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熟知的林语堂,是那个凭借一部《京华烟云》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文化大师,是演讲台上幽默风趣的智者,是那个“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语言天才。
可林语堂却认为,自己只是“痴人”一个。
▲ 年轻时的林语堂。
一 · 痴迷于读书
一生三次被诺贝尔奖提名,可谁能想到,大学毕业后的林语堂却只是半个中文通。
林语堂出生在福建平和县的一个基督教家庭,林语堂小时候就特别喜欢翻父亲的古文诗书,还能快速背诵,天赋甚高。17岁就考入当时中国最好的英文大学──圣约翰大学。
▲ 上海圣约翰大学,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大学之一。
没想到,林语堂却觉得学校的课程太容易了,常常在课堂上偷看图书馆借来的“闲书”。圣约翰大学藏书5000册,林语堂不仅都借阅过,竟连这些书的性质都记得一清二楚。考试前夕,在大家拼命死记准备考试得高分时,他依旧优哉游哉去江边,边钓鱼边看书。
尽管如此,林语堂仍高分毕业,收到清华大学任教聘书。他从小一直在教会学校,圣约翰大学也是完全西式教育,更让他把国文忽略了。特别是来到中国的文化中心北京后,他十分窘迫和惭愧:使巴勒斯坦的古都耶利哥城陷落的约书亚将军的号角,我都知道,我却不知道孟姜女的眼泪冲倒了一段万里长城。
▲ 林语堂 第二排中。
后来他去卖旧书的琉璃厂,淘旧书,与书商谈话,阅读大量中国传统书籍,痴迷其中。几年后林语堂去了哈佛大学读硕士,更是把卫德诺图书馆比喻成“蟠桃盛宴”,自己则是那只迫不及待想吃桃的猴子。
正是因为他对读书这份“痴”,让他贯穿中西文化,让他的笔写出了中国文化的精髓,为世界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窗。林语堂最喜欢引用黄庭坚的话:“三日不读书,便觉得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 林语堂的书房兼客厅,墙上的对联为谭淑女士所赠,咏赞林语堂的文笔及人格。
二 · 痴迷于发明
如此高成就的国文大师,谁能想到他小时候的梦想是当发明家。小时候,他常常捣鼓一些草药,调合成“包治百病”的神奇药粉,还认真取名为“好四散”。
上学知道了虹吸管原理后,唤醒他强烈的好奇心。好几月时间蹲在菜园里研究,连饭都不想吃,非要制造一台抽水机,让井水自动流到菜园里。
▲ 林语堂故居,位于台湾省台北市阳明山仰德大道二段141号。
▲ 林氏大家庭,前排左一男孩是林语堂。
中年的他,不改童心,为了发明中文打字机,再次着了魔。每天清晨起来画结构草图,排字。厚厚的一本《机械手册》被他翻得破破烂烂。去瑞士开会时,还专程跑去英国找了个工程师请教。最终,一台耗费他三十多年的心血和十二多万美元的“明快中文打字机”成功发布,他骄傲地说:“这是我送给中国人的礼物。”
▲ 林语堂与他的打字机。
当年林语堂为了发明这台打字机倾家荡产,还向朋友借钱,银行的贷款。有很多人笑他痴,做着没有盈利的事。
最终,林语堂还是研制成功了,并且这就是我们现在中文输入法的“鼻祖”,那时电脑尚未问世,这的确是一项了不起的发明。林语堂认真诠释了:人必有痴,而后有成。
▲ 林语堂发明的打字机。
三 · 痴情于妻子
林语堂坦诚,自己是老式的婚姻“从父母之命,娶妻娶贤”,成婚之前对廖翠凤并不太上心。可有一次廖夫人直接当着林语堂的面嫌他太穷,廖翠凤很坚定地回答:“穷有什么关系?”就是这一句,让林语堂对妻子痴心不已。
结婚当晚,林语堂竟把结婚证一把火烧了。“因为婚书只是离婚时才用得着。”这一次,林语堂认定一个人,就是一辈子。
▲林语堂与廖翠凤结婚。
婚后廖翠凤陪林语堂到哈佛上学。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廖翠凤盲肠炎发作住院。林语堂每天变着法子给廖翠凤送去营养餐,自己却啃着最便宜的麦片。出院那天大雪纷纷,林语堂借来一辆雪橇,把廖翠凤拉回家。雪地里一步一步脚印,是林语堂对妻子浓浓的痴情。
一晃眼两人相伴了五十年,结婚周年纪念日时,林语堂送给廖翠凤一个勋章,上面刻了林语堂翻译后的《老情人》:
同心相牵挂,一缕情依依。
岁月如梭逝,银丝鬓已稀。
幽冥倘异路,仙府应凄凄。
若欲开口笑,除非相见时。
不仅如此,林语堂还写了两条做个好丈夫的标准:
一、太太喜欢的时候,你要跟着她喜欢,可是太太生气的时候,你不要跟着她生气。
二、少说一句,比多说一句好,有一个人不说,那就更好了。
晚年林语堂接受采访,他饱含深情望着妻子说道:“我把一个老式的婚姻变成了美好的爱情。”
或许男人的情,不在求婚时那颗戒指,而是婚后的朝朝暮暮依旧对你痴情一片。
▲晚年林语堂与夫人廖翠凤。
四 · 人生带一点“痴痴”的幽默
郁达曾形容林语堂“生性憨直、浑朴天真”,说白了就是:“这位兄弟,你有点痴。”
有一次,在林氏宗亲大会,主办方非要林语堂上台夸耀一下林氏祖先的成就。
林语堂上台后绘声绘色地谈道:
“英勇无敌的林氏祖先,有《水浒传》里的林冲......诗人、才女有《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另外还有美国大总统林肯……独自驾机飞跃大西洋的林白……我们林氏家族可说是人才辈出、光宗耀祖啊!”
▲ 晚年林语堂。
宗亲听了哈哈大笑:你是不是傻?那些都是小说里的虚构人物,还有压根打不着关系的林肯!
可是转念想想,林语堂这种幽默的处理方式,既不失学者颜面,又避免被世人说好虚荣,实属智者之举。
还有一次,林语堂被邀请参加学校的毕业典礼。没想到在他前面的人说得冗长枯燥。学生早已经昏昏欲睡、不耐烦。上台后林语堂只说了一句话:“绅士的演讲,应当像女孩子穿的裙子一样,愈短愈好。”台下掌声雷动,欢声叫好。
林语堂比起前面的长篇大论,他只说出一句话,他是痴吗?并不,反而这句话成为经久不衰的名言,将英文Humour音译幽默的林语堂也被尊称为“幽默大师”。幽默,也成了他从容不迫的人生态度。
▲ 林语堂先生在台北对着一群年轻人演讲。
在他眼中:“幽默只是一位冷静超远的旁观者,常于笑中带泪,泪中带笑。”但多亏了这位“旁观者”,让生活变得不那么苦涩与干枯。就算这尘世只是一个黑暗的地牢,但我们也总得让日子过得美满。
▲ 林语堂
纵观林语堂的一生,他的“痴”让他成为文坛上的大师,让他收获美满的婚姻,甚至让他实现了童年那些看上去“可望不可即”的梦。
他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一点痴性,人人都有,或痴于一个女人,或痴于太空学,或痴于钓鱼。痴表示对一件事的专一,痴使人废寝忘食。人必有痴,而后有成。”
在这个急功近利的世界,人人争做一个精明人,却不屑成为一个“痴人”。我也如此,可每当我浮躁之时,却仿佛总能看到林老先生,慢悠悠地饮了一口茶,对我说:“人必有痴,而后有成。”
文字由物道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