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着印度男神阿米尔·汗走进了电影院观看这部和好莱坞大片类似《神奇女侠》《加勒比海盗》同期上映的电影。没有刻板印象中印度电影一言不合就载歌载舞的老套风格,也没有金光闪闪的纱丽和备受推崇的三傻大闹宝莱坞的印式搞笑。故事简单纯粹 一个小村庄的摔跤冠军老爸如何突破传统偏见把两个女儿培养成为世界冠军的传记类励志体育故事。电影结束时,偌大的剧院没有一人提前散场,我想打动人的一定还是深埋于人类内心深处,闪耀人性光辉的美好品质,比如信仰 荣耀 亲情…谁说国人信仰迷失 冷漠麻木的?
观影完毕, 外面下着倾盆大雨,伞下我和先生眼泛泪光,我反思的是自己对孩子的教育。电影中爸爸为了训练女儿每天5点起床,跑步游泳摔跤一切残酷的体能训练。父亲说为了能成为冠军 他剥夺了孩子的童年。我一度不认同虎妈式的教育方法,崇尚的是静待花开 追求自由灵魂和意志的教养风格。所以我从不强迫孩子做她不愿意的事,导致的结果是目前孩子早上拖拉, 到校晚点 ,入托快一年多分离焦虑症并没有缓和多少。对此先生也是很有意见,他是完全放养式长大成人的。不同的成长环境 ,不同的心智模式 ,造成我们对孩子的教养态度南辕北辙。如故事里优秀意味着你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投入,是时候做适当调整了。
先生说他最大的感触是要告诉孩子为什么,大人总是忽略孩子的意愿,不断强化自己的意图。小时父母只说要好好读书,却不告知背后缘由。如电影里 爸爸只是严厉的训练,甚至剪短女儿的长发,不顾村里人的冷嘲热讽,坚定而决绝。孩子们从无奈忍受到求助反抗到憎恨割裂,是因为同伴少女新娘一席话的点醒:我情愿有这样的父亲,至上可以追求自己的人生。而不是嫁作少人妇,穷其一生的为丈夫孩子牺牲自己。这样的醍醐灌顶, 孩子们才明白父亲的心意,发奋图强。
一部小成本的电影,能备受关注,应该不仅仅源于好看的情节和精湛的演技。摔跤吧 爸爸 至击印度文化里男尊女卑的思想 ,有强烈的女性意识觉醒以及对国家荣耀的捍卫 。这才是此片企及的高度,所以男主能成为入选美国时代周刊的人物。男主也为此片暴肥50斤再瘦成肌肉男 背后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这样一位国宝级演员也没听说移民或改国籍,一直在用电影语言在为自己的国家的种族问题,阶层问题,女性问题奔走呐喊。相较国内许多知名导演 、演员已然通过优秀人才计划放弃中国人的身份,拍中国人的电影,赚取的倒是国人的眼泪和票房…男神没有让我们失望。
只是有一点困惑,电影里 女儿们一路跟随父亲的指示 策略难道不是对父权制社会的认同和妥协吗?还有过度把自己的梦想去移植在孩子身上 让孩子去背负是否太过沉重……
人生一如摔跤场,需要面对和战胜的是对手、 是世界、 更是内心那个小小又大大的自己。
雨已停 夜已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