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个月,一个朋友跟我诉苦,说他家小朋友总是不肯做作业,每次等他回家,孩子的作业都没有完成。
他觉得是自己孩子的原因:太惯着了,娇气。
于是每天和孩子说道理甚至是立规矩,孩子就是不爱写,每次只有他回家来,才愿意拿出作业来。
有一天朋友实在忍不住,把孩子胖揍了一顿。
孩子哭着说:只有写作业的时候爸爸才会看着他,要不然一天到晚都见不到人影。如果作业不放在晚上写,他就得直接睡觉了,更加看不到爸爸了。
这个孩子从小都是爸爸带着的,上了学之后变成爷爷奶奶带着,和爸爸交流的时间少了,竟然想出了这么一“招”。
朋友为自己的想当然错怪了孩子,自责了好长一段时间。
2
前几天我一直在思考该布置什么寒假作业,因为班级中男生多、女生少,男生的自控力更差的缘故,我建了一个群,叫做“21天寒假自律训练营”。
“21天寒假自律训练营”里,主要是要每天坚持做一件或者多件事情进行打卡,进行自律的训练,比如每天早起,或者每天早睡,亦或者是每天坚持练字、写作、阅读、运动、做家务等等。
建立这个群之前,我先和家长讨论:“看看群规,你们觉得可行吗?”
马上有家长跳出来:“寒假里做不到的啦!怎么可能做得到天天早起呢?”
“我也觉得早起做不到,其他应该能坚持。”
还有的说:“我估计我儿子绝对做不到的,我自己也做不到这些。”
“一条都做不到吗?”我忍不住问,“还是哪个方面觉得会出现困难呢?”
“可能是这一条,我觉得每天都做太难了,我们要回老家,可能完成不了。”
我默默地走到班里,看着眼前一张张活泼泼的小脸蛋,还是忍不住问出口了:“寒假,我们玩一个游戏好不好?”
玩游戏?当然好吖。大家竟然纷纷鼓起掌来。
“这个游戏名字叫做‘21天寒假自律训练营’,想参加的人必须要每天坚持做一件或者几件自己想好要做的事情,可以是……”
我做了一番解释,再问大家:“现在,决定自己要参加游戏的人请举手?”
小手都举得高高的,多得像是一片小树林。
我看了一下,只有两个人没有举手,一位是刚刚和家长讨论时第一个表示做不到的妈妈的孩子,另外一位,是班里的另外一位小男生。
同样的一个活动,大人和孩子的反应还是很有差别的。原本我的想法里是这样的:家长肯定会支持自己的孩子在自律方面进行训练,因为这个是金钱买不来的品质;而孩子们,对于这些自律活动的实施者,他们要做一番辛苦的甚至可以说是非常艰难的坚持——在寒假不能再睡懒觉,还要定时学习和运动……他们应该比较抵触才对。
可是,完全和我预想的相反了。
孩子们非常感兴趣,而且执行地不亦乐乎。平时上学总是踩点到的阿志,寒假的早晨就怎么都不肯睡了,每天都能坚持早起运动。小伟也是,他平时缺少锻炼,连他妈妈都认为要回老家可能不能及时打卡的他,天天完成地非常棒!
这真是出乎我的意料。我自以为是的“想当然”被现实打得啪啪响。
3
同事送了我一袋地瓜干,我很喜欢吃,不过每次拿出几条之后,我就赶紧给它封口,放在阴凉处。我总觉得,放在阴凉处的地瓜干,比起放在温暖的空调房里,水分不易被蒸干,口感会更好。
可是,刚刚吃下去的地瓜干却完全否定了我的想法。地瓜干又一次打破了我的“想当然”——中午被我放在温暖的书房里的地瓜干,竟然口感更软,吃起来更好吃了。
4
从前读到《后汉书·孔融传》片段:“初, 曹操攻屠邺城 ,袁氏妇子多见侵略,而操子丕私纳袁熙妻甄氏。融乃与操书,称‘ 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 操不悟,后问出何经典。对曰:‘以今度之,想当然耳。’”时,还感慨过,曾经的“想当然”的原来竟类似于寓言,那时的“想当然”并非完全没有依据,恰恰是很有依据。和现在的“想当然”完全不同。
现在的“想当然”是凭主观的推测来断定,以为事情应当如此。
正如我看地瓜干,也正如我看家长对这次活动的支持度,孩子对于“自律”的接受度……
全都是我的“想当然”。
你的生活中有没有“想当然”过?比如说发现孩子不肯吃饭,你觉得他是受了什么委屈闹脾气?老公晚归了,你是不是直觉他加班?买股票,更相信专业人士的眼光不会错?
种种的“想当然”,在《清醒思考的艺术》一书里,似乎还能找到一点理论依据,即这种“想当然”是属于过度自信效应,是因为自己高估了自己的学识和预测能力,忽视真正知道的东西与你已知的东西之间的区别。
度娘说:过度自信,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认知偏差。过度自信一般会出现在自己擅长的专业上。比如说:投资者认为自己所拥有知识的精确度要比实际上所具有的精确性更高,所以他们对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总是走向极端。
过度自信对于生活既有利又危险。因为人们会习惯性地、系统性地高估自己的学识和能力。
因此,“想当然”的时候,一定不要轻易就下判断,多琢磨一会儿,先去小范围实施一下,这样会让你更清楚地看清形势,做出更正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