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活在型号的牢笼里没有觉察,那我们无疑就是个囚徒。我们活在自动化的反应之中,失去了理智,也失去了选择和自由。正如李博文老师那句话:“我们把视野的局限当成了世界的极限”,当处于这样一种状态,我们能体验到生活的美好吗?我们像不像那个坐井观天的井底之蛙?
当我们讨厌一些人的时候,我们内在被愤怒、怨恨填的满满的。那些评判如乌云般从头脑,从胸腔汹涌而来,完全把我们困住,我们很痛苦,也很想摆脱这样的状态,但我们认为,这是别人造成的,需要别人跟我们道个歉或者别人做出改变,我们才能停止痛苦。然而,回头一看,别人好好的,还是继续做着他的事,就跟没事一样。这时候,我们彻底慌了,没招了:是继续在怨恨的痛苦中沉沦?还是对自己狠一点,向自己开刀剖析自己?
也许,有的人没敢直面自己,继续在痛苦中轮回,无情的岁月在他的脸上,心上留下了厚厚的茧,一辈子都活在阴霾笼罩的盔甲里。也许,有的人慧根深,发现对外的要求最终无法实现,或者说,即使实现了,也终究不能让自己快乐。于是,痛定思痛,转向了探索内在的旅程。
刚开始面对自己的时候,非常不易。因为,面对自己就意味着要看到并且承认自己的缺点,不足,甚至是内在“恶”的东西。我们一向都是很自恋很自负的,不可一世,觉得我们才是对的,别人的都是错的。现在要我说自己是错的,我也有“恶”的一面,多么艰难啊!这简直是让自我价值观轰然倒塌的一件事。但勇敢的人就去面对了,他们深入到自己内在的恶之中,向死而生,破茧成蝶,拆掉了内在的恶性自恋之墙,从此破除了自己的妄念和愚痴(或者说一步步减弱了)。也有的人,很智慧,借助外在的力量,通过一些心理咨询或者一些专业的课程,面对了真实的自己,卸下了人格面具。
外界永远没有别人。别人只是一面镜子,映射出我们自己的模样。如果你对某些“镜子”很抗拒,很不屑,很讨厌。恭喜,我们找到了自己接下来要修的功课,我们不得不服这个道理。除非愿意一直受苦,一直轮回。因为我们所抗拒和对立的,极有可能就是我们所压抑和否认的。仔细想想。
在九型人格中,
1号偏执了“要做对”,在对与错的二元对立中耗尽了心力。
2号偏执了“要付出”,在付出与回报中丢失了平衡。
3号偏执了“要成功”,在成功与失败之间制造了夸大的鸿沟。
4号偏执了“要独特”,在独特与平凡之间迷失在缺失的幻像中。
5号偏执了“要知识”,在理智与情感之间隔出了森严的墙壁。
6号偏执了“要安全”, 在安全与风险之间反复评估。
7号偏执了“要快乐”, 在快乐与痛苦之间玩着一个合理化的游戏。
8号偏执了“要掌控”,在掌控与失控之间创建出一个又一个的对手。
9号偏执了“要和谐”,在和谐与冲突之间选择压抑了自己的生命力。
你看到自己了吗?
还执着吗?
还想活在二元对立的世界中吗?
佛说,我们之所以苦,是因为我们太过执着于小我的“乐”,我们太想喂养自己的小我,太爱这个小我了。太自我,所以才会在关系中引来各种各样的烦恼。如果我们常常能够反躬自省,又总能看到对方的好,感激对方,那何处来烦恼呢?
佛说,世间唯有“因果”是真实不虚,种乐因,得乐果。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