于到处堆放的加工件和半成品也很不理解,但得到的答复是:因为生产期长,所以生产过程中堆放的东西难免会多,以及经常欠料,所以不得不停下来等料等等看似正常的理由。但经过长时间的跟踪和统计才发现:在实际的生产安排中,作为整个工厂加工的第一道工序,即开料工序,经常会开一些根本不急于出货,甚至不需要备货的产品的料,这些料为什么会开呢?经过一再追问,才得知:因为要照顾工人有活干,照顾工人有计件工资拿。知情的管理人员透露,这样的比重在生产安排中估计会占到30%左右,也就是说这个厂有30%的加工件和加工劳动不是从市场需要出发,而是从员工的收入出发来考虑的。
那么为什么会有停工现象发生呢?并不是因为他们的生产能力已经过剩,市场需求不足,而是市场需要的产品因为欠料无法开工生产,就造成了急的东西没料,某些工位工人停工现象,但该企业的管理人员不从整个物料的统筹管理上入手,不去重点抓好采购和原料仓的管理,而采取了一种最简便的照顾员工的方式:给员工做不需要做的东西,这与前面讲的随意给工人找活干的动机是不同的,前者是为了应付老板,而现在给工人找活干纯粹是以企业利益的牺牲为代价来满足员工利益的。
这些生产管理人员为什么这样“爱护工人”呢?经过了解得知,该厂主管生产的副总与几个车间的工头有复杂的利害关系。既是一种帮派势力,也有灰色的交易在里头,工头们经常需要向该副总进贡,这就难怪该副总宁可牺牲企业利益也要保证小兄弟们的收入了。这是一种内部交易。
象笔者此处所说的不去抓管理,只去拉关系现象在许多中小私企中都大量存在,可以说中小私企中一多半的管理问题都不是真正的管理难题,但为什么又天天发生呢?因为与这些问题打交道的人,要么处于懒惰,要么处于私心,要么为了投老板所好,而将这些问题置于一旁,使大量的问题无从解决。所以看清企业中到底哪些问题是真实的问题,哪些问题是人为的问题,是中小老板必须学会的东西,否则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该傢倶厂的老板在我们辅导四个月后,才认真地对他的管理人员说:“我觉得你们骗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