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是《太空救援》这部电影的重要看点之一。
但是有时却会很出戏,第一次看这么过时,这么粗粝的俄式太空片,反而觉得有点“不真实”。
说到底,都是被那一帮子好莱坞太空片给惯的。
以前看的太空片,故事都是在近未来。空间站面积超大,里面什么健身房啊淋浴间啊个人卧室啊一应俱全,主角没事还可以在里面调调情谈谈恋爱。
想家了随时上线,视频聊天,管你天上天下,也能面对面。
出去执行任务,宇航服一个个都溜光瓦亮,时尚时尚最时尚,傻瓜式触屏操作,有啥消息一看液晶屏,贼拉方便直观。
这才是符合认知,正常的太空的样子嘛。
你再看看《太空救援》。
记着,当时是1985年。
所以空间站面积贼小,俩人活动那块地儿都不好转身;
所以宇航员和地面只能隔一段时间语音通话,每次只能说简练的说重点;
所以宇航服看起来又丑又糙,上面还都是乱七八糟的仪表,一点设计感都没有;电脑都还又笨又蠢,屏幕还是原谅色,一出仓地面就抓瞎,只能靠着宇航员的描述和黑白照片才能确定故障位置。
那可是30多年前,没有手机,没有互联网,没有社交媒体的年代,当然是显得又老又旧。
可就是在这样老旧的年代,靠着这么“原始”的设备,就把人送上了太空,就建起了空间站,还能在上面讲荤段子,开玩笑……
对于小民这样85年还不存在的人来说,80年代的印象应该是粗布衣服,刚吃饱饭,自行车,白衬衫,喇叭裤……啥啥啥,你和我说美苏那时候就在天上斗得不可开交?空间站不仅能住人都能住小强了?
在书上看是一回事,在荧幕上看是另一回事。
这个设定真实的都有点魔幻了,得喘口气,慢慢接受。
好基友的太空救赎
话说回来,不得不承认,这个事件天生就是好剧本。太空片是热点不说,宇航员+工程师的主角搭配,正好符合当下流行的好基友拯救世界的Bromance设定,稍微加工一下,就是个吸引人的好故事。
费奥多罗夫,能力者,宇航员,经验丰富,有勇有谋,不按常理出牌,喜欢冒险,因为一次任务失误而被强令退役,然而心中一直还有着对于太空的眷恋;
维克托,辅助者,工程师,礼炮7号空间站的设计者,之前虽然一直体检合格,但是从没有上过太空,估计心里面也是憋着一股气。
两人的在地上的生活其实很不错,工作稳定,家庭和睦,老婆都还贼漂亮;但是明显心里失意,关于太空的心结一直都解不开。
礼炮7号的危机,正好给了两人一个正名的机会。
一个是比谁都了解空间站的设计者,一个是别人都不行只有他行的冒险家,两个人就这样组队,开始了太空旅程。
之后的剧情基本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子走,先是水,再是火,然后是气,最后是空间站上的一根刺。
空间站上的刺拔掉了,又能满血继续服役;两人绝境重生,还成为了苏联英雄,关于家庭,关于事业的毛刺,想必也能磨平了吧。
利益天平上的博弈
《太空救援》的这个任务,牵扯到三个方面:国家荣誉,太空事业及个人安危。
影片中,国家荣誉毋庸置疑是第一位的,而在确保国家荣誉的前提下,太空事业和个人安危如何取舍,构成了推动情节的主要矛盾。
上层的表态简单粗暴,放弃太空事业,知道毛病出在哪儿了让宇航员赶紧回来,空间站炸了了事。
项目主管查亚无比矛盾,作为科研工作者,放不下太空事业;作为朝夕相处的朋友,同事,又放不下宇航员的安危。两难之际,天上两位好基友的表态给了他极大的信心,成为了主角二人组行动的坚实后盾。
两位好基友其实是最贪心的,地下还有等着自己的人们,当然不能就这样狗带,但是空间站凝结着团队的心血,又岂能轻言放弃。到了最后,一生一死当然是最保险的方法,可是谁又忍心独活?
什么都想要,什么都不放手,终于走到了最后,全赢或全输的决战时刻。
成了,皆大欢喜;败了,国家荣誉,太空事业,个人安危,一切尽失。
经典三幕式的大结局,英雄主义的集中呈现。我们当然知道最后那个铁管一定会被敲掉,然而中间的敲击过程还是看得紧张不已。
太空的极端情境下,人太过于脆弱和渺小,简单的捶打动作,都那么费力。
所以也才那么有力。
制作上,剧本明显有着好莱坞三幕式的框架,成熟规矩,虽然有关于社会,体制,心理问题的探究,但都是浅尝辄止,不过作为一部成本并不算高的商业片,能做出这样的质感和效果,已经是水准之上了。
配乐尤其值得一提,太空中的收音机配乐也是亮点,对于俄罗斯人来说应该有梗和情怀在里面吧,但是我们就get不到了。不过整体上大气昂扬,与电影主题相得益彰。
最后附送个小彩蛋,地面指挥官代号Zarya,是前苏联的一个地名,也是……守望先锋里毛妹的名字。
- 里面的妹子是真好看,小女孩也可爱,不过他们是不是对我们的播音员有什么误解,那么胖……
- 小细节有趣,拿苏联人不怕冷自嘲,偷带酒到太空,在太空中调戏女宇航员……