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共读营的各位家长们!大家好!我是大鱼,是八岁男孩鑫鑫的爸爸。一个文化旅游行业的从业者。时间过的真快,看似漫长而又短暂的21天共读还有几个小时就要结束啦!
感恩淑媛老师的推荐,是您从新唤醒了我深耕精读的勇气。
感恩心智阳光的若楠老师和嘉浩妈妈每天的嘉许、点评和鼓励,让我看到、感受到、体验到每天一章节,深耕精读成为一种习惯的可能性。
感恩所有在群里同为人父母的共读的小伙伴们,是你们让我感受到一起读书的快乐和我们一起创造的集体智慧的学习成果。
致力将游戏力所倡导的游戏育儿体系融入中国家庭育儿实践,做中国家庭教育推动者。
我在陪伴营的收获有:
1. 我养成了哪些好习惯?(学习、工作、做事等)
a、持续阅读的习惯;
b、价值百万的rrtd读书法;
2. 我学会哪些养育知识?(思维、知识等)
a、孩子内心世界的解密:有些事情孩子永远不会和我们说,但会玩给我们看。所以如果我们想告诉孩子什么?那么最好的方式是玩给他看,而不是说给他听。
游戏是孩子独特的语言,用孩子的语言,游戏的方式,潜移默化的深度联结,完善家庭关系,丰盈家庭氛围。
价值:
1、在游戏中尝试各种不同角色;学会如何处理冲突;
2、建立亲密的关系;身体和心灵的联结;
3、情感创伤的修复;
4、快乐和愉悦感是伴随我们一生的财富;
建立联结:
1、浅层联结(日常和负面)与深层联结(联结断裂带来的无助、孤寂、失望、失落、);
目光之爱、深深的拥抱、
培养孩子的自信,让批评的声音安静下来,转化我提取信息的方式,建立强化赢的体验;
假象的游戏,置换角色;
快乐是受用一生的心理营养。
让批评的声音安静下来。
父亲的缺位造成孩子不敢面对挑战。
给女孩更多勇气,给男孩更多关怀。
我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对男孩女孩的偏见会让我们的孩子生命的完整性不够。
养育孩子,不是我们在陪伴孩子,而是孩子在陪伴我们。
游戏集锦:假装、假象、枕头大战、目光之爱、力量之屋、看谁先笑、爱的魔药、爱之枪、联结类:少了一个人、生宝宝的游戏、时空穿越、上帝的晚餐、举高高、较量;挑战类:引发竞争、刷牙的游戏、互相分享、交换的游戏;关于建立自信类:照镜子、自我欣赏、自我嘉许、录视频的游戏、表演的游戏、家庭小剧场、个人演唱会、我们不仅在养育孩子,我们也在养育我们自己!
我能记起来的和爹妈的互动是: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女混合双打,用毛主席的一句话就是:我是在战争中学会了战争的! 所以我需要转化的是:生活游戏化、游戏生活化!游戏既生活、游戏既人生!
3. 我有什么样的改变?(认知、行为等)
......
游戏力这本书的副名叫:笑声激活孩子天性中的合作和勇气
游戏力这套书,我买了也有三年了,买回来记得就是大致翻看了一遍,知道游戏对孩子来说很重要,没有向这次一样用21天时间和这么多优秀的家长朋友们一起深耕精读、集体智慧、收获这么大,这本书感觉就是内容特别好,那些例子让我醍醐灌顶,可我还是不会用。即便我模仿着去实践了,也总觉得不是一个味儿,感觉不是十分得心应手。所以我总在思考着背后的原因。
其实只看具体的例子去模仿,可能还真不一定能模仿的像,我们还是要想办法去看这个例子背后,这一整本书的例子背后,到底在讲什么。
之前群里一位大神妈妈跟我说,她觉得我脑洞很大,用游戏力解决跟鑫鑫之间遇到的问题很有趣,我仔细琢磨过这些问题,所以,我也总结了今天的内容,要想用游戏力来跟孩子合作、沟通、解决冲突,达成共识,背后要有4种思维方式作为支撑。
哪4种呢?我觉得分别是:1.同理心;2.成长型思维; 3.充电思维;4.成就思维。
1、同理心
当我们在看所有的育儿书的时候,第一章几乎都是在讲共情,或者一整本书都是在试着让我们理解孩子、同理孩子。
我们来看看游戏力对同理心是如何表述的。
首先,科恩在游戏力中用到了~联结~这个词。这个词我觉得很重要。但是联结怎么理解呢?联结是一种状态,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们在生命的不同阶段要经历不同形式的联结。
在婴儿期,孩子和他所依赖的大人之间的联结,经常表现为目光之爱,彼此凝视,相互归属、融为一体。
其实无论童年、少年、还是成年,我们与父母、手足、朋友、伴侣,都在不停地联结、断裂、重新联结。 这实际上是与心理学上的依附理论不谋而合的,所谓依附理论,其实就像一个杯子,不断需要蓄水,孩子也需要不断地关爱和照顾。
我觉得这个蓄水的理论很有意思。最近,鑫鑫的状态很符合这个理论,我们一起玩游戏的时候,他是要按照自己制定的规则来,如果我不愿意,他会立刻一脸委屈又愤怒的喊道:“不可以这样!生气!我生气了”,然后一边跺脚,一边走来走去。如果我说退出游戏,他还不同意,但是我说要继续玩,他也不同意。
这意味着什么?他的杯子需要蓄水,但是他给自己的杯子盖上了盖子,我们靠近不得。
那我这个时候就要想办法把他的杯子打开,打开了才能蓄水。也就是说,我们需要重新联结。
而联结的前提就是,我要去同理他。可是,怎样做才是同理他呢?我这里有一个小视频,我觉得这个对同理心的诠释非常细致,可操作性也很强。这一定是一个反复练习的过程。
我也总结了一下我们该如何来运用同理心,怎么来用。这里面最关键的是:放下身段。
这个放下身段,在游戏力也有解释。在这里,“放下身段”有两重意思,其一是说大人必须俯下身子,坐在地板上和孩子真正玩起来。
其二则是比喻义,指的是大人在心态上要迎合孩子,他们想玩什么就玩什么。
对于年纪小的,我们就得降低高度,和他们面对面地玩;对于年纪大一点的,我们就得适应他们的方式,不管是去百货公司或球场,还是在电视或电脑旁。
我觉得对我们来说,比较难的是在心态上放下身段。有时候可能会觉得放下身段是一种屈就孩子,还有就是,舍不下所谓的父母权威。尽管我们这一代父母已经对于权威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认识。
但有的时候,我们那股劲儿上来了,就会对孩子有支配欲、控制欲。所以,游戏绝对是一个好办法。我被鑫鑫气的要崩溃的时候,就开始假想游戏,思想开小差。但如果这个时候你不得不在孩子身边的时候怎么办?
做游戏,夸张的游戏、夸张的表情、夸张的动作,这些不是为了逗笑孩子,而是逗笑我们自己。所以,这个时候你要发挥想象力,模仿自己看过搞笑电影、小品的桥段、模仿某个人物、动物等等。
相信我啊,这时候你心里那股拧巴劲儿,会慢慢回过神儿来。放不下的面子、放不下的身段,都不是事儿了。
其实咱们那种对放下身段的传统理解,说到底,是对父母权威的误读。
“所谓权威型的父母,其实对孩子提出合理的希望和要求,并对孩子的行为、情绪作出合理的反馈。
而父母真正的权威来源于良好的亲子关系,建立在彼此尊重、信任的基础上。孩子注重父母的言行,为自己能够执行指令而感到充满荣耀,因为自己能够做到、完成而获得成就感,这才是父母权威的真实体现。”
所以在同理心的问题上,我觉得我们可能有两点比较容易犯的错误:第一,我们还把自己当孩子,没有已为人父母的这种意识,第二,我们没有把孩子当孩子。
2、成长型思维
有的时候我们很难用游戏力的方法与孩子去互动,或者解决我们跟孩子之间的冲突,其实某种程度上是我们对孩子的刻板印象。如果能用成长型思维去看待孩子和孩子的行为,就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我们来看看游戏力这本书中的例子:
有一次我到一位男孩家做游戏治疗,就在我要离开时,男孩从背后大叫:“你这个讨厌鬼!”我走回去,男孩后退一步,担心我会骂他。我轻声说:“你怎么知 道我的外号?嘘!别把这个名字告诉别人哦。只有跟我最好的人才这么叫。”
我觉得这个例子特别好,我们如果用一种刻板的思维去对待这个事情的时候,当我们的孩子说了脏话、或者说“妈妈,讨厌你!”我们第一反应是什么?“你怎么能这样跟妈妈说话!”
但作者科恩呢?他认为这个男孩只是想要让他多待一会儿。人们多半不会意识到“你是讨厌鬼”这句话,其实是“我喜欢你”的小孩版本。
所以,科恩对小男孩说:
“我今天和你玩得很开心,我真的很喜欢你。我知道说再见真难过,对不对?”他想了一下,然后以非常轻松的声调说:“我们可以再玩一次袜子游戏吗?”于是他们又玩了一次,然后男孩非常骄傲地送科恩上车,用力地挥手再见。
小孩子的这个思维其实很像什么?今天群里的大多数都是妈妈,咱们女生谈恋爱的时候包括现在,跟伴侣沟通的时候,比如我家夫人气急了就会让我(鑫鑫爸)出去:你给我出去!
我(鑫鑫爸)要是赶转身就走,她就只会更生气:好啊!还敢真走?
其实小孩子也是这样,他对你闹情绪的潜台词是:“你哄我一下啊!你别走。”
但如果大家跟我(鑫鑫爸)那种直男思维一样,就直接走掉,孩子只会更生气。
所以,成长型思维更多的是体现在我们的一些应答、或者说沟通的环节。
在回应孩子的问题上,游戏力认为,当你很讨厌或者说不能接受孩子提出的某个建议或者游戏时,可以试着把以前严肃的“不,我不想玩”,改变成幽默的哀求“求你了,别逼我玩这个,咱换个别的玩吧。”
我举个例子,鑫鑫特别喜欢玩兵人大战,那个兵人大战我真的已经玩腻了,真的已经到了我玩一会儿感觉都要烦躁起来的地步。
所以,当鑫鑫再来找我玩的时候,我就用特别夸张的语气说“哎哟,又玩兵人大战啊,爸爸真不想不玩啊,脖子疼脑壳疼”。
鑫鑫就会一直央求我“爸爸,玩嘛玩嘛”。然后我就说,那你来拉我。然后故意在让他拉我这个环节有一些趣味性,比如,他拉不动我,我就像不倒翁一样,再比如,本来是他拉我,然后我却拉着他跑。我们俩就嘻嘻哈哈这样玩半天。
其实,这个环节会让我变得开心起来,再去玩兵人大战的时候,心情不至于太糟糕。还有呢,我会建议鑫鑫,能不能给这个兵人大战游戏加入一些新的元素,比如掷骰子的时候,扔到5必须学猪叫,扔到3学狗叫之类的。
其实这就是我之前分享的,高质量陪伴一定是你也玩的尽兴的,而不是委屈求全的。
把我们想要说的“不”,用另一种方式来代替,这就是成长型思维的一种体现。
3、充电思维
接着上面我说的,高质量陪伴其实我们也要享受其中,我想说一说,假如我们想把游戏力运用到行云流水,那一定要学会给自己充电。
前面说到的,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杯子,要随时蓄满。同样的,咱们也是一样啊。谁还不是个宝宝了对吧。
游戏力也提到了,当我们被无聊、挫败、厌烦、焦虑、疲惫等等这些情绪淹没的时候,就很难享受亲子相处时的乐趣,更难关注到孩子的需求。
那这个时候,我们也需要蓄满自己心里的杯子。游戏力认为,最好能找到一个倾听者。
我个人觉得这个群微信群是做什么呢?是为大家解压的,没事就来吐吐槽。家长幸福,孩子才会幸福。如果我们堆积了很多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哪有好心情去陪孩子呢?
所以在咱们群里,开心最重要。听起来是片儿汤话,但是这汤是有营养的。
我们可能都会发现,有的时候,当我们堆积了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并不是着急要方法,而是吐槽,相对于想知道怎么办,一股脑吐槽其实反而更让人轻松。
有时候,我们不需要对方告诉我们怎么办,而是先让我自己舒坦了。所以,有妈妈私信我自己苦恼的时候,我的回复:摸头摸头。或者,你娃的这种情况,哎呦,鑫鑫也是那样啊,同款。
当你发现,你遇到的问题别人也会遇到的时候,你的孤独感就会消失或减轻,孤独感减轻,你的焦虑就会减轻。这也是同理心哦。
所以,当你有这样负面情绪想要给自己充电的时候,找自己的闺蜜、死党、信赖的人,当然也可以来咱们共读微信社群啊,绝对的滋养心灵,放松心情。
这里我想提出一个我自己的关于给自己充电的观点。一定要保持独立的自己。
怎么保持独立?这里我说的是精神上的独立。这个大家可能也都会有自己的理解,不依附别人啊等等,但我今天想说的精神上的独立是——学会自我管理与规划。
我举个例子,昨天咱们群一位妈妈私信说到了孩子不喜欢玩乐高,看绘本,然后提到了自己每天都被困在家务里很难分身。
我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而是说我们要如何让这一切变得好一点儿。怎么变?我没有告诉那位妈妈”能不能找人分担、有没有人帮忙看孩子、老公能不能也承担家务”云云,因为这样下去,我们的话题会偏离。
所以,我们能不能换个思路看这个问题,困在家务里难以分身。OK,给自己制定一个时间规划表。因为我们不可能24小时都在做家务。做一个时间规划表,除了家务、陪娃时间、听音乐敷面膜、看书包括看手机的时间,我们能不能划分一下,规划一下。
对孩子的陪伴,不是时时刻刻陪伴,高质量陪伴才是最重要的。哪怕一天就15-30分钟的时间,只要是高质量的,足够。
其实大多数女同胞都很好哄的,包括我们自己哄自己开心也是一样。听一首歌、敷个面膜,给自己买一束花,都能给自己充电。
所以想在亲子关系中运用游戏力,我们得先给自己的生活加入游戏的乐趣。我们自己会生活、懂得享受生活的乐趣,才能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加入更多乐趣,得到更多乐趣,我们幸福,孩子才会幸福。孩子的童年幸福,未来才会幸福。
4、成就思维
快乐和愉悦感是伴随我们一生的财富。也就是要通过游戏,让孩子拥有赢的体验和感受,有成就感。跟随孩子走,有适当难度的挑战,要有挫败感,但更要要赢的体验、获得成就感……
1. 该让孩子输吗?
有些爸爸妈妈认为,和孩子玩游戏不应该让着他。如果在家游戏老让他赢,可在外面他的同龄人可不会让着他,这样他反而更难适应,所以得提前让孩子明白这个道理,并不是想要什么就能得到,并不是想要赢就一定能赢,得让他们先接受这个现实。他们认为这是在帮助孩子提前适应社会,因为挫败可是人生的常态之一。
但我始终不太赞成这个观点。这些爸妈认为自己是在帮助孩子提前适应未来,但我觉得这样的做法其实是在传递一个观点:这个世界是冷漠残酷的。
摘自《游戏力》……
许多父母都同意这种冷酷世界的哲学。他们深信,必须让孩子习惯世界的残酷,这样他们才能做好准备。但是,假如生活真的是如此艰辛,我们终究逃脱不掉,那么又何必自己增加更多的打骂、羞辱和损失呢?孩子真正需要的是安全感和自信力,而这两者来自被关爱和被悉心照料的感受。我们当然不应该事无巨细地过度保护,但也绝不应该用折磨把孩子变成钢铁战士。我们不断地告诉孩子, 这个世界冷漠而残酷,但这种灌输起到了什么效果?越是把这些话听到心里的人,似乎越有暴力的倾向。我仍然记得我第一次看到越战时代军帽上的标语,上面写着:“杀光他们,由上帝去分好坏” 。这是军人面对残酷世界时所做的准备,在那个世界里你不能相信任何人,你孤单一人,每个丛林背后都埋伏着危险。
2. 该让孩子赢吗?
而也会有一部分父母会想尽办法帮助孩子,甚至代替孩子做事,让他们能一直赢,让他们觉得自己很厉害。这其实也是危险的做法。他们的本意是想要给孩子完全的保护,但却只会给孩子带来无力感,恐惧和胆怯。
对此,《游戏力》的作者Lawrence提出来的建议是:既要呵护他们,也要让他们经历挑战。他用「砖块」和「砂浆」来形容这两者的关系。
摘自《游戏力》
我用「砖块」和「砂浆」打个比方,要建筑坚固的墙壁,两者缺一不可。给他爱的滋养,满足他的需求,让他们知道不管怎样,自己都被深深地爱着,这样孩子才能获得内心的力量,这是「砂浆」。而「砖块」代表另一种力量,要获得它,他们必须全力以赴。只有让孩子一边经历着不断的挑战,一边持续得到关爱和尊重,他们才能为面对这个世界真正做好准备。例如,我可能会不断鼓励孩子尝试新的事物,例如滑轮滑,但只要他们需要,我会一直握着他们的手。
有人问一群四岁的孩子,他们是想跟同伴玩,还是想跟父母玩,大部分的孩子选择了父母。你很惊讶吧?他们说,和父母一起玩,他们可以获胜,可以主导游戏。而他们的同伴则一般不会因为实力悬殊,而主动做出让步。通过命令父母,或者在篮球场上打败他们,孩子得到了一些安全依附感的补充,他们才可以出去和同伴较量。
当游戏有输赢胜负时,很多家长都抱有磨炼孩子,让他为未来做好准备,以面对残酷竞争的想法。竞技比赛里尤为明显,各种棋类游戏也是如此。与母亲相比较,父亲更可能采用这种方法和态度,特别是对待儿子时。很多父亲都坚持认为,他们从来不让儿子赢,只有这样,儿子才能准备好在未来与对手竞争,那些对手是不会故意输掉比赛的。但是,一个成年男子和一个孩子比赛并不公平吧。所以这样做,到底在为孩子准备了什么?世界是冷酷无情的,对吗?
3. 该让孩子赢到什么时候 ?
至于和孩子游戏时,该让他,还是不让他,如果让他的话,又得让到什么时候,这其实是一个很专业,而且很需要技巧的事情。我们先来看看Lawrence对于该孩子赢到什么时候,是怎么回答的。
摘自《游戏力》
不断有家长提到一个问题:“下棋时,我什么时候才不用让着孩子呢?” 这也是我最爱的问题之一,但是很难回答。你想借一场简单的棋局,完成许多事:
你想要他享受游戏;你想要增进他的棋艺;你想要他培养一点斗志,但又不要太多;你想要他在赢的时候有风度,输的时候也有气量;你想让他知道,他的同伴不会像你这样让着他。
通常,可以从让他们赢开始,然后逐渐提高困难度。你会进进退退一阵子,即使孩子已经能够公平地击败你,有时他们仍然会希望你用“特殊的规则”来玩。
有时他们希望赢,有时又希望有点挑战才好。所以我想,你最好还是跟着他们走。
也许你已经过渡到公平游戏的阶段,或者已经加大了一点难度,游戏开始之后,你发现孩子的意思是想赢下这场比赛。情况也许刚好相反,你想让一下,让孩子赢,他传递出来的信息却是想真刀真枪地杀上一回。
孩子可能不会开门见山地说,所以要准备好,注意一些暗示的信息,他可能说“好无聊喔!” 或 “你刚才让我了吗?” 你可以回答:“嗯,我没有尽全力玩,你想要我尽全力吗?”也可能他们对胜利得意不已,即便是你让了他。你可以说:“我是不是应该使尽全力,不能总让你赢啊?”然后看看会如何。如果进行得不错,经过一段时间,孩子会平衡两种感受--享受胜利,即使不是完全公平,以及享受挑战,即便他们输了。
你也可能需要花些时间,来注意孩子对竞争的感受。孩子如果每次输了之后都非常生气,或是在赢的时候不可一世,那么他们在传递的信息是,他们需要大人的特殊帮助,帮助他们学会处理比赛胜负的情绪。在那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从玩游戏,转换到「玩」这些情绪处理的主题。例如,安排一场游戏让孩子一直赢, 但是你扮演一个滑稽的痛苦失败者。也可以先夸大自己有多么棒,然后每一个动作都出错 -- 他们捧腹大笑的同时,也就忘记了输赢导致的尖锐感受。
对于该让孩子赢到什么时候这个问题,Lawrence给出的建议是「跟着他们走」,「注意一些暗示的信息」。孩子总会在这个过程传出一些信息,告诉我们他需要什么。
这确实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回答,为此Lawrence又给我们提供了两个案例:五岁的凯文和九岁的罗伯。通过专业的游戏治疗过程,我们可以具体地看到孩子是如何暗示信息,如何表达他们的需求。
案例一:五岁的凯文
凯文刚开始学踢球,对自己信心不足。我们来看看Lawrence是怎么通过游戏来帮助他建立自信的。
摘自《游戏力》
五岁的凯文刚开始踢足球,非常兴奋。我到他家去做游戏治疗,他穿着他的护具,手里拿着球,等着和我玩。我们去到户外,他标示出球门的位置。在我们开始之前,他说:“慢慢来噢,我只是一个幼儿园的孩子。”我说:“好的。” 我从这里得到暗示 --他还不希望挑战过大,至少刚开始时是如此。他想得到自信, 所以我不能玩得太过火。于是我让他得分,自己却一球未进。 当我开始尝试加强防守时,他有点紧张。
他说:”停!” 我就停住不动,他从我身边把球踢进得分。
我假装生气地说:“我在停住的情况下怎么防守呢?”
他说:“这是规则,你一直要停着,等我说动,你才可以动。” 然后他把球反向踢到球门里,说:“我如果反着把球踢进,就可以多得一分。”
我问:“我也是吗?”
“不,只是我。”
我装出被欺负的样子:“呜呜,这一点都不公平。”
他咯咯地笑着。最后他让我偶尔可以控球。但刚开始时,我会把自己装得笨拙不堪。我会把球运到他的球门附近,大肆炫耀就要得分了,又装着花了很多时间运球,于是凯文可以趁机把球抢走,我装作无比惊讶且气愤异常,他整个人都笑翻了。最后有一次他进到我的防御区,没有叫我停住,那次他需要真的突破我的防守才能得分。
我觉得他的信心增长了,他不再紧张,反而开始嘲弄我。当球在我这里时他会嘘我,而他进球时,他会得意地大笑。孩子就是这样,总是喜欢夸耀自己多么成功,对方多么失败。结果,在场的每个孩子都感染了这种恶劣的情绪,甚至再影响更多人。悲哀的是,有些教练和父母还火上加油,冲着孩子大声吼叫或是羞辱他们。我看出凯文并不擅长足球,他可能曾经也被这样对待过,或者害怕受到这样的对待。当孩子把这种不无残酷的嘲笑传达给我时,我最喜欢用的回应是假哭,“呜呜呜!” 凯文会一直笑。我们玩了一会儿,凯文宣布比分是17 比 3。
我装傻地说:”等一等,谁是 17?”
“是我!”
“那么谁是3?”
“你!”
“唉,我猜对了。”
凯文在游戏中喊暂停,大叫“抱一下!”然后向我跑过来。我们游戏治疗了十次之久,这是他第一次拥抱我,因此我认为一定是这样的游戏方式,使他觉得安全而自信。在这之前,他表达感情的方法总是含含糊糊,比如踩住我的鞋子(这样我就不能离开),或是把我的手表拿走(这样我就不知道什么时间该离开)。
我想在这个故事里,实际上有两个游戏在同时进行:一个是足球游戏,另一个是建立自信力的游戏。自信力游戏涉及的主题对他非常重要:有没有能力和有没有自尊。在这个二合一的游戏中,他有机会感受自己的力量和强大,无力感在笑声中一扫而光。换成另一个孩子,可能会想要我玩尽全力,这样他才能提高运动水平。两者的共同之处是,你都需要从孩子那里获得提示。
之后我对凯文妈妈解释,让凯文按照自己的意愿,制订不公平的规则,实际上可以帮助他释放踢不好足球的沮丧情绪。凯文是个缺少运动细胞的孩子,因此经常觉得生活中有一道厚厚的墙,让他穿越不了,灰心丧气。但是在我这里,他面对的境况则完全相反。
我看完五岁的凯文的案例之后,内心是十分感动的。Lawrence对于孩子的观察如此敏锐,通过游戏来帮助孩子穿越这道让他灰心丧气,自认为无法穿越的,厚厚的墙。
而我们很多大人,如果不具备Lawrence的专业知识和观察能力,只会不断地责备孩子无理取闹。对于孩子来说,我们并没有提供任何的帮助,反而还打击他的信心。所以,想要给予孩子正面帮助的大人们,还是得多读书,多汲取关于孩子的知识才行。
案例二:九岁的罗伯
罗伯是个竞争欲望很强的优秀运动员,但无法面对失败。
摘自《游戏力》
九岁的罗伯则与凯文非常不同。他是个优秀的运动员,有强烈的竞争欲望,但是一旦失败就会非常沮丧。他想担任守门员,但只在上半场担任,因为他知道如果必须为球队的败绩负责,他可能会崩溃。从蓄满杯子的理论来看,罗伯的处境相当麻烦。他热爱运动,但是他的杯子只能靠胜利来填满,失败会把杯子倒空。 运动本身填不满杯子,他也没有盖子防止失败时杯子倒空。他需要游戏力的方式来蓄满他的杯子--他缺少的是自信和自我认同,他需要确认自己是团队的一分子,需要把自己看成是世界的一部分,需要感受到尊敬和呵护,需要全力比赛,但不用为了失败而苦恼。
我建议他的父亲有时可以跟他玩“胜利和失败的游戏”,把重点放在以嬉戏的方式来处理潜藏的情绪。它可以是任何游戏,只要充分运用输赢的概念来游戏即可。
举例来说,掷硬币的正反面,如果你输了就要表演一下夸张的死亡场景,喃喃念着:“我死也不会放过你。” 如果赢了,就宣布你是史上最厉害的掷硬币者, 跳一段胜利之舞,下一次输的时候则假装万分惊讶。
或者,如果你想不出任何游戏可以针对输赢的话,你也可以说,“我们要来玩一个输赢的游戏。”
“那要怎么玩呢?”
“我也不知道,你想怎么玩?什么游戏都可以,不管是你输了还是我输了,只要好玩就行,或者假装的谁赢谁输也行。”
他们最终会想出一些很棒的点子来。如果他们想不出来,就说:“我输了,因为我想不出任何点子。你的奖品是一个拥抱。” 然后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拥抱,或者为了拥抱他们,追着他们满屋跑。
虽然罗伯的运动能力很强,但是这也不能给他足够的自信,因为他缺少对自我的认同。他只能够接受胜利的自己,却无法面对失败的自己。Lawrence采用的方法是让孩子淡化胜负的尖锐感受。
但其实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当然不只是简单的游戏,真正能够让孩子接受失败的自己的,是周围的人对孩子无条件的接纳:Acceptance。我很赞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Carl Rogers在《On Becoming A Person》里面的观点,人只有被接纳,才可能真正地实现自我。
我们每个人都和罗伯一样,我们需要的是被接纳,包括被自己接纳。
4. 让批评的声音安静下来
关于输赢和游戏,Lawrence最后发出了一点感慨,也是我们都值得思考的问题。因为我们倾向于评价孩子,甚至批评孩子,于是孩子的内在也慢慢长出了一个批评自己的声音,对自己没有信心,不认同自己。不只是孩子,其实我们自己也经常是这样的。
摘自《游戏力》
不幸的是,对胜负输赢的极端强调,已经渗透在孩子的童年,甚至儿童游戏本身也是如此。在这个充满课程、运动团队、收费游乐场、电视和电脑的时代, 自然的游戏已经消逝无踪。自从专家们发现游戏对学习的好处后,我们的社会就想尽办法确保游戏具有教育性、丰富性和竞争性。
成人擅长把学习的乐趣变得无影无踪,不管学习的对象是游泳还是数学。更糟糕的是,我们有批评孩子的倾向。因为它发生得过于频繁,以至于我们根本注意不到。批评是一种危险的习惯,并且很难改正。我们认为自己只是想帮忙,但 是实际上用处不大。它的作用,只是在孩子的脑袋里装进一个小小的声音(有时候又震耳欲聋),不断在孩子的生命中无情地批评着他们。也许,我们自己的脑袋里也常驻着同样的声音。
在一次写作研讨中,一位名叫迪普塔特的老师念了一封信中的几段给我们听。这封信十分优美,即使在百年之后也风采依旧。三页信的最后,作者充满歉意的写道:“这是一封简单而愚昧的手记。” 迪普塔特要我们注意到批评的声音有多么的固执。
孩子总会这样做--贬损自己的作品或是能力。他们也会毫不留情的批评别人(当然会了, 因为他们从我们这里学到的)。有时如果我们够幸运,他们只需要一点点的鼓励,微笑和点头,就足以使他们忽略那个批评的声音继续创造或是学习。但是,假如这个内在的批评声音,使孩子连尝试都不愿意,假如它成功地说服了孩子放弃画图、足球、数学、骑马或是写诗,那么,我们就必须做出更多的努力。我们必须鼓励他们继续尝试,告诉他们那个批评的声音不是真的,也不是最终的评价。坚定地反对批评 —— “我知道你可以的。你是个很棒的小画家。” 内在的批评声会做出垂死的挣扎。当我们对孩子这样说时,他们有时会哭泣或者喊叫,或者坚持自己不够聪明、不会画画、讨厌数学,或是他们永远不可能在运动方面有好的表现。而此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倾听,并且在他们表达感受时,继续保持我们对孩子的信心。这也是游戏力亲子方式的关键部分,即使听起来和游戏没什么关联。孩子会在成长、学习和练习技巧的过程中面临许多挫折,而失败感将会通过笑声(当你幸运时))或者哭声(当感受太强而无法以笑声疏解),得以释放。
不幸的是,孩子不会到我们面前来告诉我们:“我真的很想继续我在雕塑上的兴趣,但是我的内心有一个声音告诉我说,我一点都不行。你可以帮我吗?” 他们会用这样的方式表达:“我就是没有兴趣了。” 所以我们必须做个好侦探,嗅出这些信息的真相,是因为兴趣的转变,还是因为挫折感而放弃。
希望大家喜欢我今天的分享,也希望这对你有所帮助。让我们大家都一起来做个“好侦探”,一起“嗅出“孩子想要表达的“真相”。只有我们听到他们内心的声音,我们才能知道他们真正的需求。
最后,让我们共情的和孩子们愉快的做游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