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听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蝾螂为了捕蝉而忘记自己成为黄雀的猎物,这提醒人们千万不要为了利益而忘记危险。这个故事出自《庄子》,但原文中有两个字不一样,按庄子用的应该是“蟾螂捕蝉,异鹊在后”,不是“黄雀”是“异鹊”。
庄周游于雕陵之樊,睹一异鹊自南方来者,翼广七尺,目大运寸,感周之颡,而集于栗林。庄周日:“此何鸟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赛裳躞步,执弹而留之。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庄周怵然曰:“噫!物固相累,二类相召也!”捐弹而反走,虞人逐而谇之。《庄子・山木》
庄子到雕陵的栗园游玩,看到一只怪鹊从南方飞过来,翅膀张开有七尺,眼睛直径有一寸,它擦过庄子的额头,停在栗林中。庄子说:“这是只什么鸟啊?翅膀大却飞不远,眼睛大却看不清。”于是提起衣裳,快步走过去,手握弹弓守候在一旁。这时看到一只蝉,刚刚找到舒服的树荫,忘了自己还有身体;一只螳螂隐蔽在树叶中,准备捕捉蝉,见到利益就忘了自己还有形躯;而这只怪鹊盯住螳螂正要下手,见到利益就忘记了自己是只大鸟。庄子心生警惕说:“啊!宇宙万物就是这样互相牵累,因利害而一个招惹一个啊!”他扔下弹弓,转身离去,这时栗林的守园人在后面追赶责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